尘埃未落定

文化   2024-06-23 09:32   四川  


今天是全国多地高考查分的日子,考生成绩将陆续「放榜」。也是从今天起,2024年高考终于落下帷幕。


不管是何种的悲欢,12年的日日夜夜,终将成为过去。而你和我,都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征程。


这可能是一篇不同于以往你读过的任何开篇寄语。


它只是平静地叙述几代人的故事。以及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下,人们做出了什么样的抉择。


不管今天你拿了多少分,即将去往何处,是在哪里打开这篇文章。


我们都诚挚希望,你能从这些时代的切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吉光片羽。



1



1976年,一名山西南下干部来到村寨里,想抽调一批民工去阿坝水电站。


左挑右选中,他注意到墙上一顶帽子,上面写着几个字:阿来的帽子。


「字写得很好!」干部四下寻人,发现帽子的主人是一名17岁的少年。


原来他是担心帽子被偷走,才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干部满心喜欢,问他想不想学点技术。他点头,内心莫名激动。


初中毕业没多久的他,一直在村里劳动。工作量非常大,每次抬花岗岩,一块有一二百公斤重。


石头抬多了,他琢磨当一名拖拉机手也行。


少年读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还有惠特曼和聂鲁达。梦想是当一名大学教授。


书读开心了,他可以整夜不睡,一页页寻找外面的世界。


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告诉读者


我并不在乎这个世界怎么样,我一心只想弄明白,究竟该如何生活在其中。


大地喧嚣,到处都是热血澎湃的年轻人。


在云南边陲一座农场,成都知青邓贤当上了司务长,工作内容包括种甘蔗、为连队200多人做饭、翻山越岭救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等等。


6年多时间里,他找来所有能找到的书。白天要挣工分,夜里就点煤油灯看。


由于经常错过时间,背着闹钟站岗的人踱到屋外,提醒他「休息得了,都凌晨五点了」。于是他匆匆睡下,天一亮继续干活。


耐不住性子的还有陈育新,他正日复一日地在新津农村挑粪。


自从1966年初中毕业后,他成了一名农民,可以挑208斤连走5里路不歇一口气。


而选择活路最重但相对单一的挑粪,只是为了在别人舀粪或浇地时,能多看几眼书。


那会儿,何多苓已经结束了西昌插队生活,回成都当了一名老师。


黄宗瑜是成都一座仓库的普通工人,负责基建管理工作,每月可以领41.7元工资。


多年以后,王家卫在《繁花》中把视线投向这样一群相似的普通人。


他们普遍富有努力和决心,时刻迎难而上,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像极了海明威的灵魂追问,你究竟在何处,应该如何生活其中?


《繁花》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人生的真谛


目标从来就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2



但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时并不知道目标在何处。


春有风筝,夏有鱼。秋有青鸟,冬有雁。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


他们只是坚定,一定要向前看、往前走、不停留。


这一天也终于来到。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新闻报道说,这一年,570万青年扔下锄头和扳手,扑向冬天的大学考场。


但偏僻山寨收到信息时,已近尾声。少年心急如焚,借来一辆自行车,连夜赶往现场报名。


20多公里的山路,像走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唯有夜风,在耳旁呼呼作响。少年一鼓作气,车轮疾驰间,已觉新世界扑面而来。


但还是晚了,报名已经截止。多番交流后,工作人员动了恻隐之心,同意补报。


少年写下自己的名字:阿来。


差点被拒的还有黄宗瑜。31岁的他拿着五毛钱去教育局报名,却被告知年龄大了,要报请领导决议。


最终,这群人还是一起结伴走向考场,挑战未知的人生。


陈育新前往新津中学考场时,路过邮电局,抬头看见墙上刷了一组粮食和钢铁的产量数字。


一念之间,他记在心头。试卷铺开,正中下怀。他刷刷填下,4道题每题一分。


后来他坚信,如果不是那堵老墙,一切都可能重写。


邓贤则打着光脚,去了营部小学考场。作文题二选一,他却连写了两篇。


其中一篇《青松赞》,讲述他和连指导员一起,对抗暴风雨,抢救牛圈。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讲述了一个捕鱼的故事,老年的渔夫在湾流中,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搏斗厮杀。


两场关于搏斗的故事,似乎暗合了时代的轮回。


今年成都中考,12万余名初三考生涌入考场。摊开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要求围绕「赢和迎」展开。


在他们冥思苦想中,老一代高考人其实早就打好了样稿。


47年前,随着与命运的较量,他们「迎」来各自不同的收获。


阿来考入阿坝州的一所师范学院,夜里睡在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地铺上。


轻柔的月光从藏式窗户中透进来,旁边的梭磨河传来阵阵水声,在他心里留下伏笔。


黄宗瑜以1977年四川高考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在清华的录取名单中,他比第二名还高出70多分。


他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最小的一位叫范重,比黄宗瑜小13岁。26年后,范重成为「鸟巢」的钢结构总设计师。


远在滇缅公路上的邓贤,这时还挤在一辆拉白糖的货车上,颠簸了6天才赶到云南大学。


开学已整整十天,人还没报到,邓贤已成风云人物。


《青松赞》被《云南日报》刊发,学校也将他定为年级党支部书记。


四川农学院的通知书也终于在开学前邮寄到了新津。


陈育新后来才知道,那一年,在同考室的30个人中,他是惟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因为年龄的限制,他跟黄宗瑜一样,报考的那一年,是他们参加高考的最后机会。


2007年6月,中央电视台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时任校长陈章良、著名作曲家叶小纲,重温当年高考。


节目开头,先播放了一首老歌《莫让年华付水流》。


扬起那希望的风帆 / 趁风华正茂 / 莫让年华付水流……


歌声响起,不少77级考生默然拭泪。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它让人重回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以及这份际遇下的艰难抉择。



3



但一场考试,并不是终点。对很多人来说,人生不过才刚刚开始。


陈育新挂念家里的农活,偶尔回去,还要兼顾着养猪、编竹筐,搞一些副业。


大学毕业后,他分到新津农业局。虽然端起了铁饭碗,但内心的创业冲动,一直在火花四溅。


在单位仅仅呆了八个多月后,陈育新就下定决心告别体制,先是办理停薪留职,一年后正式辞职。


他成为当地辞掉公职的第一人。


为了凑启动资金,他的大哥卖掉手表,二哥卖了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刘永好拿出300多元积蓄,几人一起凑了千把块钱。


他们干的第一件事,是去供销社买来20只良种鸡,搞了一个「育新良种场」——这也成为后来整个「希望」事业的起点。


它诞生的年份,甚至早于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的1984年。


若干年后,这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无法忽视的细节。


但迷惘还是停留在大多数人心头。


阿来毕业后,重回村寨,做了一名老师。做教授的理想,正一点点破灭。


他沉浸于乡村的花草树木。孤独的时候,他去观察鸟儿,看它们怎样飞行和鸣叫。有时还扒开蚂蚁窝,对着蚂蚁们说话。


梭磨河的水声渐行渐远,文字里的他则深陷苦恼


谁都不会喜欢那个自己看不清楚的未来


多年后,在阿勒泰漫长的冬季里,草原姑娘李娟跟阿来一样,尝试用阅读和写作抵御无聊的生活。


她高中辍学,还收过废品,当过裁缝,在一家作坊做过流水线女工。


在草原上,李娟辗转于不同的牧场,冬天会在地下一米深的地窝子里生活3个多月。


看到墙皮突然剥落掉下一块,她心里的文字就像草一样疯长出来。


「是被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酥下来的。」


拉长时间线来看,这样的迷惘和悲欢都是相通的。


每个人都需要走出黑暗,寻找自己的那束光。


比阿来、邓贤们要晚六年进入象牙塔的成都人邝宁,1983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看到许多师兄师姐们毕业分配后的工作状态,他对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没了向往。


两年后,他跑去深圳打拼。经历现实的洗礼,内心世界一夜颠覆。


在体验了销售、会计等一系列岗位后,他认清现实,从头再来。


1994年的大年初二,邝宁在成都太升南路的一家酒店里,就着二两白酒、一包花生米,写下了管家婆软件的第一行代码「set path to grasp」。


一个「软件怪才」就此起步。


那一年,马化腾和丁磊的迷惘不比邝宁的少。马化腾当时还在一家寻呼业务的公司打工。


而丁磊从电子科大毕业后,回到家乡宁波电信局做了一名工程师。


直到1995年春天,他实在无法忍受平淡乏味的生活,决定「开除自己」,成为一名无业青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2019年,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击中了所有少年的内心。


而在交出这部大制作前,导演饺子曾经在家里宅了三年,每月靠着母亲10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他当年考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华西。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曾如此建议迷惘中的年轻人


要加倍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冲,不要回头。如此一来,你将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1994年5月,高原又一个春天来临。


阿来坐到电脑前,望向窗外。此刻的山坡上,白桦林正嫩芽吐绿,杜鹃啼鸣隐隐传来。


他信手敲下那句著名的开头: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


一部伟大的小说,就此开启了它的征程。


他为它取名《尘埃落定》。


不过,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


尘埃尚未落定,一切刚刚开始。



4



谨此,橡树实验室与2024年1342万名高考生共勉。


作为红星教育旗下深度内容产品,橡树实验室从今天开始正式起航。


我们聚焦泛教育类深度报道,关注教育+政策/产业/人物/热点,也关心粮食和蔬菜!


希望提供有温度、有洞察、有视野的阅读体验,


让新闻多一天生命力。


从今天起,不如跟我们来喂马、劈柴,一起看看这个有趣的世界吧!



参考资料:

[1] 光明日报:《阿来:写作就像湖水决堤》

[2] 成都商报:《邓贤:一篇<青松赞>圆了大学梦》《希望集团创始人陈育新:那是我一生的转折》《教授级高工黄宗瑜:花5毛钱 改变一生命运》《不要铁饭碗,天下任我行》

[3] 央视《今日关注》:《高考30年:知识改变命运》

[4] 书籍:《藏锋-刘永好传》、《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撰文|长亭外
视觉|阿   乔

编辑|木   木



橡树实验室
从教育,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