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2025年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楼市   2025-01-07 07:02   辽宁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2月19日在沈北新区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区长  于胜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生态沈北、活力新区”城市定位,大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全面振兴迈出崭新步伐。

这一年,我们拼经济、稳增长,发展态势向上攀升。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全区上下承压前行、奋力奔跑,“开门红”“双过半”“全年胜”交出攻坚之年优异答卷,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10%,全部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这一年,我们抓机遇、争政策,发展红利向好聚合。围绕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全区上下主动作为、超前谋划,15个“两重”[1]“两新”[2]项目先后获批,11个国债项目如期实施、顺利建设。分秒必争、拼抢争实,“三争取”[3]成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国家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等40项政策相继落地,全年争取到位项目16个、资金17亿元,分别增长128%和277%,排名全市前列。

这一年,我们优空间、强载体,发展格局向优拓展。全域生态文旅示范区品牌更具吸引力,休闲观光、历史文化、主题乐园、生态湿地、温泉康养“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串珠成链,“全场景游玩”“全必玩体验”的“十全十美、大美沈北”形象更加鲜明。沈阳航空航天城发展更具竞争力,“四横两纵”[4]主干路网全部贯通,8条“水电气热”主干管线建成运行,27万平方米沈飞厂房实现封顶,450亩航空配套产业园如期竣工,沈飞复材和钛合金项目2025年6月正式投产。沈北大学城生态更具创新力,数字汇客厅主体竣工,航空创新港一期实现满园,6家市级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产学研“科创特区”已具雏形。沈北食品城产业更具支撑力,全区300余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主动应对市场波动,顶住压力、共渡难关,挺起了二产“顶梁柱”,撑起了沈北“金招牌”,为全区发展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挖潜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提速提质。举办招商活动156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0个、落地120个。出让土地21宗、面积1696亩,排名全市第二。并联推进“征地、供地、审批”三个环节,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容缺受理”[5]保障158个项目先行施工,助力企业抢占先机,曼德电子从取得土地证到办结施工许可证仅用5.5个小时,“拿地即开工3.0”[6]成为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优秀案例。中国电子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开复工重点项目350个、竣工74个,居全市前列,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80%,投资结构显著优化。

文商体旅出圈出彩。举办促消费活动85场,吾悦、万达、尚柏奥莱“15分钟商业圈”客流量增长140%,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消费补贴拉动消费增长31.5个百分点。清河半岛、方特欢乐世界稳居打卡顶流,田联A级赛事蒲河半马等活动精彩纷呈,沈北禾丰女足勇夺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冠军,并为辽宁贡献2025年全运会首金。石佛一村晋升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我区获批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全区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

服务企业见行见效。区级干部领衔专班,现场办公解决道路建设、征拆排迁、用水用电等施工难题152个,“一企一案”化解产权办理、法律纠纷等涉企历史遗留问题47个,助力76家企业融资14亿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一链一策”带着企业拓市场、上项目、扩产能,每新食品等15个“以商招商”项目相继落地,燕京啤酒、今麦郎等118个“增资扩产”项目加快实施。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二)创新驱动促转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创新策源能力赋能增势。加速建设创新平台,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中试平台3个、双创载体6家,刘嘉麒院士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工程中心正式启动,王向明院士飞行器机体快速研制中试验证平台落户我区。加速培育创新主体,新增瞪羚企业[7]10家、雏鹰企业[8]55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718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6.4%。加速集聚创新人才,引育高层次人才48人,吸引高校毕业生8300人,发放人才补贴5038万元,全年人口净流入7.8万人,排名全市第一,“孔雀向北飞”呈现良好态势。

主导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红梅食品、中街冰点升级中华老字号,沈阳食品振兴院挂牌成立,“沈北好贺儿”亮相韩国彰显“国际范”,辉山食品加工产业园获评辽宁省特色产业园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9]“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3家企业获省级质量标杆奖,欧施盾、亚特重型成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华铁异型材入选全省首台(套)[10]目录,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0.3%和12.8%,我区荣获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区称号。

战略性新兴产业建链集群。竞争优势不断凸显,恒久安泰突破“卡脖子”难题,泊肃叶科技在相关领域具备全产业化能力,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5.2%、10.2%和40%。航空航天产业渐成规模,企业及科研生产单位达到122家,精合数控深度参与国家运载火箭重大工程。低空经济蓬勃兴起,成立全省首个低空经济服务平台,5个空域成功获批,爱飞客飞行营地投入运营,中兴低空经济产业园实现全场景应用,我区低空经济装备制造入选辽宁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三)多措并举增活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动“政务服务进园区”,服务驿站相继在联东U谷、中电光谷等园区揭牌运行。“一站式”服务改革综合窗口评比全省第一,“清风护航站”经验在全省推广。企业开办在全市城区率先实现“一小时审批”,全年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6%,排名全市第一,“沈北政好”营商品牌获新华社报道点赞。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担当更加彰显,辉山发展集团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产融结合作用充分发挥。沈北水务深化央地合作,盛京文旅盘活七星海世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宅基地改革通过国家验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医疗集团改革经验入选全国典型示范案例,我区获评国家医共体建设示范奖。

对外开放深化拓展。中铁物总申报中欧班列运营平台稳步推进,俄罗斯商业风情街加快建设。与韩国仁川广域市西区缔结友城,辽宁省外国专家服务站、沈阳市中白国际合作基地正式挂牌,全市首家外资旅行社落户我区。全年签约央地、京沈合作项目10个,投资额74.5亿元,沈北对外知名度、影响力日益扩大。

(四)全域统筹提品质,城乡发展各美其美

城市品质特色更明。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度,新建停车场11座,开通调整公交、旅游和企业专线16条,创建优秀良好路段24条,蒲昌路、天乾湖街更新工程全面竣工。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新建改造供热、燃气管网54公里,燃气新开栓14789户,治理积水点位19处,6项雨污分流工程如期竣工。42个部门、2320家企业数据汇集数字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乡村振兴成色更足。集中连片稻田综合种养1.5万亩,“清水大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首个市区联办种业博览园精彩亮相,粮食产量实现“二十一连丰”。稻蟹共养、蒿柳养蚕、稻田龙虾等乡村特色产业更加成熟,全区83个村集体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20万元。新建维修改造农村公路35.9公里,5项防洪排涝工程加快实施,省级美丽宜居村实现全覆盖,乡村振兴赛道全市领跑,我区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称号。

生态沈北底色更亮。完成“煤改洁”9300户、农房改造2181户,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大气优良天数保持全市城区第一。河流省市考核断面稳定达标,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植树造林1210亩,光大环保产业园获省级表彰。备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7个、装机容量83兆瓦,伊利、好丽友等4家“零碳”工厂[11]成为全市行业标杆。

(五)倾心倾力惠民生,人民福祉日益增进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2024年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13套,困境儿童救助“辽蕾计划”省级试点争创成功。打造“舒心就业”社区(村)53个,新增城镇就业1057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12万元,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培育“品质养老”社区(村)57个,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087万元,“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模式入选省级优秀案例。

社会事业扎实有序。成功举办锡伯族西迁260周年系列活动。“幸福教育”均衡发展,新增小区配套幼儿园5所,改扩建中小学4所,扩容公办学位7500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6.7%,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100%。“健康沈北”向新突破,本地就诊率提升至46.6%,中医集市引领康养新风尚,区中心医院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社会治理务实有效。“三零”[12]社区(村)工作室实现全覆盖。18个保交楼项目、19833套交付任务全部完成。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道路交通安全指数全市领先。深入推进“万件化访”,信访形势持续向好。创建全省首个“食安大学城”,食品药品监管成效显著。深耕“三清”[13]工作机制,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分别下降11.2%和24.7%,“平安护航”五大行动成绩均排全市第一,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持续加强。国家安全、保密、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气象、防震减灾、档案、残疾人、慈善、妇女儿童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

过去一年,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度政治自觉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统筹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扎实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沈北落地生根。我们依法行政强担当,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122件人大建议、124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比重连续三年保持在70%以上。我们众志成城抗汛情,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全力应对73年以来最强降雨,实现汛期洪涝灾害“零伤亡”,守护了河湖安澜、城市安全、人民安宁。

各位代表!星光不负赶路人,最是奋斗动人心。各项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企业家和衷共济、同向同行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聚力攻坚、团结奋斗的结果。在“二次创业”昂扬奋进新时代的画卷里,每个沈北人都了不起!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向参与沈北建设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产业转型还需加力,新兴产业支撑能力有待增强;城市转型还需扩面,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均衡;社会转型还需深入,社会治理能力仍需提升。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对此我们一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做好2025年工作意义重大。

202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跟进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14]重要使命,积极融入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展布局,锚定“生态沈北、活力新区”城市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扎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和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两个收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接续推动产业、城市、社会发展与转型,加快建设“一区三城五园”[15],切实强化重点项目、重点改革、重点举措、重点任务的战略支撑,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沈阳争当打造新时代“六地”排头兵中作表率。

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实干之举求争先之效,以一流担当创一流业绩,敢闯敢干加实干,干出跨越发展的蓬勃态势,干出美好生活的幸福样板,干出“二次创业”的时代强音!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力推进项目“四个一批”[16],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谋立推建产”,着力构建梯次推进格局。

谋划储备再提标。坚持远近结合、长短结合,抢抓“两重”“两新”机遇,紧盯重点支持方向,做实“五谋划”[17],积极“三争取”,深入谋划一批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准备,让项目等资金,全年谋划储备项目620个以上。

签约落地再提质。聚焦主导产业,精准对接、招大引强,开展“走出去”招商100次以上。优化招商方式,强化以商招商、联合招商,释放航产基金、优势基金和天使基金赋能撬动作用。突出招商实效,坚持“落地为大”,搭建落地场景,清理闲置低效土地1200亩,盘活厂房楼宇6万平方米,全年落地项目110个以上。

开工建设再提速。躬下身子服务企业,连宿打夜跑办手续,统筹协调保障要素,深化“三个并联”[18],做实“地等项目”,以超常规举措领跑项目开工竞速赛,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350个以上,最大程度形成有效投资、有形进度。

竣工投产再提效。推开“竣工即验收”,建立健全联合验收、分段验收、限时验收工作机制,将审批前置、服务前移,着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实现预验即试产、竣工即投产,全年竣工项目80个以上。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过程营造创新生态。优化沈北科教融合园“一带一轴五区”[19]科创空间,加快建设沈北路科创街区、中试基地科创园区。支持头部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开展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揭榜挂帅”[20]联合攻关,新增市级以上科创平台5个。完善科创主体梯次培育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2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3.6%。加强战略性人才力量建设,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做实“人才+项目”,引进院士团队3个,储备“带土移植”[21]团队15个。

全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韧性,聚焦产业链集成整合,引育一批“链主”企业,围绕产业链断点环节,招引一批“连链”企业,主导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0%和20%。强化数字赋能,拓展应用工业企业装户图,培育数字化转型企业8家、数字化车间5个、智能工厂2家,支持辽宁传媒学院建设AI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产值增长10%。抢先布局未来,大力引育货运无人机等龙头企业,支持天晴无人机扩大产能,推进建设通感一体化基站[22]等低空基础设施,打造观光旅游、快递物流、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全国低空经济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

全方位塑造园区优势。瞄准主攻方向,深耕主导产业,引领五大园区差异化发展,推动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构建、资源集约利用。加快实施电力排迁等沈阳航空航天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力保障沈飞新厂投产。推动沈阳航空配套产业园一期项目竣工投产、二期项目主体封顶,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聚焦高端装备产业方向,优化先进制造产业园功能分区,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雁群效应、集群效应。

全周期支持企业发展。健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帮助企业落实政策、转型发展,新晋“小升规”[23]、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各30家,3家企业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认定。健全各类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定制多元化金融产品,优化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着力解决困扰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服务企业安心创业、顺心发展。

(三)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活力。以改革开路、靠开放破局,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以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五地”[24]建设行动,全力创建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延伸“营商为企业代言”服务内涵。推动12345热线城乡一体化,开展“解纾暖”[25]行动,重点整治高频高热问题。加快建设“七彩政务”[26]智慧大厅,“沈北政好”服务驿站实现中大型园区全覆盖。

以更大力度推进重点改革。深化辉山经开区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提升综合实力,实现晋位升级。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拓宽央地合作范围,加快招商集团改革重组,区属国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持续深化医疗集团改革,拓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果,形成一批具有沈北特色的改革经验。

以更实举措深化对外开放。做强开放载体,带着企业走出国门、海外招商,扩大沈北国际友城布局。发挥平台优势,加快建设俄罗斯商业风情街,孵化外贸企业50家以上。丰富通道功能,推动运贸一体化,依托国际商品转运仓,扩大大宗商品贸易规模,全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

(四)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统筹营造空间形态、经济业态、环境生态、文化活态,推出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场景。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统筹“地上与地下”,推进城市更新。实施蒲河景观路中修工程,改造农村公路37公里,创建省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有序更新地下管网,启动南小河和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兼顾“线上与线下”,强化城市管理。丰富数字城市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污水智慧监测分析平台,系统治理城市排水问题。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大力整治堵占消防通道等问题,规范管理早夜市,打造示范街路13条,把高品质精益心体现在细微之处、方寸之间。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浓度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河流省市考核断面提质晋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打好生态修复保卫战,建设改造道义北、虎石台北污水处理厂,修复退化林500亩。打好低碳转型持久战,探索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扎实推进“无废城市”[27]建设,培育省级绿色工厂5家,全力争创“两山”[28]实践创新基地。

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优化消费环境,实施传统商贸业数智化改造,发展电商经济,提升青年友好型街区等夜经济品质,引进品牌首店5个以上,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7个。打造特色产品,丰富“低空+文旅”场景,持续举办冰雪温泉节等活动,推动2家工业企业晋升国家AAA级景区,叫响“周末嗨游、沈北最牛”品牌。提升城市活力,改造蒲河廊道智慧体育公园,扩大雪地村超、七星音乐嘉年华等活动影响力,化“人气流量”为“消费增量”。

(五)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29]经验,聚焦“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30],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创新粮食安全保障新举措。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农业种植规模化、建设信息化、管理数字化。推广“万亩方”集中连片开发经验[31],建设高标准农田6.8万亩。提高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打造农业无人机数字监管平台等一批应用场景。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建设良种示范基地7万亩,促进新技术向田间转移、生产转化。

拓展农民增收共富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扩面培育强村公司3个,加快推进大丁、孟家台、星禾院里等20个农文旅项目。聚焦抱团共富,推动联村共建,发展特色种植、农事服务等项目,83个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10%。试点推进“光伏+文旅”,因地制宜实施农房改造、民宿开发,打造特色民宿集群5个,让农村既有“光景”又有“美景”。

开创和美乡村建设新气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推动建设东部山区集中供水厂,新建改造农村供水管网321.3公里,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8%,创建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示范区。打造“三美”[32]建设2.0版,推动民生品牌进农村,发挥积分制、村情茶社乡村治理作用,建设和美乡村20个,“和美庭院+庭院经济”村达到40个以上。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生活更加有温暖、有尊严、有希望。

提升普惠性民生。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改造基层医院3所,建设覆盖范围更广的医疗服务延伸点,中国医科大学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幸福教育”提质“七项行动”[33],加强8个城乡义务教育联盟资源共享,实施“三名”[34]工程,加强“四小”[35]防治,培养品德优、学习好、身体棒、心理美、实践强的“五好”少年。

做实基础性民生。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舒心就业”社区(村)33个,校地协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突出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提升“一老一幼”服务能力,推动养老托育规模化、社群化,新建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15个、社区食堂20个,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5个,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孩子们拥有快乐童年。

强化兜底性民生。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开展“敲门行动”“暖心行动”,加大“六失一偏”[36]人员帮扶力度,强化低保特困保障提标、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残疾人群康复就业等兜底性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租售并举”供给改革,提升29个小区供热质量,逐步改造电力自维小区,用心托举群众“安居梦”。

(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积极稳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兜牢“三保”[37]底线。盘活攻坚存量闲置土地和房地产停缓建项目,全面完成保交楼、保交房任务。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筑牢社会治理根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机制,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升“三零”社区(村)建设率。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三到位一处理”[38]。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深化警务机构改革,强力实施反电诈攻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

筑牢全域安全屏障。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全面加强双拥共建,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四个最严”[39]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持续深化“七大行动”[40],毫不动摇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好收官之年决胜之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区政府系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提前谋划“十五五”目标任务。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行政执法严明制度、彰显力度、释放温度。

着力建设创新政府。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成事思维、有解理念,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式的束缚,该改的坚决改,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依靠改革创新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争当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促进派,争作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实干家。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久久为功、狠抓落实。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企业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我们的“履职清单”,以实绩实效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坚持自我革命,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习惯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生生不息的“二次创业”精神,昂首阔步迈向巳巳如意[41]的崭新一年,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决胜之战,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北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 “两重” :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2] “两新” :即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

[3] “三争取”:即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4] “四横两纵”:“四横”即2号路东段、航空北三路东段、4号路东段和7号路;“两纵”即5号街、通航西街。

[5] “容缺受理”:指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政务服务事项,经过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政务服务单位先予受理,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期补正处理办法,并进行审查,在申请人补正全部材料后,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及时出具办理结果意见,颁发相关批文、证照的制度。

[6] “拿地即开工3.0”:指已基本确定建设内容的项目,经企业自愿申请,在土地出让前,先行开展地勘、设计、踏勘等各项准备工作,同步实施联合预审,实现企业拿地后同步取得相关工程建设审批证照的模式。

[7] 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特点。

[8] 雏鹰企业:指注册时间不超过10年,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某一细分行业取得突破,将来具有较高发展前景、获得市场承认的创新型企业。

[9]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10] 首台(套):指在我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经过技术创新,使其在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进口替代,补齐重大短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或实现首次应用的成套和单机装备、核心零部件。

[11] “零碳”工厂: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通过技术性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综合表现为零的工厂。

[12] “三零”:即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

[13] “三清”:即警情日清零、立案月清仓、积案季清底。

[14] ‌“五大安全”:即‌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

[15] “‌一区三城五园”:“一区”即全域生态文旅示范区;“三城”即沈阳航空航天城、沈北大学城、沈北食品城;“五园”即沈北科教融合园、沈阳航空配套产业园、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沈北生命健康产业园、沈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16] “四个一批”:即谋划储备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

[17] “五谋划”:即循政策谋、顺趋势谋、扬优势谋、补短板谋、依产业谋。

[18] “三个并联”:指征地、供地、审批实现并联推进。

[19] “一带一轴五区”:“一带”即蒲河生态景观带;“一轴”即科技生长轴;“五区”即高校集聚区、职教集聚区、科创转化区、先进智造区、创享活力区。

[20] “揭榜挂帅”:指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21] “带土移植”:指国内外高端人才连同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打包引入的模式,促进高端科技人才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创办企业或研发机构、转化科技成果。

[22] 通感一体化基站:指5G-A(5G-Advanced即5G增强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将通信、感知、计算等多种能力结合,在保障通信服务同时,赋予基站类似雷达的感知探测能力,可以对低空飞行物等实现低成本、无盲区、全天候感知的基站。

[23] “小升规”:指工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年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并纳入国家统计网直报单位库。

[24] “五地”:即营商环境新高地、改革创新引领地、政务服务示范地、数字赋能先行地、惠民利企暖心地。

[25] “解纾暖”:即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26] “七彩政务”:指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特色创新、优化审批、廉洁自律、为民服务、联动共建七个方面举措为抓手,对应赋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构建高效、精准、智慧、融合的基层政务服务新模式。

[27] “无废城市”:指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28] “两山”: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9]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30] “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两确保”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提升”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两强化”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31] “万亩方”集中连片开发经验:指组建兴隆台强村公司,流转孟家台村0.55万亩承包田,实施水田集中连片综合开发项目,发展优质稻米种植、稻田综合种养和农文旅产业,打造“辽河米、锡伯虾”,提升价值链。

[32] “三美”:即和美庭院、和美村屯、和美田园。

[33] “幸福教育”提质“七项行动”:即开展新时代立德树人行动,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夯实人口素质提升新基点;开展教育服务振兴发展行动,打造战略引领新力量;开展智慧教育赋能行动,打造教育信息化新基座;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打造新型教师队伍;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行动,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开展教育领域廉洁自律行动,营造清风正气新样态。

[34] “三名”:即名师、名校长、名校。

[35] “四小”:即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分别对应儿童青少年存在的近视、肥胖、偏瘦、心理4个方面问题。

[36] “六失一偏”:“六失”即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投资失败、关系失和、年少失管;“一偏”即性格偏执。
[37] “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38] “三到位一处理”:“三到位”即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一处理”即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

[39] “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40] “七大行动”:即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大演练、大约谈、大督导。

[41] 巳巳如意:巳【sì】。源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的乙巳蛇年春晚主题,同“事事如意”。

▶来源|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官网 编辑|大伟




栋察楼市
让买房变得如此简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