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该咋办 | 科普时间

文摘   2025-01-20 18:36   广西  



自卑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心理状态,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动中,对自我形象和他人看法非常敏感。


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而过度自卑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学习、人际交往,甚至未来的生活。当孩子感到自卑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我来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


青少年为何会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外表或性格等方面持有的负面评价,常会表现为觉得自己不够好或不如他人。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青少年的自信心、情绪稳定性及人际交往关系。引发自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通常和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同伴影响及媒体的暗示等因素相关。


家庭因素:家庭对孩子的言行有直接影响。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孩子,或用“别人家的孩子”与其作比较,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逐渐产生自卑心理。



同伴压力:青少年时期,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一些负面的同伴评价或不公平的比较会加剧他们的自卑感。


外部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社交媒体、影视广告等往往呈现的是完美的身材、成功的形象等,让青少年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值,进而对自我评价下降。


学业压力:对自己过高的学业期望,或是与学业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比较,都会让部分青少年觉得自己很“差劲”。


如何帮孩子增强自信心


那么,当孩子感到自卑时,家长该如何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呢?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在内心开展积极、正面的自我对话,比如“我有独特的优点”“我正在努力变得更好”等,来帮助他们缓解自卑情绪。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对自己说”的方式来关注自己的优点,以积极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青少年常会因目标过大而容易产生挫败感。此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设定符合实际且能够通过努力来达成的小目标,比如每天多读一页书,在课堂上多举一次手等。逐步实现小目标会让他们重新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从而减轻自卑感。



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青少年发现自身的特长和兴趣。无论是音乐、绘画、运动还是写作……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感兴趣的事情。当孩子能够拥有一项自己的爱好,投入其中,可以让他们获得正面反馈,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积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并多给他们鼓励和认可。尤其要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而不是只关注结果或成绩。这样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缓解自卑情绪。很多家长担心,经常夸奖孩子会让孩子骄傲自满,但一味地批评、打压孩子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因此,家长的夸奖和批评都应该适度。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失败和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告诉他们失败并不代表自己没有价值,失败是正常的事,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他们从失败中寻找成长的机会,避免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



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传播内容可能会让青少年感受到过多的对比和压力。家长要引导他们控制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并帮助他们理解网络上的完美展示并不等同于现实,这样可以减少他们与他人对比的机会,从源头上避免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个常见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方法与积极的引导,这种心理状态是可以改善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支持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若能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正视自己的优势,便能建立起更为健康的自尊心,向着自信、积极的方向迈进。




来源 | 健康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 李娜

编辑 | 黄子龙

校对 | 吴时超

审核 | 包丽娟

声明 | 科普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崇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账号主要发布疾病防治知识以及疾控信息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