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节气遇上劳动,南充高中这样开创劳动教育新范式......

教育   2024-10-24 21:34   四川  

FROST'S DESCENT



2024年10月23日(农历甲辰龙年九月廿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历史养料和实践支撑,新时代劳动教育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强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教育深度融合,文峰校区学工处、语文组、地理组、历史组等科室教研组联合开展“知霜降秋韵之美,品劳动硕果味”主题活动,利用“霜降”时节开展系列传统文化和劳动体验活动。

品诗词之韵:

邀请语文组优秀教师汪大进老师作霜降诗词文化讲座。“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霜降之后,河水渐退,露出远处的洲渚,一片浅碧,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在换季之际的温柔笔触。而“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则是将霜降时节的景象推向极致,风卷走了所有的云彩,天空变得无比清澈,万里霜白,一片苍茫,更添几分萧瑟与寂寥。“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说明霜降过了三旬,蓂荚只剩下最后一片叶子,就已经来到了秋天的尾声。“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霜降之后,水回归山谷,风吹落叶归山,万物皆回归本源,展现出自然规律的秩序井然与迷人景致。这些古诗描写了霜降时节自然界的变迁,以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共同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丰富的季节画卷。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不仅标志着自然界从繁荣走向沉寂,也预示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情感的微妙转变。






习节气之律:

邀请地理组优秀教师吴晓敏老师作霜降气候物候讲解。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悟中华之魂:

邀请历史组优秀教师谭力军老师作霜降历史渊源与古代农事活动讲解。《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在古代,霜降之后,土地逐渐变冷,古人会对土地进行施肥,翻耕。古人也会选择在这个时期对农具进行检修、修补,为来年做准备。此外古人这时该储备粮食蔬菜,为过冬做准备了。




践劳动之行: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因而有吃秋梨、萝卜的习俗,达到调理脾胃、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目的。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柿子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开展“霜降劳动体验与感恩分享”活动。学生们穿戴整洁,将一颗颗饱满的秋梨、柿子细心切好,分盘摆放,并与老师共同分享了这份劳动的果实。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更让他们学会了感恩与分享。当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水果拼盘送到老师手中时,他们不仅是在分享劳动的果实,更是在传递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恩的心态让学生们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让他们更加愿意将自己的快乐与收获与他人分享。


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对霜降节气的认知,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还促进了学生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认识与尊重。同时,劳动实践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成就,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深刻内涵学会了感恩自然、感恩劳动、感恩他人,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劳动中感悟生活、学会分享的美好品质。本次活动也是继我校“三师联讲”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融合教育活动后的再次探索升级我校将围绕“节气+劳动”等主题继续开展多维融合的劳动实践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劳动意识。


                 



供稿:文峰校区学工处

编审:网宣科



热文推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学校品牌宣传、公益服务、招生公告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