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AI可以替代几乎所有职业

文摘   2024-10-26 20:03   上海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视界观点和立场





就业始终牵动人心,事关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凝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合力等方面提出了24条举措,包括强化宏观调控就业优先导向、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举措中明确,需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或是大势所趋,只能顺势而为  


AI真的已经影响到就业了吗?似乎是的。


“像专家一样说话”是AI生成式工具的重要特征,媒体口中“最先因AI失业”的正是与语言密切相关的翻译类岗位。根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随着自动翻译变得更加准确,一些人开始怀疑学习外语是不是浪费精力。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美国各大学除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课程的总入学人数下降了29.3%。


从国内就业数据来看,麦可思研究发现,用人单位对外语类专业人才需求变化也比较明显。


根据近十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应届本科生的初始薪资虽然稳步上涨,从2014届的3659元增至2023届的5695元,但近几年与全国本科生平均薪资的差距却在拉大。


与此同时,应届本科生从事翻译类职业的比例由2014届的1.1%一路降至2020届的0.2%。近三届虽略有回升,2023届为0.4%,但近十年就业占比降幅也达到175%。或因为对口岗位较少,有较多英语专业毕业生最终从事了销售、文员等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


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兴起,正深刻变革传统行业,并引发就业市场的重大调整。除了上述提到的文字翻译等,还有不少领域感受到了AI的冲击。


在客户服务领域,AI聊天机器人与虚拟助手凭借其高效、全天候的服务能力,正逐步替代传统客服人员,这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也促使客服从业者向数据分析、AI操作等新技能转型,同时导致部分低技能岗位被自动化取代。


在营销与销售领域,AI算法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自动化完成客户筛选、产品介绍等环节,降低了对传统销售人员的需求,但为掌握AI营销技能的从业者开辟了新的就业空间。他们需要运用AI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策略制定,以提升销售业绩。


法务领域也迎来了AI技术的革新。AI能够自动创建并审查法务文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风险,但这要求法务从业者掌握AI技术,适应AI辅助的工作环境。同时,部分低技能、重复性的法务工作面临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


在财务与会计领域,AI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自动化生成报告、进行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AI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这也促使财务会计从业者向数据分析、AI应用等方向转型,部分低技能岗位面临被自动化取代的挑战。


综上所述,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就业格局。从业者需不断学习新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学科优化 5大任务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分析称,相比历史上过往的技术浪潮,人工智能体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可以替代几乎所有职业。二是进步速度之快,越来越具有一日千里、一日三秋的感觉。三是大模型AI的“发展悖论”注定了岗位的大规模丧失几乎是必然的。


不过,在蔡昉看来,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人仍然是主导的一方,仍然是人告诉机器做什么,“这是使我们保持信心的根本。”


而如何培养未来从业者,以使其从容面对AI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教领域必须破解的难题。


今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同时,推动高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养供给的重要参考之一。


在此基础上,各省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分析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七省方案,发现各地区对高校层面的工作要求具有显著共通性,其核心任务可概括为五大方面:


#增设新兴专业:增设专业应充分考察其必要性与可行性。新专业应契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同时具备坚实的培养基础,一般要围绕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设立。


#调整滞后专业:缩减和淘汰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与学校办学定位不匹配的专业,实现错位发展。


#强化优势专业:本轮专业结构调整强调做强优势学科、专业,高校要以“四新”建设为引领,通过推动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形成人才培养高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重塑升级专业:一是传统专业转型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可通过聚焦新兴细分领域做精做尖,或通过融合“数字+”“智能+”提档升级。二是针对产业需求旺盛但培养质量不佳的专业,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


#构建长效机制:为确保上述工作的有效实施,高校应定期开展专业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学科专业的依据,确保调整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对于本轮教育部牵头的学科与专业优化调整,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交叉学科专业无疑重头戏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表示,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使知识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多学科交叠的特点。未来的学科专业将是交叉知识、融通知识的体现,这正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新兴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以东南大学为例,该校近年来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建设了教育部新增的“交叉工程类”首个专业“未来机器人”等13个“四新”专业,推出了“英语+信息工程”等9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工程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等15个微专业项目,形成了交叉学科专业群。


需注意的是,高校必须将学科和专业的优化调整做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等高速发展的未来人才。有些高校只是将现有的冷门专业冠以“专业+”的形式再搭配学科之名即作为新兴专业“推向市场”,但并未根本改变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培养方案。这显然是极其敷衍且不负责任的做法。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建议,高校应该从社会之需来确定跨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模块化课程逐层支撑培养目标,“只有通过系统性调整课程内容,才能真正建设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专业。”


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心应对。


不过,正如蔡昉所言,面对AI需要“保持信心”一样。这或许也是高等教育领域在迎接AI冲击时应有的心态,既要承认并接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强大,同时顺势而为,通过学科优化、专业调整等积极应对,将AI的冲击力化作未来人才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
[2]蔡昉:变与不变——人工智能的就业影响. 第一财经网, 20240619.
[3]向“新”而行!探索数字时代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实施路径. 麦可思研究公众号,20240629.
[4]高校学科调整的新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网公众号,20241016.

说明:该资讯转自公众号“麦可思研究”。
编 辑 | 小方









东亚视界
在这里,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