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出口规模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这25万亿的出口规模中,东盟、欧盟、美国、拉丁美洲等是规模最大的几个市场。其中,2024年中国对东盟、拉丁美洲的出口分别增长了12%和13%,远超整体的增长水平。与这个数据暗合的是,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也呈现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其中东南亚、拉美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最热的目的地市场。对于出海企业而言,它们的步伐愈发坚定,躬身入局代替了纸上谈兵,高质量出海代替了蛮荒拓展。但是,广阔市场之外,越来越多的挑战正在涌现——文化差异、贸易壁垒、本土竞争,诸如此类的困难如同暗流,隐匿在企业布局的汪洋大海上。尤其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的紧张加剧、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强,也为接下来中国与东盟、欧美、拉美等市场的贸易增添了不确定性。未来藏在历史中。要找到2025年的出海方向,不妨回顾2024年的重要出海变化时刻。为此,我们再次穿针引线,用回顾的视角,在2024年霞光社发布的300多篇深度原创内容中,精选了数十篇精品内容形成合集,在年终分享出海者。
2024年的第一天,霞光社发布《出海人:我奋斗处,就是故乡》。这句话来源终于霞光社&霞光智库创始人何维在罗振宇2024“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的一段“独白”。对于出海人来讲,可能真正能回忆的故乡就是自己挥洒汗水的奋斗处,在2024年,它是热带岛国东南亚,是战火纷飞的中东,是富庶的欧美,亦或是地球另一端的拉美。拉美市场的爆火,是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最耀眼的变化。在《中国创业者在拉美:“百年孤独”下的互联网叙事》中,我们发现,从历史上看,拉丁美洲一直向硅谷和纽约寻求业务,但中国的创新,可能更适用于拉丁美洲的现实。当下拉美正在经历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阶段,其大致顺序可能是:第一,消费零售行业,包括电子商务及众多相关领域;第二,经济“基础设施”,尤其是金融科技和物流;第三,中小企业数字化,例如业务流程自动化的B2B软件;第四,硬科技、生物科技等,它们普遍需要很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大的研发预算。这意味着,所有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值得在拉美再做一遍。如果说拉美,是“世界上的最后一片蓝海”。那么巴西,就是蓝海中快速增长的“深圳”。《在巴西赚了5个亿,只想闷声发大财》讲述了巴西正以一块蓝海的姿态,孕育了无数出海人的征战热情。但同样的,巴西总是观察的人多、真正做生意的人少,多数商家站在巴西的入口外面踌躇,但没能做好踏入市场的勇气。在拉美另一个受关注的市场是墨西哥。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一度将墨西哥视为拉美最重要的出海目的地,但中国企业走进去之后,也会发现因文化差异、理念信仰以及社会制度带来的水土不服。《中国老板,卷不动墨西哥打工人》正是呈现这种磨合过程。东南亚一直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但2024年,东南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当然,对于出海企业而言,便利的支付是交易的基础。2024年初,我们也深度走访马来西亚,感受疫情后的东南亚在线上支付上的进步。在《中国支付,渗入大马》一文中,我们记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度假游客、出海商人和南洋华人都聚集在马来西亚,并通过“支付成功”提升了大马内外商贸流通。2024年,中东也继续保持热度。上半年3月和5月,霞光社创始人何维两次到访中东。并感受到了这里发生的“好运”。所见所想,在《霞光社中东行:好运,正在沙漠之地发生》进行了详细记叙。这两次走访,我们对中国企业建设新中东、发展新中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详解中东消费赛道:罩袍之下的市场机遇》文章中,我们看到,从营商环境成熟度上来说,沙特与阿联酋仍有差距,《中国企业,正排队涌入迪拜》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但从市场潜力上来讲,沙特无疑更具吸引力与想象力。沙特消费市场有个典型的特征——虽然消费品牌的可选择性比较少,但是品类并不匮乏,几乎每种日用品都已经有来自欧美的头部品牌占据主流,因此,新消费品牌如果想后来居上,就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和差异化打法。《沙特女孩,大步迈向健身房》则具体讲述了女性运动健身带来的变化和机遇。除了消费之外,中东大国们也在积极寻求通过发展科技产业,进行经济转型。《从石油到AI:中东经济转型的雄心》呈现了这些国家正把发展AI产业设定为一项国家战略,从算力、算法、数据、人才等各个层面构建自身优势的过程。除了发展科技产业,他们也在其他市场寻找机会。而中国,正成为中东资本的下一个投资大市场。《中东资本,在中国找未来》记叙了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中国投资的变化过程。也因此,关税成为未来企业出海必须要重视的大变量。《全球电动车市,正降临关税阴霾》则以汽车行业为例,讲述关税变化给我们带来的警示。而《2025,大变局下的出海新趋势》则系统梳理了2024中企出海的十大变局,以及2025年出海的大博弈、大机会。
通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海,我们得以看到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受欢迎度。《特写丨海外,抢购中国“二手车”》讲述了海外正在形成一个中国车“真空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一辆在国内售价三四十万元的汽车,卖到海外客户手里售价可以高达人民币六七十万元;而一些在国内售价七八十万元的新款车型,在海外更是卖到人民币一百五十多万元,价格比国内翻出一倍还多。一个具体的表现是,2024年8月在国内售价20万元左右的极氪X进入新加坡市场,售价高达百万元,《中国“高端车”,席卷新加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汽车之外,更多来自中国的消费品牌,走向东南亚、中东、中亚等,《中国品牌,让东南亚感受“消费升级”》呈现了中国消费品对当地消费者带来的消费升级。而且,依托中国供应链的强劲优势,中国消费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创富神话,仍在继续。随着中国企业加速走向全球化,这些“幕后英雄”——产业链企业也踏上全球化的新征程。国产商用餐厨也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从上世纪末起,就有许多中国企业试图将制冷技术远渡重洋,去美国挖掘商机。《中国产业案例出海记|破冰北美,国产商用餐厨设备的突围战》讲述了在发达市场,仍存在着许多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主要是因为本土品牌价格过高,且市场选择太少。而中国工厂在经过了数十年的积累后,其制造力、产品力均已升级,伴随全球物流及供应链的进化,此时,他们开始走出去并迎来新机遇。当然,我们也看到,这些通过出海进而做大做强的产业带,也给当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双11黑五前,我们看见速卖通对一座安徽小城的改变》讲述了安徽宣城的服装产业带崛起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工贸一体”出海产业链的过程,其还带动当地超过1000人从事跨境电商相关工作。而深圳,则正在从电子之城走向机器人之城。《海外中产,迷上深圳机器人》记录了随着电子产品升级换代,深圳的电子产业悄然变化,从电子之城到机器人之城的大转型。品牌走向海外的同时,那些服务品牌的服务商们也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并越来越规范。《中国品牌出海路上的服务商网络,逐渐规范》一文,以跨境电商业态为例,讲述数十万的亚马逊中国卖家,通过专业的服务商,实现高效、便捷的品牌出海。不仅如此,AI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柔性制造、用户驱动、精准定制等,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为企业走向全球化锻造内功。《AI驱动出海:中国品牌海外扩张新动力》是对这一现象的具体描述。站在当下的时间点看,中国企业已经进入全球化3.0时代,而品牌出海也成为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在《全球化3.0,中国品牌的必答题》中,我们回顾了WAVE2024品牌全球化大会上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和观点盛宴。电商是2024年出海竞争最为激烈、也是变化最明显的一个赛道。在北美,TikTok电商、Temu的命运最受关注。《TikTok夹缝生存记》讲述了尽管TikTok Shop美区在2023年底、2024年初“爆发”,但仍然命运波折,且一直面临“封禁”风波。面对这一现状,TikTok Shop也欲另谋他算,将美区成功的经验,复制到欧洲日韩这些发达市场。而与此同时,Temu和SHEIN在北美也并非顺风顺水。《TikTok之后,Temu和SHEIN在北美“遇袭”》记录了2024年4月,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SHEIN等平台被美国政府“盯上”,并将对“小额豁免”发货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在欧洲,2024年两场大型体育赛事“欧洲杯”和巴黎奥运会给了中国企业出海难得的机遇。借着这样的时机,许多中国卖家纷纷盯上欧洲市场。《跨境电商,决战“欧洲杯”》讲述了在拿下欧洲杯赞助商后,速卖通平台的足球用品销量2024年5月同比增长了80%,西、法成为5月足球销量最高的国家。除了足球外,泉州的运动鞋服、义乌的足球小摆件、小旗帜以及深圳的氛围灯、投影仪等也成为欧洲专仓近期的热销商品。网购行为越来越成为欧洲人的消费新趋势。在中东,美团旗下的KeeTa在2024年正式登陆该市场。中东的本地生活平台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并且用户的消费能力较强,是一个相对来说容易盈利的市场。《美团掘金沙特》一文关注到,从2024年4月开始,美团旗下外卖平台KeeTa就在各大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在利雅得开展了本地化人才招募工作。根据数据平台Statista的估算,2024 年沙特外卖市场的总收入预计将达到 117.4 亿美元,外卖市场的用户渗透率将达到 44.2%,而沙特杂货配送市场的每用户平均收入为 627.00 美元。除了平台本身,电商的基础设施也愈加精细化。而支付、物流是直接影响电商购物体验的两项基础设施。《跨境电商走向精细化,考验物流的时刻到了》关注到,在激烈的电商竞争背后,物流履约和消费者服务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电商行业的新一轮变革正悄然展开,跨境电商的供应链能力、履约能力与消费者服务能力,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格局。
2024年,霞光社开始更多地关注出海人,对话出海人。这一年,我们深度对话了5位在科技投资、品牌投资、出海品牌打造等领域有深刻洞见的嘉宾。吴世春在科技投资行业内已经扎根数十年。从连续创业者到投资人,身份的转变给了他更宽广的视野,也让其时刻站在潮头上,见证趋势的到来。在《对话吴世春:“我就是卷王”,但从不焦虑》中,他坦言自己的投资“心法”,并认为“现在,是中国新质生产力出海的大航海时代。”天图资本创始合伙人冯卫东,从2002年起,22年只做一件事——研究消费品牌成长规律。在《对话天图冯卫东:我的二十二年品牌方法论》中,他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品牌出海的阶段,现在中国制造的质量已没得说。随着越来越多掌握了品牌技巧的企业家开始去做品牌,过了某个临界点就集体爆发。到那时,Made in China就不再是一个偏负面的标签,会是一个质量又好、价格也合理的代名词。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是一位有用丰富海外科技产业观察、投资经验的专家。在《对话全球科创产业专家王煜全:盲目出海,十之有九要SI掉》中,他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理性观点:诸多中国企业出海是被动做出的选择,而被动就意味着大浪淘沙,九个都要“死”掉;只有主动去分析未来的政治经济格局的企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2024,是中国品牌出海的趋势最为鲜明的一年,去海外市场找增长、打造独特品牌成为许多企业的制胜法宝。这其中有一家企业,不仅打造了诸多现象级品牌和产品,还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联想、美的等全球领先企业提供设计解决方案。它正是“佳简几何”。在《对话有色魏民:中国设计,如何打造世界品牌?》中,霞光社和魏民一起探讨了中国设计的崛起,如何通过设计去塑造一个绝对差异化的产品。此外,还聊到了他眼中的品牌、设计与全球市场。当然,我们也关注那些默默无闻但又个性鲜明的出海群体。在《隐秘的出海人:中国律师,正走向全球》中我们看到,随着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面临的合规和诉讼增多,因此布局海外的律所布也越来越多,中东、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尤甚。中国涉外律师能为企业提供跨语言、跨时区、跨法域的服务,这正是跨多国运营的中国企业总部,在各个投资目的国面临不同的海外经营合规风险时所需要的。另外一个隐形的群体是大厂人。《2024,大厂人“卷”向海外》从人才流动变化的视角看到,因为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公司也在密集开拓海外市场,出海求职热正持续升温,且还有很多增长空间。当大厂不再是互联网人的唯一目标,出海企业,或许成为他们寻求转型的新希望。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海外的陌生环境、动荡政局乃至战乱,都给出海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挑战。《出海人的另一面:在炮火中,做着以命相搏的生意》讲述了在此起彼伏的地缘冲突,让走向世界各地的中国出海人,不得不重新认识战争的威胁,如何在战争中生存、维持商业的运转,是勇敢出海人的新课题。人生如逆旅,从来不乏逆行而上的孤勇者。生活如此,商界亦如此。虽然寒风犹在,但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