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强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找准问题、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重要牵引作用。将问题导向贯穿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过程,要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具体问题和挑战,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鲜明特征
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实践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着眼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系列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力破除。但在国内经济增速换挡、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外部不确定性抬升的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难以回避的深层次矛盾,风险挑战与难题交织并存。为此,亟须培育敏锐的洞察力,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下发现真问题、找到真症结。这一过程要求我们将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关联,聚焦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秉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正视并直面问题,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与主导权。
发现与分析问题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起点和创新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发现问题是前提和基础,正确分析问题则是关键所在。国资国企改革要坚持以求解思维研究真问题,通过多维度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从现象到本质、由外及内的层层剖析,深究细研、刨根问底,力求深刻洞察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苗头问题中预见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由表及里提炼出规律性认识。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哪些是思维定式和传统观念造成的问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国资国企改革实效。
解决问题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都是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复杂性和解决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加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性加剧,逆全球化趋势与外部制裁、产业竞争压力并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构成严峻挑战。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等多维度,各层面改革各有侧重、彼此影响。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确保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承担新责任新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的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的关键在于厘清国资国企改革面临哪些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两个结合”原则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彰显出鲜明特征和时代价值。“坚持问题导向”作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法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确立与提出根植于客观现实逻辑,不仅体现了对时代特征的精准把握,更紧密契合了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的具体挑战与现实需求,为改革的深化提供了科学指导与强大动力。
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视角看,当前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有效实现形式仍有待探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申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各类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与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比,目前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具体而言,诸如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现象的存在,不仅削弱了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还反映出隐性歧视、地方保护、区域封锁及行业壁垒等深层次问题。此外,产权保护制度的不足、关键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及数据等)获取的不平等性,均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进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力与竞争力。因此,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类壁垒,确保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中协同发展,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从科技创新视角看,研发投入比例偏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国资国企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还未形成。具体而言,新一代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缺乏明确的产业技术规划,导致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出“孤岛化”特征。光通信、卫星通信等跨领域战略协作有待加强,AI大模型等共性技术研发缺乏跨行业主体参与,难以形成更具系统性、集成性的科技创新。在工业软件、生物医药、高技术船舶、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技术和设备、关键基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以高端工业软件市场为例,我国近八成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高端智能传感器九成以上依赖进口。此外,在研发投入的结构上看,我国基础研究的占比相比海外发达国家水平仍然偏低,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为6.65%,而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保持在12%以上的水平,比如同期美国为17.2%,法国为25%。对比来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在基础研究投入与核心技术自给能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产业发展视角看,国有经济布局亟须进一步优化,产业间协同发展不够深入,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不足。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快速演变,以及美欧等国和地区制造贸易摩擦与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安全稳定格局面临严峻考验,产业链与供应链存在中断风险。整体上,我国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控制力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存在差距,产业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中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薄弱,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抓好强链补链延链。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紧密、不充分,如2022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渗透率整体为24%,远低于33%的全球平均水平和德国的45.3%,工业设备的联网率不足50%,关键核心生产流程数字化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包括纺织鞋服、冶金建材、石油化工、钢铁等在内的传统产业仍偏重低附加值环节,面临成本上升、资源禀赋优势减弱及全球制造业布局调整的多重压力,亟须有效应对产能过剩风险,确保盈利能力与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多措并举深入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要围绕“三个更加注重”,处理好“进”与“退”、“主”与“次”、“新”与“旧”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施策,确保改革政策行之有效,以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经济体系现代化进程。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构建国民共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这要求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目标不能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利益,而是需要超越这些本位目标,转向更宏大的目标体系。即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能的提升、增强国家在全球中的竞争力、优化国资国企运营效率并激发其内在活力。要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致力于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在权利、机会及规则上的平等性,保障民营企业享有与国资国企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市场待遇,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同时,消除歧视性政策措施,完善市场准入、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层次上对民营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通过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和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国资国企需明确其在科技创新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立足“国之所需”,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安排,承担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研发与应用,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针对“卡脖子”技术难题,特别是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材料、软件、工艺等“五基”领域的薄弱环节,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技术攻关,在创新发展中占据主动。同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进程,深化以国资国企为引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广泛吸纳并整合区域内外创新资源,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高端科研平台与创新网络体系,以高效促进科技成果从科研实验室向工业生产线的快速转化。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强化国资布局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坚持分类改革,明确不同类型国资国企的功能定位,并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以强化其在专长领域的深耕细作,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与利用效能。同时,引导国资国企向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坚持融合发展,确保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兼顾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及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协同,特别是强化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深化产融结合,实现两类资本的互补共赢。坚持开放合作,鼓励国资国企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构建产业发展联盟与研发合作平台,把握“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历史机遇,有序推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梯度转移与国际化布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同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与互利共赢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