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0岁以上老人从2023年的2.9个亿增加到3.1个亿,养老问题越发严峻以北京为例,60岁退休,平均生命90岁,总共30年北京是超一线城市,2024年北京人均消费支出49748元,折合一个月平均4146元假设退休后,也没有太多的需求,按一个月4500元,一年就是5.4万,60-90岁30年仅日常开销就要162万我们从表里可以看到2024年消费支出涨幅为4.7%,咱们保守估计,按3%,30年总开销算下来大约是280万元年纪大了,身体毛病也多起来。万一有个大病,至少要留50万看病钱如果你有保险意识,早年就购买了医疗险、重疾险转嫁这部分风险的话,那就每年交保险费用即可- 医疗险是一年一交,以基础的百万医疗为例,以下是一款产品的保费,60-90岁总费用大约为:20万
除了医疗支出,还有老后失能的情况,也需要一笔不少的费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中说,我国每6位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无法自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失能、半失能率更是高达40%如果不准备出这些钱,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咱们和儿女过得都会很难受前几天住海淀的朋友去家附近的养老托管咨询了一下,单单床位费每个月就要5000多,加上护理费和餐食费,失能失智的老人每个月费用就是万大几,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医院里一天一对多的护工都要300-500元/天,到时候真的请保姆上门,可能更贵!这部分费用咱们按10000元/月算,假设80岁到90岁需要护工,那就是120万在北京,60岁退休,平均生命90岁,总共30年,通货膨胀按3%算,需要准备的现金流如下:这还只是到90岁,如果家族有长寿基因,活到了95岁甚至100多岁,或者是对生活的要求更高,需要的养老钱还会更多
但是如果我说,只需要200万,除了解决所有养老难题之外,还能再给孩子留下一笔400万左右的巨款,大家相信吗?- 其中20万,我们储备好,专款专用来买医疗险,这部分钱是刚性支出,必须用确定的方式存下来,且有增值,买固收类增额寿最好
- 剩下的180万,投入储蓄型保险中,一半买年金,一半买分红增额寿
有财姐选定了当前市面上收益超高的固收增额、年金险和分红险,都是各自领域的黑马产品1、黑马固收增额用于解决退休医疗险支出,32岁姐妹,20万分10年交,每年投入2万,即使寿命超过90也有钱交医疗险2、黑马年金险用于解决晚年日常开支,32岁姐妹,将90万分10年交,每年投9万60岁开始,这位姐妹每年被动收入71100元,合一个月6000元,加上基础的社保退休金,一个月10000左右,可以敞开花,这个月花完下个月还有在72岁时累计领取了92.4万元,领回了本金,后面每年的收入都是净赚的。如果足够长寿,到105岁,累计领取了327万,是90万本金的3.6倍,年化复利更是高达3.01%大大超出咱们60到90岁之间养老支出280万的日常开销3、解决了晚年的日常开支,咱看看关于失能护理部分的黑马分红增额寿,32岁姐妹,将90万分10年交,每年投9万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说80岁之后失能、半失能率达到40%,那我们就从80岁开始,每年从账户里提取12万,应对失能支出,到90岁,累计支出132万此时账户里现金价值还有340万,也就是说这笔钱除了用于接下来的照护支出外,还能留给下一代一笔巨额财富
仅需200万本金,20万买固收增额寿退休买医疗险,90万买养老年金,90万买分红增额寿,一站式解决晚年的健康医疗、日常花销、失能照护,甚至还能留给孩子一笔近400万左右的巨款这个养老套餐的关键是要完成优质产品的组合搭配,一般的产品很难达到这种效果,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有财姐微信:550494011,我会根据你的预算,为你打造更具针对性的养老方案1V1详细咨询吧![]()
![]()
保险咨询规划,请添加微信,550494011,备注来意,有财姐提供1对1咨询
如果你对保险经纪人感兴趣,想开辟一条新的职业赛道,多一份收入,实现个人价值,欢迎加入我的团队,与优秀的伙伴共成长!相关阅读
想要卖保险
2025年,保险怎么做?
想救命,就别再买百万医疗了!【附中端医疗测评合集】
纯住院、高性价比、续保超稳的高端医疗——招商信诺醇悦人生Ⅱ
【吐血整理】带门诊的中端医疗,怎么选?
找遍全网高端医疗,我发现这款最无敌——平安颐享臻选怎么买最划算?
【BUPA转保:全网最全方案】——转保方案优劣势详细测评
一家三口怒省2万+,刷到这款高端医疗,你有福了——成长优享家庭版超深度测评
分红增额寿保底降到1.5%,目前哪些保底2.0%的产品值得买?
利率下行,大额存单的最佳替代,锁定利率,收益top产品
中意一生中意尊享版,归来依然是王者!
退休,是我满心欢禧的又一次人生
重疾专题
非重疾也能赔的重疾险——瑞泰乐享无忧尊享版深度测评
大公司、核保宽松、保费低、服务好——同方全球新康健2024无忧版
为什么她不愿意买互联网重疾?
全网狂推的工银安盛重疾好在哪儿?不足有哪些?
预算有限也能买得起的线下重疾深度测评
国企独创前症,让重疾理赔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