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康定这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汇聚之地,“一地一节庆、十里不同俗”的特点极为显著,而各民族对春节的欢庆同样隆重。
进入腊月,沙德镇俄巴绒村木雅藏族便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俄巴绒河流域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在这里,过年不仅是节日,更是一场极具特色的文化盛宴,饱含浓厚的木雅特色与乡土韵味。
1月27日,记者走进沙德镇俄巴绒村,和热情好客的卓玛布加一家人一起煮普洛包子、做奶饼子、挼糌粑、品青稞酒、跳木雅锅庄……体验木雅藏族的别样年味儿。
走进家门,卓玛布加和母亲正围坐制作普洛包子。卓玛布加介绍道:“木雅酥油包子,木雅语讲叫木雅普洛,以酥油、糌粑、蜂蜜为馅料,搓成圆形,团圆饭时每人必吃一个,寓意一家人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普洛包子采用煮制的方式,能让馅料更加软嫩可口,出锅时香气扑鼻。
另一边,爷爷奶奶熟练地用酥油分离机为制作奶饼子准备原料,剩余酸水熬制的块状食物,对血压和肠胃有益。父亲西饶则忙着取来牦牛肉干招待客人。
串家门是村里最热闹的习俗。西饶拿出音响,音乐响起,卓玛布加和亲友们跳起木雅锅庄,与客人共庆新年。
藏家宴是春节的重要环节,二楼客厅摆满美食,一家人围坐共享团圆饭。长辈祝福晚辈吉祥如意,晚辈祈愿长辈健康长寿,其乐融融。爷爷一边搓糌粑,一边分享生活趣事,传承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叔叔巴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大家共唱《三杯酒》,感受木雅藏族的热情。
此外,俄巴绒村还将举办抢头水、年俗节目表演等活动,整个村子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木雅藏乡年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独特的年味儿,承载的不仅是美食与欢庆,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与彰显。
记 者丨郭少彬 仁青卓玛
排 版丨廖颖
制 图丨廖颖
校 对丨央宗
编 辑丨彭志强 唐燕
一 审丨任路
二 审丨孙学花
三 审丨李强
新闻热线丨15520509969
免责声明:《康定全接触》部分文章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登载此文为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康定全接触,如有侵权,请联系运营人员。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为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