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写,这篇文章已经第40篇了,希望自己能继续坚持。
预警:今天文章结尾处有非常棒的内容“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小男孩10岁偷家里300元买零食,母亲一气之下把他送到派出所自首,民警把小男孩带到所谓审讯室。
民警在审讯室说:”如果你长大了还是拿别人东西那就违法行为,你就要跟我们打交道。“男孩子后来自己主动写保证书,表达以后再也不敢了。
但晚上看书时候,始终觉得视频中父母做法不是最佳处理方案。
1
在我们的正式进入内容开头,我要先说一句家常话:无论大小,绝对不鼓励通过偷窃解决需求问题。
家里教育孩子,尤其不提倡用偷窃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小欲望。这次我们的讨论,只限于那些6到12岁的小朋友,不要抬杠。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开始懂得道德和物品归属的概念,虽然他们的前额叶还没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了。
我们今天的话题,就聚焦在这个成长的小阶段,而不涉及其他年龄段的情况。
如果家长在这个阶段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处理方式需要谨慎。
首先,为孩子的行为向受害者道歉,并赔偿一个全新的同样物品。
同时,向孩子承诺,下次如果他有想要的东西,可以直接告诉父母,父母会考虑购买。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偷窃并不划算,直接表达需求更合理。
如果家长选择用打骂来发泄情绪,而忽视了孩子的基本需求,这样的处理只会让问题持续,甚至恶化。关键是理解和解决孩子的核心需求,而不是简单的惩罚。
说到这里,我有个朋友最近解决了自己12岁儿子偷拿家里钱的问题,她的方法可能对其他父母也有所帮助。
她的儿子今年12岁,已经不是第一次偷钱了。起初,她的怒火和失望交织,但她知道需要找到解决办法。她曾试过严厉的惩罚,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次,她选择了另一种方法。她与一个好友讨论后,决定用更加理解和支持的方式与儿子交流。
一晚,她平静地与儿子坐谈,告诉他:“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只是这次犯了个错误。你并不真的想偷钱对吧?”这次对话让儿子流泪,他不仅归还了钱,还交出了他买的卡片和零食,表示这些东西他其实并不想要。
这次心平气和的对话重建了他们之间的信任。她告诉儿子,以后有任何需要可以直接和她说,他们可以一起讨论零用钱的事。这次沟通后,儿子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是那个总与父母对抗的小孩。
这件事让我朋友深刻感受到,与孩子保持信任,共同面对问题,是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环。
3
孩子偷窃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他们未被满足的需求。
虽然孩子们对好坏的判断非常直接,他们知道偷窃不对,也害怕因此受到指责,但如果他们还是选择了这条路,那说明有些事情我们作为父母可能还没做到位。
遇到这类问题,很多家长会咨询心理机构,当家长向心理咨询反映孩子偷窃的问题,一般咨询师会先询问几个问题:家长是否给孩子零用钱?给得够不够慷慨?家长是否过度控制孩子的消费?孩子在他们的小盆友圈里是否感觉自己相对贫穷?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小时候什么都没有,也没什么不好,我已经给你不少了,你怎么还和别人比较?”这样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每个时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心理需求都有所不同。
爸爸在读 原创:拿调味品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自己的经历来衡量孩子的感受,而应该尝试理解和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其实,并不是孩子手头有多少钱最重要,而是这些钱跟周围的小伙伴相比,是否显得太少了。
小朋友手上的零用钱太多或太少,都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如果钱多,孩子可能会用展示新玩具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优势,这种行为虽然能带来短暂的优越感,但如果过头了,反而会使他们失去朋友。
而那些总是被拿来和别人比较的孩子,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的感受往往是较为负面的,因为他们很难与人建立平等的友谊。
身边有的家长为了面子,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将孩子送进私立或国际学校,这本身不就是一种虚荣吗?然后还要求孩子不要和同学攀比,这不是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受苦吗?
同时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那些小时候曾偷拿家里或别人的小东西,内心深受道德谴责的朋友们。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在进入青春期后停止了这些行为,要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他道德败坏,而是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或者小时候不敢面对,你在经济上可能确实欠他一些东西。
哦,对了,我小时也拿过,这篇也是写给自己的哈。
爸爸在读 原创:《哦,这是我爸爸》
爸爸在读 原创:游泳 有氧训练
爸爸在读 原创:跳绳 增加弹跳力
爸爸在读 原创:10公里 耐力训练
爸爸在读 原创:先收水稻 卖点钱
爸爸在读 原创:后采摘水果 再卖点钱
爸爸在读 原创:好讨厌 沙漠
爸爸在读 原创:呦,淌小溪
爸爸在读 原创:走草地 不好玩
爸爸在读 原创:独自 洗衣服
爸爸在读 原创:翻越雪山 真有点冷
爸爸在读 原创:攀岩过山 也很累
爸爸在读 原创:达到 女儿指定位置
爸爸在读 原创:侦察 周围敌情
爸爸在读 原创:开打 奥斯卡
爸爸在读 原创:挑战 长臂灌
爸爸在读 原创:调戏 小青龙
今天 爸爸 吹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