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这一年的百姓戏园……

文摘   2025-01-09 18:20   浙江  

2024年,百姓戏园紧紧围绕戏曲、国乐两大核心,以打造聚合研究、演出、展示、体验、交流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为目标,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文化下沉、雅俗共赏”,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模式,拆除戏园看不见的“精神围墙”,以“社区合伙人”的定位,一手拉着幼小,一手扶着中老,努力实现公益化与商业化的平衡,提升戏园自我“造血”功能,做好戏园的可持续运营。


1

驻场升级,融合民心

自2024年剧场迭代升级后,百姓戏园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惠民特色戏曲、国乐、歌舞、棋类、声乐等创新文化演绎活动共30场,辐射观众超2000人次。这些演出包罗大关特有的草根文化,融合高雅艺术节目门类,邀请街道社区的社团、社区居民、戏园学生、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共同参与,每周呈现绘声绘色文化大餐,不仅吸引了大量社区居民前来观赏体验,还得到了各方积极评价。

▲越剧系列专场

▲声乐系列专场

▲古典舞系列专场

▲棋类专场

▲摄影美学专场

▲琴箫雅集专场

▲茶道雅集专场


2

遇见非遗,体味民俗

为更好地宣传非遗文化,百姓戏园与周边多所学校、机构平台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开展专业展演、艺术策展、研讨交流、传承培训等活态化、常态化“遇见非遗”系列活动(窗花剪纸、扇画手绘、彩绘石膏、篆刻、手工香囊、手工编织、树枝画、花草灯、戏曲脸谱、京剧越剧昆曲妆造等等)共计12场,动员总计300人次。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参与者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还为他们提供了亲身参与体验的机会,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扇画手绘

▲新春游园会写对联

▲窗花剪纸

▲手工香囊

▲戏曲脸谱

▲手工编织

▲日常妆造

▲非遗花草灯

▲手工艾草锤

▲创意树枝画

▲彩绘石膏娃娃

▲圣诞扭扭棒


3

智汇社团,创享未来

作为大关草根文化的金名片,百姓戏园是大关街道积极探索多元专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研习模式的一个缩影。百姓戏园联动十大社团(天虹越剧队、德韵越剧团、越韵越剧团、南苑越剧团、歌咏队、编织队、小雅吟诵队、浙江大学越剧社、浙大城市学院非遗社、中国美术学院戏曲古琴社),打造声色大关社团文化,开展每周一到周六常态驻场活动,不仅促进了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为居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天虹越剧队

▲德韵越剧团

▲越韵越剧团

▲南苑越剧团

▲歌咏队

▲编织队

▲浙江大学越剧社

▲浙大城市学院非遗社

▲中国美术学院戏曲古琴社


4

人文雅韵,教启铭心

百姓戏园立足于街道社区,无缝衔接街道“百姓学堂”项目,通过实施创新式文化体验课堂、名家讲座、国乐亲子课堂等项目,整合辖区资源,共同打造以戏曲与国乐为特色的遗产传承中心、美学体验基地、文化交流平台。同时,面向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创立雅部精品课堂,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品质。近一年开设古典美妆、戏曲、摄影、书法、国画、古典舞、围棋、声乐、国乐(唢呐、古筝、扬琴、琵琶、笛、箫、二胡、中阮、柳琴等)等9个系列,精品公开体验课合计48节,参与学生人数突破600人。

▲唢呐公开课

▲古筝公开课

▲扬琴公开课

▲柳琴公开课

▲古琴公开课

▲琵琶公开课

▲竹笛公开课

▲洞箫公开课

▲二胡公开课

▲中阮公开课

▲越剧公开课


5

国乐传承,青和民心

百姓戏园成功地与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市外语实验小学、大关苑一小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开展非遗及国乐进校园、留学生国乐公开课等活动,邀请非遗、国乐的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授课和演出,并组织学生在百姓戏园的舞台上展示学习成果,将非遗、国乐的魅力传播给更广泛的年轻受众,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浙江大学传统艺术赏读会

▲浙大城市学院校园非遗传承计划 

▲中国美术学院传统声诗词与昆曲度曲系列讲座

▲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桐花国乐团演出

▲校园社团课堂

▲市艺术节比赛

未来,百姓戏园将继续秉持“服务百姓,传承文化”的宗旨,做好“社区合伙人”,打造戏园文化品牌,为街道、社区带来更多精彩的艺术盛宴。







来源 | 百姓戏园

编辑 | 夏凤英

一审 | 周晟亮

二审 | 周莉

签发 | 方雷


大关发布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政务大关、民生大关、人文大关,让我们跟您一起见证大关街道打造“宜居、人文、幸福”美好街区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