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艾灸4穴调理!

文摘   健康   2025-01-30 20:01   广西  

点上面“黄槿说”关注,每晚20点更新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各位家人,大家好,我是黄槿。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为了生活奔波劳碌,饮食不规律,作息颠倒,久而久之,身体便会出现各种不适。其中,胃下垂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胃下垂,顾名思义,是指胃的位置发生下垂,偏离了正常的生理位置。在西医看来,这多与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肌松弛、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解剖、生理原因有关。患者常感到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在中医理论中,胃下垂则被归属于“中气下陷”的范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云:“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胃作为水谷之海,其正常运作依赖于中气的充盈与升举。当脾胃功能虚弱时,中气不足,脾气下陷,胃腑便失去了升举之力,从而形成了胃下垂的病理状态。

而当胃的功能失常时,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可见,胃的升降出入对于人体气血的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中医调理胃下垂的原则在于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而艾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对于胃下垂的调理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艾灸调理胃下垂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选取四个穴位进行施灸:百会、脾俞、胃俞和中脘。这四个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升中气、健脾益胃、调和胃气具有显著的作用。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是诸阳之会,一身阳气之所在。艾灸百会穴能够提升阳气,增强全身脏腑功能,对于胃下垂患者来说,有助于提升中气,增强胃的升举之力。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艾灸脾俞穴能够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改善胃下垂的症状。

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胃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艾灸胃俞穴能够直接作用于胃腑,温通胃经,调和胃气,缓解胃下垂带来的不适症状。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这是胃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腑会。艾灸中脘穴能够和胃止痛,促进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改善胃下垂患者的消化功能。

以上穴位,每天艾灸一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1~2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连灸4个疗程,可视情况增加疗程。

当然,除了艾灸调理外,胃下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二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升中气;

三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维护身体的阴阳平衡。


如有问题要调理,可在下方留言区留言,我会解答

往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阅读):

鸡蛋加两物一起煮,气血双补,女性要多吃!

1把花椒,2个穴位,赶走脚气!

幽门螺旋杆菌,口气重、胃炎胃溃疡的“元凶”,艾灸4穴调理!

事关甲流,重要提醒!附: 中医外调疗法和防控方法

甲亢,艾灸3穴调理!

点赞 + 分享 + 在看愿天下无疾  

黄槿说
(关注立即免费领取视频课程)愿天下无疾病! 普及中医养生知识,传播祖国中医文化,让中医养生普惠百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