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生姜炒一炒再泡水喝,健脾祛湿、暖胃暖宫、消食减重!

文摘   2024-12-20 20:01   广东  

点上面“黄槿说”关注,每晚20点更新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各位家人,大家好,我是黄槿。

在中医的智慧里,食物不仅是滋养身体的源泉,更是调理身体的良药。
今天,我要给家人们分享的是一道传统的中医食疗方——生姜焦米茶
这道茶以大米和生姜为基础,经过巧妙的炮制和搭配,成为了一种集健脾、祛湿、暖胃、暖宫等多种功效于一体的保健饮品。
01

自古以来,中医就强调食物的性味归经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大米,作为五谷之首,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大米作为主食,为人体提供基本的营养需求,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
而生姜,这一厨房中常见的调料,也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生姜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伤寒杂病论》中,医圣张仲景就巧妙运用生姜治疗多种疾病。
当大米与生姜相遇,经过巧妙的炮制,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大米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生姜则被视为“呕家圣药”,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的作用。
将大米炒至焦黄,与生姜一起泡水饮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02

一、健脾和胃
大米味甘,性平,归属于脾经、胃经及肾经,具有健脾益气、和胃除烦、止泻止痢的功效,炒米后更增强了其健脾作用。
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脾、胃三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二者联合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的效果。
二、祛湿
在中医看来,湿邪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湿邪困脾,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而大米经过炒制后形成的焦米,其健脾祛湿的功效显著。
中医认为,“焦米治湿泻,利小便。” 通过日常饮用焦米茶,能有效地排除体内湿气,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三、暖胃暖宫
现代生活中,由于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等原因,胃寒、宫寒等问题愈发普遍。生姜与焦米结合,发挥出强大的暖胃暖宫作用。生姜的温热性质能刺激胃黏膜,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胃寒引起的疼痛不适。
同时,其温热特性还能温暖子宫,缓解宫寒带来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
四、消食减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成为肥胖的诱因之一。大米经过炒制后产生的焦香味能促进食欲,有助于消化食物。
同时,焦米茶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长期坚持饮用焦米茶,不仅能消食化积,还能达到减重的目的。
03

制作生姜焦米茶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
准备500克大米和50克生姜。将大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在阳光下稍晾干。
将生姜刮皮洗净,切成细丝备用。
将锅烧热(不用放油),放入大米用小火慢慢翻炒,炒至大米呈现微黄色。再加入切好的姜丝继续翻炒10分钟左右即可。
将晾凉的炒好的生姜焦米茶放入无水无油的玻璃罐子中密封保存,每次取20克,加入沸水冲泡即可饮用,早天早上喝一杯。
04

生姜焦米茶适合大部分人群饮用。特别是有脾胃湿寒、消化不良、胃寒胃痛、宫寒痛经、手脚冰凉等问题的人群。
此外,对于经常感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身体湿气重的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焦米茶性温热,阴虚火旺的人群应适量饮用或避免饮用,小孩不建议喝。

如有问题要调理,可在下方留言区留言,我会解答


往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阅读):

尿毒症越来越多?少吃4物,少做6件伤肾之事!

吃得多,却饿得快,是怎么回事?

冬季每天吃几颗它,补气血、益心脾、养血安神、助眠!

胆经一通,百病无踪!每天敲一敲,抓一抓,排毒、减重、乌发!

点赞 + 分享 + 在看愿天下无疾  

黄槿说
(关注立即免费领取视频课程)愿天下无疾病! 普及中医养生知识,传播祖国中医文化,让中医养生普惠百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