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恰恰道出了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治愈之不易。而胰腺炎,这个现代医学名词,在中医的语境里,同样有着自己的解读和调理之道。
一、认识胰腺炎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二、中医解读胰腺炎
中医认为,胰腺炎的发生与脾胃湿热、肝胆气滞、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脾胃湿热,导致湿热蕴结于胰腺,阻碍气机,引发疼痛;肝胆气滞,疏泄失常,亦可导致气机不畅,形成胰腺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亦是导致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三、艾灸调理胰腺炎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扶正祛邪的功效。在调理胰腺炎的过程中,艾灸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调理胰腺炎的3个穴位:食窦、中脘、章门。
1. 食窦穴
食窦穴位于胸部,当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此穴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艾灸食窦穴,可以调和脾胃功能,缓解胰腺炎引起的胃痛、腹胀等症状。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此穴为任脉之要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艾灸中脘穴,可以促进脾胃升降有序,调和气血,有助于改善胰腺炎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3. 章门穴
章门穴位于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此穴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之交会穴,具有疏肝利胆、和胃止痛的作用。艾灸章门穴,可以调和肝胆气机,缓解胰腺炎引起的胁痛、口苦等症状。
除了艾灸调理外,胰腺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情志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中医认为“怒伤肝”,情绪不佳容易影响肝胆疏泄功能,加重病情。
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劳累等不良作息习惯。
适当运动: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有助于调和气血、增强体质。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往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阅读):
幽门螺旋杆菌,口气重、胃炎胃溃疡的“元凶”,艾灸4个穴位调理!
面部6大美容穴,经常按一按,改善皱纹、皮肤松弛,健康又美丽!
事关甲流,重要提醒!附: 中医外调疗法和防控方法
甲亢,艾灸3穴调理!
点赞 + 分享 + 在看愿天下无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