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历史悠久的红军营队。作为拥有八路军和新四军血脉的红军营,该营赓续红色血脉,一茬茬官兵叫响“听党话、跟党走”,涌现出70余个英模群体和模范典型。
三营官兵手擎战旗、高喊呼号、奔赴训练场
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过硬营队。战火硝烟中,该营历经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赢得“百战百胜”美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现场,该营“百战百胜第三营”“坚守二二二点九高地一级英雄班”两面战旗迎风飘扬。
这是一支敢于担当的先锋营队。演兵场上,该营敢打头阵、善于攻坚;维和战场,官兵直面苦与累、血与火、生与死考验,圆满完成任务。
这就是第78集团军某旅三营。党的十八大以来,三营深入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持续赓续红色血脉,紧盯转型创新实践,围绕打赢攻坚破难,矢志锻造制胜铁拳。
在三营的荣誉室展示柜内,“百战百胜第三营”和“坚守二二二点九高地一级英雄班”两面战旗熠熠生辉,映照着营队先辈们在革命年代中的辉煌战绩。
三营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孕育,1933年10月,诞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南溪地区,前身为红25军一部。1934年11月,随着党中央一声号令,三营随红25军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罗山何家冲出发,开启孤军长征、千里找党的伟大征程,成为我党第一支到达陕北的武装力量。
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三营历经十余次编制调整和驻地换防,转战大半个中国,无论是孤军长征,还是敌后抗日,无论是挺进东北,还是解放西南,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军队现代化建设,都把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作为最光荣的使命。
时间回转至2017年5月,伴随改革强军步伐,三营再次挥师北上、千里移防。
三营某连刘连长全营第一个上交申请:组织让去哪,我就去哪;组织让干啥,我就干好啥!刘连长和妻子金云霞刚刚迈入婚姻殿堂,妻子从老家南昌来到大连,二人相聚不足一个月,刚安顿下来,刘连长就要奔赴千里之外的新营区。
战士杨小聪接到命令后第一个表态:“千里移防是场硬仗,越是老兵越要有担当,部队在哪家就在哪!”他卖掉新房,携妻抱儿,千里北上。
干部黄林贵刚把年迈的父母送回老家,就马不停蹄登上移防的列车;干部张来智边流泪边为家人擦干眼泪,打起背包就转入移防工作……
某红军连官兵讲述革命先烈倪祥明的故事(南战胜摄)
荣誉写在战旗上,忠诚刻在骨子里。从战士到干部,从普通一兵到党员骨干,在这场改革大考中,都自觉看齐追随。历时三个月、跨越一千余公里,克服重重困难,三营圆满完成移防任务,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水有源,故其流不辍;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在三营,红色资源就是官兵强根固魂的“活教材”和“营养剂”。三营陈教导员介绍,近年来,营队以百面锦旗为载体,挖掘红色资源优势,梳理9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战斗事迹,编印红色故事集,开展营史专题辅导授课,建成3个红军营连荣誉室,录制两部战旗纪录片,创编战旗故事艺术剧,为官兵成长提供了肥沃的红色教育土壤。
“刚到营队时,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荣誉室,厚重的历史和‘百战百胜第三营战旗’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三营某连战士谢子翔回忆起刚到营队时的场景说,“作为英雄连队的一员,既感到光荣和自豪,也深知责任重大。绝不能让先烈的事迹无人知晓,要让先辈的光荣事迹代代传颂下去”。
谢子翔自告奋勇担任起了编外“营史编修员”,利用业余时间编修、完善“百战百胜第三营”营史。他翻阅数十本相关书籍,查阅相关地区党史、县志,整理战斗经过、英雄人物事迹等信息五万余字。今年五月,他休假期间联系到两位连队老前辈,通过走访,他详细整理出相关资料,将两个连队历史前推43年。
2023年4月,三营某连赵指导员带领谢子翔等3名战士,先后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倪祥明烈士故居等地,走访连队老红军和烈士后代,追寻先辈足迹。归队后,他们整理归纳素材,成为连队鲜活生动的教育资源。如今,三营一个个红色故事被广泛传颂,官兵强军兴军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不同的年代,同样的忠诚,鲜红战旗见证官兵坚定的意志和炽热的初心。
地表温度55℃、每天训练近18个小时、站军姿数小时不倒、眼睛数十秒不眨……这是2019年国庆阅兵前夕,擎旗手李向前在阅兵村训练的一幕。
“还能坚持吗?”“能!”每天教官都会问李向前这个问题,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答案。“每次快到极限时,我都会想起解放战争中老班长杨印山冒着枪林弹雨,第一个将红旗插上天津城头的英雄事迹。与先辈比,我这些付出根本不算什么。”选拔到了冲刺训练阶段,李向前在就餐时坚持咬筷子练表情、躺在床上绷着身体练军姿,站砖头练平衡;考核时,面对身边很多人倒下,他脑海中总能回想起革命先辈的壮举,想起营队官兵的期待与嘱托。最终,他拼尽全力,取得队内第一的好成绩,并获得“训练先进个人”。
2019年,旅部分官兵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 杨再新摄 )
“身为三营的兵,就要扛起这面旗帜。”国庆当天,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战旗方队气势如虹,李向前和战友巩祥龙作为战旗擎旗手,高擎“百战百胜第三营”和“坚守二二二点九高地一级英雄班”两面战旗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光荣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次次出征,一次次胜利,三营官兵时时拿出实际行动,为“一心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誓言做出生动诠释。
西非马里,撒哈拉沙漠最南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曾被联合国原秘书长潘基文称为“最危险的任务区”。2019年,得知旅里即将执行马里维和任务,郝营长主动请缨、递交请战书。
2005年,郝营长考入长春理工大学,成为一名国防生,所学专业面向空军或海军的技术岗位。不出意外,毕业后他将会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军官。可随着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热播,看着屏幕上的许三多一步步变成“兵王”,他也从中感受到军人的血性和拼搏的意义。2009年毕业时,他没有选择空军或海军的技术岗位,而是成为一名陆军指挥军官。
2019年,得知集团军抽调人员组建中国第七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郝营长主动报名,最终担任警卫分队快反中队中队长。执行维和任务的400多天里,警卫分队巡逻护卫里程达两万公里,有效处置突发情况10余起,在危机四伏的任务区擎起一块捍卫和平的坚固盾牌。
2022年,集团军再次抽组力量,组建第十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此时郝营长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即便家人万般不舍,他仍递交了请战书,被任命为防卫步兵分队副队长,再次出征。
去年年底,维和任务圆满完成,郝营长跟随大部队回国,并获评集团军“强军先锋”这一荣誉。当被问及:“如果有一天,维和部队再次需要你,你会如何选择?”那一刻,他没有丝毫犹豫:“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再启征程!”
“只有训练实打实,打仗才能硬碰硬。”——只争朝夕,锻造铁拳提升胜战之本
“我们是三营,我们是精兵,直罗镇、平型关、天津卫、老秃山,筑起新长城,牢记着使命,听党的号令……”这首铿锵有力的三营营歌,唱出了官兵的英勇血性,唱出了官兵对党的忠诚。从革命战争年代一路走来,三营参加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打出“百战百胜”赫赫威名。
能打仗是真本事,打胜仗是硬道理。三营赓续传承能征善战基因,心系使命任务、瞄准强敌对手、苦练打赢本领,以打仗的标准抓训练、打基础、促转型、练硬功,把胜战铁拳锻造得越来越坚实。
2017年,伴随改革强军的步伐,三营由装步营调整组建为合成营。装备换了、编制变了、专业多了,三营党委深深感到,只有时刻保持打仗心态、战斗状态、冲锋姿态,带头研究新装备、钻研新战法,才能在改革转型中当先锋打头阵,续写“百战百胜”新篇章。
一场转型思辨的头脑风暴在全营迅速掀起。他们邀请专家讲解新装备性能特点、原理构造,讲清新质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时代特征,填补官兵认知空白。随着学习越深入,官兵视野越开阔,心里越亮堂,道路越明晰。思想桎梏被打破,官兵一致达成共识: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转型要对接未来战场、训练要瞄准实战标准。
面对无教学训练骨干、无经验借鉴、无训练器材的困难,三营官兵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个个签任务书,人人立“军令状”。营长、政治教导员带头钻战车,摸索新编成下的新训法、新战法、新打法;干部骨干同装备厂家技术人员虚心讨教,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形成了射击指挥、精准打击、特情处置等40余项训法。
“不怕武器装备更新快,就怕学习实践的步子慢。”这是三营某连战士杨晓聪的口头禅。随着改革转型,杨小聪从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驾驶员转为轮式步战车驾驶员兼底盘技师。2018年初,眼看新型轮式步战车入驻连队,老骨干遇上新装备,杨小聪着实犯了难。配装当天,当他踏入信息化战车的驾驶舱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线路布局,瞬间感到“头皮发麻”。
曾经的履带战车特级驾驶员如今也必须从头学起,杨小聪与战车形影不离,从最基本的装备构造入手,学原理、画图纸、练操作。不到一年时间,他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特级驾驶员证书。
一手攻坚新装备,一手培养新骨干。为了做好传帮带,杨小聪牵头成立新型装备攻关小组。他将传统操纵杆训练器材改造为方向盘式,绘制50余幅详尽的驾驶技巧教学图,让驾驶员们能够直观学习理论,快速掌握实操技巧。
2018年9月,某战略演习拉开帷幕,整建制换装仅一年的三营精彩亮相演兵场,圆满完成远程机动、一线防御、火力突击等任务,受到外军高度评价,展示了我军改革重塑后的良好形象。
“只有训练实打实,打仗才能硬碰硬。”2021年6月,郝营长到三营任职。他聚焦实战研训、紧盯标准细训、突出能力强训,带领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新修订的《陆军军事训练大纲》,紧紧扭住主官、班长、教练员三类人员,以严于《大纲》的训练考核标准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干部骨干逐渐成为实战实训的“领头羊”。他介绍,三营常态开展体能强化日、魔鬼训练周、野战生存月,一次次打破训练常规,一次次突破训练极限。正是这种近似实战的环境磨砺、从难从严的训练摔打,让一茬茬三营官兵锻成了一种钢铁意志、打造了一身钢筋铁骨。
“这几年,我们一直都很紧迫,‘百战百胜’一词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多的是本领恐慌。”郝营长坦言。对荣誉的渴求,令官兵们始终保持着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
夜间手挽手攀越较高山地(张彦君摄)
去年年底,营队官兵刚刚完成海外维和任务归建,此时新《大纲》试训已开展一月有余。为抢回失去的时间,近百名经验丰富的干部骨干主动放弃休假调整的机会,直接投入训练。从热浪滚滚的西非大地到千里冰封的北疆雪原,官兵扎根训练场,每天训练12个小时。其间,他们将战场上遇到的“真情况”、学到的“真技巧”,转化为科目设置的条件和标准,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地雷与爆破、运动搜索、战场防护等多个科目在全旅公开示范推广。
能战方可止战,忧战必先研战。三营始终坚定一个信念:真正的战斗,应该打响在战争开始之前;军队,就该走在战争前面。近两年,三营扎实开展战例研究,深切感到只有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才能制胜战场。他们成立战法研究小组,开展“战场打赢两三招”群众性研战练战活动,摸索出十余个新打法。
某多国维和演习中,该旅以三营为主体抽组人员,圆满完成简易爆炸装置处置、医疗救护等10个课目的演练,成为唯——支成功处置所有情况的参演分队,专业的军事素养、过硬的战斗作风获得多国教练员一致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营先后参加中外联演、马里维和、实兵演习等多项重大任务,充分展现了陆军合成营建设转型的有益成果。随着新装备、新战法、新思维不断融合,三营的战斗力也在不断地提升。近年来,三营党委先后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先进一线战斗堡垒”“先进营级党委”,营队被集团军评为“四铁”先进单位。
“三营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三营”——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尽显使命担当
这是彪炳史册的一战。
直罗镇战役中,三营主动请缨担负诱敌重任,与敌军血战三昼夜,为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震撼人心的一幕。
朝鲜战场上,七连四班奉命坚守铁原以西222.9东无名高地,击退敌20余次进攻、歼敌200余人。危急时刻,子弹打光、身体负伤的副班长倪祥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该班“坚守二二二点九高地一级英雄班”称号,记集体特等功,追授倪祥明“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革命战争年代,三营总是争做主力、争抢主攻、争打头阵,“红军长征最先到、八路出师最先捷、挺进东北最艰苦、首战美军歼最多”是他们挺膺担当的生动写照。可以说,只要有强敌、有危险、有困难的地方,就会有三营官兵的身影。
阔步新时代,三营党委赓续传承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优良传统,注重引导官兵始终保持奋斗担当的干劲,引导官兵敢挑重担、敢争第一,敢于超越,叫响“三营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三营”。
战士于程曾是无线电领域的行家里手,2015年在集团军装甲无线电考评中被评为“特级手”。2018年,由于连队人员流动大,某型导弹班班长岗位出现空缺,已在通信岗位深耕数年的无线电“大拿”于程主动请缨,调整到该岗位任职。
面对新挑战,于程带领班组成员一头扎进训练场,一边向专业尖子虚心请教,学习武器技战术性能,一边又担任教练员,组织人员逐课目、逐专业研练,班级很快形成了“判、占、防、协、打”一套装备操作方法,有效提升了目标毁伤率。2020年,连队弹药运输班班长空缺,一时没有合适人选,导弹班长于程再次主动请缨,成为弹药运输班班长,率领全班在演习中多次圆满完成任务。于程多次转岗,岗岗过硬,成为名副其实的“战场多面手”。
无论是广阔沙场砺本领,还是万里出征为和平,三营官兵都敢于面对恶劣环境,敢于突破生理极限,敢于经受生死考验,坚决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体现了“除了胜利无所求,为了胜利无所惜”的营队精神。
2023年10月,天津英雄红九连建连90周年连庆,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开展连庆活动,图为红军连队主官在战旗上进行签字(南战胜摄)
2023年9月,马里境内武装冲突再度爆发,各地马里政府军和联合国营区不断遭到武装组织袭击。
9月8日清晨,4辆汽车相继驶过三营某连战士周忠皓的哨位,向马里政府军营区方向前进。一年来的执勤经验告诉他,这4辆车并不简单,他迅速将情况上报分队作战值班室。
话音刚落,距哨位700米地域传来了爆炸的轰鸣声,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紧随而来的是另外3声爆炸声,冲击波裹挟着碎石打在北门哨兵的脸上,营区内的官兵明显感到地面在震动。
面对危机,周忠皓临危不惧,立刻拉响警报,并向大队长报告:“我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就让我留在哨位上吧。”他荷枪实弹,时刻坚守战位,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作为哨兵,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守护好营区内官兵和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
驻守在加奥超营北门的官兵迅速进入掩体随时待命,郝营长迅速指挥分队启动战斗预案,应急分队长李志远带领班长徐兆金、郭志凯快速抵达观察位置,指挥官兵封堵营门、占领射击阵地,确保营区内部安全,仅用时2分29秒便完成一切战斗准备,比联合国规定的时间快了一倍多。
马军营区内传来持续不断的枪声,从无人机回传的画面中不时看到外军中弹的景象。不久后,数架直升机从北门哨位头顶呼啸而过,向距离哨位一百米开外一处杂草丛生的地带进行射击。看着愈发严峻的形势,官兵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顶着饥饿、冒着烈日,他们紧张地观察外部动态,做好随时应对险情的准备。
11时46分,直到外围战斗平息,危机解除,鏖战在战位上的官兵才陆续返回。出乎意料的是,20分钟后潜藏的武装人员再次对马军发动袭击。刚返回营区的官兵又再次出动,向着硝烟弥漫的方向冲去。
顶着枪林弹雨,三营坚守近9小时,直至特情解除,为身后的千余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更好执行维和任务,官兵还争相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原来战车在车场整齐停放,后来全部依托有利地形分散配置;原来武器弹药中队集中看管,后来分至班排管理,装具更是时刻穿戴整齐。
理想信念是顶天的脊梁骨,职责使命是立地的压舱石,灵魂深处一旦植入使命、担当,就会迸发血性、焕发光彩。在16个月的维和任务中,每次面对危险任务,三营官兵都不畏生死、一往无前,累计完成警戒执勤11000余小时,巡逻8366公里,武装护卫105次,处置重大特情5次,受到联合国总部军事厅高度赞扬,展示了新时代大国军人的使命担当。
在这里,关于担当的故事有太多,每个故事都令人热血澎湃。
2024年,三营奉命参加某多国维和演习,作为北部战区陆军首支参加此系列演习的任务分队,面对任务重、课目多、时间紧等挑战,官兵叫响挑战“不可能”,拿出“百战百胜”的精气神,争分夺秒、精细组训。演兵场上,官兵奋力拼搏,得到了多国教练团“中国分队的表现最为出色”的高度评价。
2024年8月,三营奔赴科尔沁草原腹地组织全员全装、全流程营连战术考核,正逢当地连日暴雨,全营官兵顶着暴雨、踩着泥泞,昼夜连续鏖战,检验多项战法,圆满完成任务。
“除了胜利无所求,为了胜利无所惜……”冬日,朝阳初升,伴随嘹亮的口号声,三营官兵大步迈向训练场,继续向着下一个胜利目标前行。
作者:赵汉琪 陶 李 陈浩煜 梁 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