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铭记 | 你听,那是历史的潮汐声吗?

政务   2024-11-05 18:50   福建  



“这‘老破小’是我们以前的单位?”“‘备战备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永安监狱组织的“铭记峥嵘岁月·传承先辈精神”活动中,新老民警站在先辈们曾经奋斗过的遗址前,历史的潮汐声仿佛在耳边回响。现在就跟随他们一同走进曾经的泰宁劳改独立大队,重温那段被历史风尘掩盖后仍旧熠熠生辉的激情岁月。


残垣断壁,诉说往昔光辉


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一批批功勋卓著的战将脱下戎装,垦荒造田、开山筑路、挖渠建坝,投身改造罪犯的漫长历程。

泰宁朱口劳改农场、泰宁弋口劳改农场、上海闽北农场……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背后,是老一辈监狱人民警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缩影。





据史料记载,1952年,泰宁县公安局在泰宁朱口创办泰宁县劳改农场。1958年,上海监狱系统响应党的号召,为了上海而远离上海,扎根域外开基创业,南下福建省,在将乐、泰宁两县之间建立上海市闽北劳教农场,收管收教几千名劳教人员。

1962年2月28日,上海设在泰宁弋口的劳教农场撤销,将场址、土地、固定资产一并移交福建公安。同日,泰宁弋口劳动教养农场正式成立,初期收押劳教人员,1964年开始收押劳改犯。1969年12月,泰宁弋口劳动教养农场移交给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管理,时称农二师十一团四营(泰宁劳改独立大队前身),营部在原朱口劳改农场梅桥分场部,下辖五个连(中队),并在兵团“立足于打仗”的指导思想下,保留为收押罪犯的农场。泰宁劳改独立大队从接管、兴建到搬迁、撤销,前后存在了30年,先后关押劳教人员、普通刑事犯、反革命犯等。1982年,泰宁劳改独立大队正式撤销。


一身藏蓝,不畏艰难险阻


“这条小路真的好熟悉。”永安监狱四级高级警长刘素洪的父亲曾是泰宁劳改独立大队的民警,在很小的时候,她便跟随父亲在这里生活,“这儿是我们当时住的房子,旁边的房子是仓库,监房的位置在那头。”

据史料记载,当时周边几个村子都还是荒山荒地,农场成立后,前辈们响应党的号召,开荒种粮、挖山开路、兴建水利,大马絮水坝便是在那个时候兴建的。“听老一辈说,那个时候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全靠人挖肩扛,当时先辈们专门带领整个中队犯人从早忙到晚进行修建,听说在水坝建到一半时,突然下起暴雨,洪水很快就将水坝的基建全部冲毁。”站在大马絮水坝旧址旁,刘素洪感慨万千。





在寻迹中,往事渐渐涌上心头。“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们一家人随父亲来时,行李只有几件破衣服,路上转车就要3天的时间。当时,父亲一心都扑在工作上,每天带着罪犯开荒种田,我根本不理解父亲的选择,但等我穿上这身警服,才真正感悟‘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深刻含义,明白父亲当年的选择。”这一身藏蓝,不仅是父辈们一生荣耀,更是我们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精神的传承。


扎根黄土,续写崭新篇章


为信仰前仆后继,为荣誉披荆斩棘。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老一辈监狱人民警察始终无怨无悔,始终坚韧。

“山高林密的荒山野岭天气变幻莫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靠着锄头、铁锹和几辆独轮车,开荒和兴建大马絮水坝。”“那时最危险的还数沼泽地,一旦下去无法挪动身体,当时我们就通过砍伐周边杂草树木铺路,边铺边走。”面对种种困难,农场几届领导班子以及老一辈监狱民警充分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分阶段分步骤采取措施,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许多老同志扎根黄土一干就是几十年,也正是老一辈监狱人民警察的坚韧与担当,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福建监狱优良传统。







沧海横流,岁月更迭。站在泰宁劳改独立大队办公大楼旧址前,民警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潮汐声,那是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辉岁月。历史的痕迹给他们内心的震撼是巨大的,当初先辈们背井离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一件又一件的丰功伟绩,后来他们又扎根黄土、默默坚守,用青春和汗水为监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不可忘却,精神必须传承。作为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我们不仅要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铭记那些为监狱事业默默奉献的前辈们,更要将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不断创新监狱工作理念和方法,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续写监狱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

作者|

永安监狱

钟枨








人生海海,“阮”再起航!

传承在高墙 | 笔尖与色彩绘就的蜕变与希望

一段破碎十年的友情修复了

阳光闽狱
发出福建监狱声音,讲好福建监狱故事,传播现代刑罚执行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