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历史的地标 精神的坐标
文 | 李建文、鲁泰来
深秋时节,鸭绿江畔细雨绵绵,丹东浪头机场愈显肃穆。
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从这里起飞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取得首战首胜,铸就了“空中拼刺刀”的战斗精神,书写了“一年成军、三年成名”的传奇故事。
丹东浪头机场,“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的最后一站——北部战区空军某旅官兵整齐肃立,在这里追忆人民空军的胜战荣光。
浪头机场的励志园内,一架参与过当年战斗的米格-15战机正安静陈列。
在“坐进老座舱,话说新使命”活动中,飞行员聂礼微迈进座舱,触摸着操纵杆,感到自己仿佛“与英雄先辈精神相连”。那一刻,奋飞的身影跨越时空,在相同的历史地标悄然重叠。
“我们身上流淌着英雄的血脉,必须传承发扬先辈们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钻研到底的学习劲头,努力锻造新时代的空中尖刀!”聂礼微告诉记者,前几年该旅改装新战机,作为教员的他担起了先行先训的重任。为尽快完成能力储备,他把学习当战斗,拿出“空中拼刺刀”的精神与各项知识点“死磕”,率先掌握新机型技术原理和飞行要领。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不同的红色地标上,记者一次次见证着和聂礼微一样的空军官兵,从历史中获得感悟,在历史中汲取力量。
今年是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放飞蓝天之梦、着手培养航空力量的100周年。为了纪念这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探寻高飞远航的历史根脉,空军贯穿全年开展了“空军红色地标巡礼”教育活动——通过聚焦人民空军筹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12处红色地标,深入挖掘地标背后的战史故事、精神传承,探寻英雄传人的成长足迹、胜战密码,让广大空军官兵追寻胜利航迹,接续奋飞一流。
12处红色地标,12个精神坐标。祖国大江南北,处处燃烧起“奔腾的地火”。
东北老航校旧址、新疆航空队纪念馆、抗美援朝起飞地、“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杜凤瑞中队”荣誉室、“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空军试验靶场“地窝子”、空降兵伞塔、八一飞行表演队观礼台、遵义市新舟小学、空军飞行人员英烈墙、首次击落U-2侦察机阵地纪念碑——
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大地屹立,一段段耳熟能详的英模事迹被时光定格,一个个鲜红的名字镌刻下坚定信仰。
12处红色地标,宛若凝固的历史。
不同地标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了一部穿越时间、跨越空间的革命史书。而其中承载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正是人民空军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近年来,许许多多英雄传人正在自觉守护、发掘、提炼这些地标蕴藏的精神瑰宝。他们通过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精神谱系等方式,持续以实际行动强固制胜之本,努力传承红色地标的历史血脉。
守住根和魂,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如今,借助这场持续开展的教育活动,红色地标的精神力量正在向更深更远处扩散辐射。这份力量,也将融入新时代空军官兵奋进超越的身影里、日夜守望的眼神中。
特稿
探寻人民空军红色地标——
奋飞在先辈的眺望中
文 | 李建文、张 雷、鲁泰来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官兵上阵地开展仪式教育。马 冰摄
根植记忆
每一次回望都是精神洗礼
如何让历史根植于心中?这个问题,是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官兵一直都在关注思考的课题。
前段时间,该基地刚刚为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完成重新布展。
新疆航空队是我党领导创建的第一支航空人才队伍,也是党为缔造人民空军播下的一粒红色种子。它的出现,对人民空军的孕育、发展与壮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该基地宣传处邓干事在调研中发现:尽管纪念馆展陈丰富,但一些官兵对历史并不感兴趣,记忆也不清晰。这让他意识到,发掘梳理红色资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历史“活”起来。
“今天,我们从源头说起,从‘沿着电线杆子走’的红色精神讲起……”今年10月,在该基地举行的“神鹰朗读者”红色教育现场,邓干事以访谈方式展开了与官兵的交流。
“沿着电线杆子走”——这是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茫茫戈壁滩上一路西进的情景。经过长征的艰苦跋涉,红军战士们把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融入血脉。
邓干事的讲述,点燃了现场的氛围。有官兵感慨,他们也经历过向西移防,感受过“打起背包就出发”,虽然执行的任务不同,但忠诚品格和过硬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只有唤起来自心底的共鸣,才会让历史记忆变得鲜活。”邓干事说,依托“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他们探索开展了现地感悟式、沉浸体验式、故事启发式、热点辨析式教育,抓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将红色资源融入理论学习、教育课堂、文化活动与战备动员。
“越来越多官兵与红色历史建立起‘心灵链接’,找到了自己前行的航标。”邓干事告诉记者。
该如何运用红色地标铸魂固本?空军某基地官兵同样一直在探索。
60多年前,老一辈靶场官兵初到戈壁,面对人无处安身、物资无处储存的恶劣环境,他们白天在地上定点,晚上在地下计算,不分昼夜地建设靶场,并在这片不毛之地建起了“地窝子”——
房体半埋在地下,四面由石头垒成,顶部覆着草席。走进“地窝子”,沿阶而下,刺鼻的机油味迎面扑来,狭小的空间内没水没电,只有一盏马灯用来照亮。
今年7月,茫茫戈壁深处,该基地迎来一批新干部。而他们给新干部的任职第一课,就设在试验靶场的“地窝子”。
“工作环境如此简陋,老靶场人却从未放慢钻研的脚步。”先辈们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攻克理论难题、填补技术空白,最终建成这座综合性试验靶场。聆听那段筚路蓝缕的岁月,一名新干部深受感动:“这一刻,我仿佛亲眼看到那些前辈的身影。忠诚报国、自主创新、科学务实、艰苦奋斗的‘大漠神箭精神’突然变得具体起来。”
“对于红色地标,我们必须搞清楚它从哪里来、内涵如何、作用多大,才能真正从中汲取到精神财富。”该基地领导说,为了引导官兵常思常悟革命精神,他们将立根固本作为长期工程,每年都会组织参观“地窝子”、共育“英雄树”等活动,努力让官兵铭记老靶场人战风斗雪、白手起家的革命精神。
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前几年,基地工程师邓建平在研发某系统时遭遇瓶颈,忍不住打起“退堂鼓”。但一次重走“地窝子”的教育活动,给了他新的触动。
1960年,靶场官兵为解决饮水难题,在“地窝子”旁挖了一口直径5米、深8米的“干井”用来储水。戈壁滩上的碱水苦涩无比,先辈们却以苦为乐,将其称作“甜水井”。
“靶场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但在科研中闻战则喜、向难攻坚的精神不能变。”古井无声,却让邓建平的心绪长久激荡、难以平静。他重新燃起斗志,决定坚持探索下去。
经过几年努力,邓建平愈发体会到为战而研的“甘甜”。他走南闯北、调研攻关,根据部队所需,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该系统也赢得了一线官兵广泛认可。
赓续血脉
每一次冲锋都在向英雄看齐
空军航空兵某旅“杜凤瑞中队”,一场对抗空战竞赛考核举办在即。研究室内,飞行员正紧张地讨论着飞行方案。
这次对抗,需要与异型机进行较量。由于和对手机型存在代差,他们取胜的难度极大。
“难,就可以不打吗?战争可不会给我们选择对手的机会。”飞行员董巍率先站出来。“当年,杜凤瑞面对敌人的先进战机连死都不怕,今天我们也不能退缩!”
在董巍带动下,官兵们鼓足了劲寻找“以弱胜强”的破解之策。
那天,对抗开始,董巍机组凭借果决大胆的战斗作风和多变灵活的战法,连续数次规避对方攻击,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成功“击落”对手。
记者问,这份永不服输的精气神从何而来?董巍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们的每一次冲锋,都在向英雄看齐。”
1958年10月10日,6架敌机窜至福建龙田上空,杜凤瑞驾机升空迎战。为掩护战友,他单机冲入敌机群,击落两架敌机后壮烈牺牲。
头戴飞行帽、手提飞行包,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每次看见矗立在“杜凤瑞中队”荣誉室前的这座雕像,飞行员韩文曦心中总是激荡不已。
“对英雄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争做英雄、成为英雄。”该旅领导告诉记者,每次执行任务前,他们都会组织官兵在杜凤瑞雕像前举行出征仪式,喊出“人人都是杜凤瑞”的响亮誓言。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英雄一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奔赴前线。”韩文曦说。
一次任务,韩文曦所在机组突然接到紧急升空命令,机场上空及目标空域已是阴云密布、雷声滚滚。天气条件恶劣,起飞风险很大,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
那天,韩文曦和战友驾驶战机直刺目标空域。最后,他们凭借果敢的战斗作风和过硬的军事素质,顺利完成任务。
与韩文曦相似,在“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官兵心中,同样有支撑他们、鼓舞他们的精神图腾——
那年,战士许正兵申请来到甘巴拉。由于高原反应强烈,战友要送他下山,他双手紧紧抓住床沿,流着泪说:“当甘巴拉人非过这一关不可,扛过去就没事了。”然而第二天,许正兵因为高原肺水肿,再也没有醒来。
2016年4月,战士申董初来到甘巴拉,成为这个英雄集体的一员。参观荣誉室时,那张黑白相片牵引住他的目光:许正兵,18岁,贵州遵义人。
“他是我的老乡,我听说过他的故事。”痛惜之余,申董初也坚定了信念,“许正兵的标杆立在前头,作为甘巴拉的兵,我决不能给集体抹黑!”
“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坚守在你的战位上。”翻冰川、越达坂、登高山、穿河谷……自那以后,每一次遇到危险与考验,申董初都会咬着牙提醒自己,扛过去才算甘巴拉人。如今,他已熟练掌握10余种车辆的操作维护,成长为当之无愧的“技术专家”。
从父子接力守高原的龙扶国与龙兵,到两代人奉献终身的张在安与王胜全,再到名字相同、使命也相同的两个张建……甘巴拉雷达站里,动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而那一个个坚守在战位上的官兵,正是“甘巴拉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每名官兵都在努力追赶自己的英雄。我们今天的奋斗足迹,也将成为后来人心中的传奇。”甘巴拉雷达站指导员说。
守正创新
每一次开拓都是传统接力
9月下旬,恰逢空军授予夏北浩“机械师尖兵”荣誉称号60周年,“空军红色地标巡礼”主题活动也来到了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
走进荣誉室,夏北浩提出的“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几行大字正镌刻于墙上。“三负责”精神,也是空军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队官兵还记得那年,部队换装新机型,他们沿袭已久的保障方式也受到质疑。“新机性能更先进,维护也更智能,为什么准备时间却更长了?”这个问题,让官兵们费解。甚至有人感慨,“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已经“落伍”了。
“不同机型的准备流程虽然不同,但‘三负责’的精神不会过时。”中队长始终相信,只要根植于时代和实践的沃土,他们一定能让红色传统重新焕发活力。
联想到“夏北浩检查法”也是在任务中经历了数次迭代才诞生,中队长当即号召大家集思广益,改进现有保障方式。
于是,官兵们纷纷行动起来——从清晨到深夜,从机翼下到餐桌旁,每个人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创新研究中。最终,他们将准备时间大幅缩短。经验交流会上,中队官兵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改进做法,受到战友连连称赞。
“战机越智能,越需要匹配智慧的大脑。”中队官兵深知,随着战机加速迭代,“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战场上的关键词,他们向战奔跑的速度必须更快。近年来,该中队已研制完成5种保障系统,集智攻关出19项做法,均被空军推广。
“红色精神中蕴含的制胜机理,既是过去战场取胜的密钥,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法宝。”对于这一点,“千里眼雷达站”官兵感触颇深,“我们希望能更好地挖掘历史中‘属于未来的东西’。”
1962年,该雷达站曾编织天网指引导弹划破长空,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击落,书写了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的空战传奇。
60多年前,第一代雷达兵通过情报直报用户、“比高法”等技术革新,携手地空导弹部队连战连捷;60多年后,新时代雷达官兵瞄准联合战场、深化体系练兵,在与兄弟部队的常态协同训练中,不断拓宽“千里眼”的战场视野,在创新中孕育制胜先机。
那次比武考核,为了最大限度缩短装备撤收时间,该站机动分队指挥员按照操作规程反复训练,使出浑身解数,仍未达到预期。
“能否在短距离机动中简化撤收流程?”有了这个念头后,这名指挥员立即与雷达工程师展开论证,并联系厂家多个部门共同研讨。在验证安全性和可行性后,他们成功打破规程限制,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在考核中摘得桂冠。
中原腹地,空降兵某旅。一座巍峨矗立的伞塔,见证了一支部队的能力跃升。
这里,被誉为空降兵的“摇篮”。组建初期,该旅空降兵前辈在装备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从这里迈出了“从天而降”的第一步。仅经过11天训练,就有62名官兵实现首跳——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让他们留下了“第一敢争、红旗敢扛、危险敢上、重担敢挑”的优良传统。
“今天,空降兵的职责使命进一步拓展,还有更多专业领域等待着我们‘起跳’。”该旅梁连长时常引导身边战友,牢固树立“一专多能”观念,最少要精通两种以上主战武器。而他自己也在掌握本专业技能之余,主动寻求突破,利用集训等时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到练兵实践中,成功开创某作战模式先河。
传承不是守住炉灰,而是传递火炬。
随着各种高科技训练器材相继配发,训练足迹也拓展至祖国大江南北,该旅官兵正在从“一个人、一具伞、一杆枪”的“空中步兵”转型为“空中飞行军”。一个个红色地标同样在见证着,新时代空军官兵的脚步越来越坚定,道路越走越宽阔。
▽本文刊于11月13日《解放军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