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下肠梗阻导管置管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肠梗阻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十分常见的急腹症;患者起病急,症状重,需要及时对症处理,缓解病人的病情,同时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那么什么是肠梗阻?它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又有哪些治疗手段呢?
简单讲肠梗阻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内通过受阻,而引起梗阻段肠管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而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造成肠壁循环障碍从而发生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致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的一种常见急腹症。
一、肠梗阻按发病原因分为三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诱因有老年人因便秘储留在肠管内的粪石阻塞,肠道的良恶性肿瘤(比如结直肠癌)引发的肠管狭窄,还有肠道的扭转,腹内疝,肠套叠及其他系统肿瘤的压迫等等;
2.动力性肠梗阻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发肠功能麻痹或痉挛,以至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造成的,没有器质性肠腔狭窄。
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血栓或癌栓阻塞使肠壁血运障碍,肠壁麻痹或缺血坏死引发的,比较常见的有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主干及所属分支的栓塞、阻塞等。
3.超声检查(略)
1.药物保守治疗:有生长抑素类药物如奥曲肽,糖皮质激素等;
2.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先插胃管行胃肠减压,后开刀治疗;
3.介入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发展,介入治疗也成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较为普遍的是经鼻肠梗阻导管、经肛肠梗阻导管及支架的置入等手段。
经鼻肠梗阻导管是在传统胃管置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胃管置入是从鼻腔插入至胃腔内,外接负压引流,对一些高位肠梗阻效果较好,但对低位肠梗阻效果欠佳,肠梗阻导管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长度有三米,经鼻腔、口腔、食道、胃腔通过幽门管、十二指肠再通过屈氏韧带到空肠、回肠并置入尽量远的位置,通过水囊相对固定,外接负压引流,并且肠梗阻导管会随着肠管的蠕动更加深入较远的肠管内,直至梗阻缓解再将其拔出;此方法既可治疗肠梗阻,又可为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的肠梗阻做好术前准备,也可治疗一些手术术后合并症导致的肠梗阻。
步骤如下图
同样的方法,经肛肠梗阻导管,是通过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至升结肠,此方法一般是经此减压后使用自膨式支架置入,是一种因各种原因无法手术治疗或不想造瘘(人工肛门)的患者比较好的积极治疗手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介入治疗正逐渐成为治疗肠梗阻必不可少的方式,当然介入治疗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手术治疗,当有肠坏死、穿孔、感染等情况时,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尽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本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文章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使用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科普信息,无任何商业行为。如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公众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