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吕俊逸
我,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青春岁月里如同一颗种子,扎根在知识的沃土中,用劳动的汗水浇灌着自己的梦想。从校园劳动的日常点滴,到材料专业的深入学习,再到科研报国的坚定信念,以及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锻炼,每一步都凝聚着我对劳动的热爱和追求。
校园劳动,我大学生活的第一堂必修课。步入大学,绷紧了三年的神经轻松下来,但是对于未来的迷茫仍交织在我的心头——大学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时间,但是该如何度过呢。幸而,在开学不久后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校园劳动,与同学们一起排列共享单车,整理音乐活动室,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份志愿时长,劳动的魔力也悄然显现。看着单车从杂乱无章变得井然有序,那份成就感,仿佛在告诉我劳动的真谛。那一刻,我领悟到劳动的价值,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喜悦,也明白了自己大学想要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美好的结果自然在前方。
专业学习,我用汗水浇灌知识的沃土。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我必须坚定自己的选择,付出十分的努力。我明白,新时代青年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硬核技能,才能在未来为国家做出贡献。图书馆的书海中,我汲取知识的养分;实验室的探索中,我探索科学的奥秘。这些努力,让我在专业路上稳步前行,为科研报国的理想奠定坚实基座。脑力劳动的艰辛与收获,我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深刻。
科研路上,我怀揣着报国梦想,与团队并肩作战,面对失败从不退缩。我有幸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尽管总是有困难需要面对,但是每一次调整,每一次改进,都是向目标迈进的坚实脚步,都令我感到自我在不断充实、成长。团队协作的力量,支撑着我坚定的走下去,也让我明白青年若要担当起复兴重任,不能只是一个人的优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
志愿服务,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志愿服务,与来自祖国各地学校的优秀学生交流学习;在校运会的志愿服务中,参与开幕式的入场方阵表演,看运动健儿们水挥洒田径场上,与运动再“相识”……在志愿服务当中,我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实践,我用脚步丈量社会,用行动丰富自我。我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母校回访,我传递个人经验,帮助学弟学妹更多地了解到大学生活;担当老师,家教的经历让我再邂逅中学时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苦赚到的第一桶金更是让我感悟父母之不易。这些经历让我看到个人发展的无限可能,也清晰了自己的生涯规划和人生方向。
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精神的磨砺和成长。在劳动中,我们创造了生活,实现了自我,为国家的繁荣贡献了力量。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是我前行的动力,是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回首过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力量,它使我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塑造了如今的我;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新时代劳动精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我将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图文来源 | 吕俊逸
图文编辑 | 材料学院成长中心
审核 | 李寅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