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同行 | 机电工程学院:服务青岛新型工业化愿景,打造产学研融合“新生态”

教育   2024-11-23 16:31   山东  


编者按: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赋予学校的重要使命。今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10周年,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入驻青岛校区20周年。在青办学以来,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双轮驱动”,主动融入城市发展改革大局,全面参与青岛重大战略实施,为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作出积极贡献,谱写了学校与青岛“双向奔赴”、共生共荣的美好篇章。

为进一步深化校城融合,激发学校发展动能,我们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与青同行”,聚焦学校在发展布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辐射、新校区建设等方面主动融入青岛、服务新区的重要举措和突出成效,凝练总结学校与青岛双向赋能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校城融合的新路径。



2024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海洋装备等产业链规模不断扩容,这是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进青岛高端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
机电工程学院紧扣青岛发展脉搏,深耕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领域,依托石油机械、海洋装备、智能制造方向的学科优势,积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聚焦科技进步、成果转化、人才支撑、建言献策、社会民生和合作共建六大核心领域,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打造“科技链赋能技术链、技术链驱动人才链”的创新生态体系,助力青岛高端装备产业迭代升级,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助力青岛高端制造业新发展


“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学院依托学校临海地理优势,根据国家“强化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指示,联合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四家公司企业共建。2021年12月,该实验室正式纳入“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服务青岛经略海洋战略的重要科研平台。该中心致力于海洋装备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在海底钻井系统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心研发的海底钻井系统核心装备——永磁直驱电动钻具有转速低、扭矩大的优势,将该设备布放到海床后,通过连续管与其连接提供电力,驱动电机、钻头向深地掘进。该技术不仅显著降低能源消耗,还减少了海洋环境变化对作业的影响,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平发介绍。目前,中心已承担“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经济化开发装备”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0余项核心装备关键设计制造先进技术应用于企业实践,涵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勘探等领域,相关技术成果已在青岛实现了产业化落地。

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理事会、技术委员会会议暨共建签约仪式
“海洋油气高端装备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要加快海洋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推动海洋强国战略和青岛市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做出贡献。”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在调研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时高度评价其原创性科技成果。他强调,青岛市各部门要加强与中心的工作对接,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助力青岛市在海洋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副市长耿涛调研海洋物探及
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学院紧密结合青岛市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推动科研创新成果的落地与应用。青岛维康中油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李伟教授团队研发的电磁无损检测仪已帮助公司创造了2010万销售额和224万税收。”该检测仪器攻克了海洋装备结构缺陷高效检测等难题,研究成果已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等机械工程领域权威期刊上。李伟教授团队成员介绍:“我们研发的电磁无损检测仪可穿透附着物厚度10mm,无需去除表面涂层,减少了表面清理时间,具有智能判定和深度量化功能,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该检测器已经在青岛海工基地全球首个万吨级半潜平台以及省内多个平台开展无损检测工作,极大节约了检查工时,保障了多个重要项目高效完成。此外,李伟教授也凭借其助力青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多项研究成果,荣获青岛市拔尖人才称号。

海洋装备无人化智能检测技术应用于
陵水1号青岛海工基地建造阶段检测

李伟(中)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



人才培养与民生优先
增添青岛可持续发展新活力


学院紧密对接青岛高端装备产业链,积极响应青岛发展需求,在以人才培养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实施定向人才培养项目,积极与青岛各大企业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机制。
学院每年承办“名企优岗行业直聘”高端装备制造及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主动谋划邀约包括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等近30家山东省工业百强、青岛市百强企业到场招聘。学院于2022年入选青岛西海岸新区校企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基地,同年毕业生留青比例相比2020年提高了7.26%。
海尔智家华北大区一流人才负责人王欣高度评价该人才培养基地:“机电工程学院打造的校企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基地既为准毕业生提供近距离接触青岛企业的机会,又为我们海尔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青岛西海岸新区校企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基地

据统计,机电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生中留鲁工作人数27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39.01%,留青185人,占毕业生26.73%。截至目前,累计输送到海信集团、海尔集团、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本硕博毕业生500余人,为青岛市在智能制造、海洋科技、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领域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为青岛市实现优化行业拔尖人才布局工作赋能。

“石大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作为学院与青岛企业合作的典范,一直致力于培养适应青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海信宽带公司制造中心副总经理钟鸣表示:“石大海信卓越班为我们公司输入了许多高素质毕业生,非常契合我们对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2024年,教育部公布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优秀案例名单,机电工程学院承担的“石大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项目在全国2万余项校企合作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案例,成为全国校企合作新样板。

对此,学院副院长徐长航表示:“海信班的成立,是学院与海信集团深度合作的结果。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能够接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能通过参与海信集团的实际项目,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借鉴海信班模式,我们与芯恩国际、卡特彼勒、歌尔声学等知名企业进一步开展了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与学术界的互动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石大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
项目获教育部就业育人优秀案例

石大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开班留影

石大歌尔卓越工程师班集训营




人才引育与智汇青岛
共铸经济建设智慧新高地


学院充分依托国家、省级、市级重大人才计划和项目,持续扩大科技创新主体规模,构建了“学科—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并积极实施创新交叉团队培育计划,将科技、人才、创新有机连接,推动了创新链与人才链的有效贯通。

为共铸青岛经济建设智慧新高地,学院全面推进招才引智工作。2024年,学院多次赴德国、丹麦、英国等国进行人才引进宣讲,并在国内重点高校进行了30余场招聘宣讲,成功引进22位青年才俊。近日,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后余相、师长2名青年教师关于服务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获202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正在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蔡宝平教授带领团队原创了海洋石油水下井控装备机械系统完整性设计与控制系统韧性设计理论及方法,研发了水下防喷器组及其控制系统。这一研究成果是我国石油钻采和海洋工程装备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海洋工程水下关键设备的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蔡宝平教授团队发表的海洋石油
水下装备主题专著与论文

除了海洋工程水下关键设备的研发,学院在油汽开采管道设备方面也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青年教师杜洋副教授的专利《一种基于等效载荷的抗爆管道壁厚的计算方法》已以许可方式进行转化。团队研究人员介绍:“本专利设计管道满足抗爆性能的同时具有更合适的壁厚,并且该方法实施方便、迅速,对人员专业程度要求低,所以有更好的经济性。”杜洋副教授也凭借其多项研究成果入选青岛市第十四届青年科技奖和2024年度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刘永红教授(中)获聘青岛西海岸新区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咨询顾问

省政协委员刘永红教授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咨询顾问,持续关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在政协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建言献策,其《关于助推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 实现新旧动能转化的建议》获评“山东省优秀政协提案”。他在青岛市议政建言座谈会上针对青岛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出:“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与评价机制,积极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民营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多年来,学院师生通过咨询服务、学术交流、参政议政等多种形式为青岛制造业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的全力支持下,机电工程学院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秉持‘相融’到‘深融’的发展理念,聚焦高端制造业的特色方向,坚持‘融入青岛、服务青岛、贡献青岛’,继续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蔡宝平表示。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文字:庄晶云

编辑:魏天星

责任编辑:徐明权

往期回顾:

揭晓!石大研究生的最高学术荣誉!

小油瓶说过,“一定会的!”
在石大,点亮中巴能源科教合作的火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