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
为了将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为地球“护肤”
他创新发明了
“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创制腐植酸环境材料”技术
为了煤清洁高效气化与全资源高值化利用
他最先提出
基于化学族组成的煤化学新研究体系
为该领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
他发自内心的喜欢科研
想要为国家做点事儿
他就是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
田原宇教授
11月23日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将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
授予田原宇教授
今天,大家就跟着小编
一起走进田原宇教授的故事吧
变废为宝 为地球“护肤”
1990年,田原宇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炼制系的石油加工专业
刚上大学,他便热衷于科研创新
除了专业课的学习
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实验室做实验
求学期间的理论积累和科研实践
也为日后田原宇在煤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
取得重要科研成果打牢了基础
21世纪初,生物质热解液化研究领域
普遍存在液收率低、
油中带灰和高含水等世界难题
当时,刚博士毕业不久的田原宇
对煤的热解很有心得
“是否可以将热解的对象
换到一般的生物质上去?”
带着这个疑问
田原宇查阅了大量文献、前往现场考察
经过不懈地努力他最终研究发明出
生物质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
快速热解工艺和装备技术
来解决这个难题
经过团队的努力
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2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
于2012年在东营市广饶县建成
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多年连续稳定经济运行
此装置解决了影响生物质热解中
油中带灰、产品高含水、油气结焦堵塞
和半焦载体异重返料等
影响工业放大和长周期运行的十大难题
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田原宇团队近20年来负责研究的
“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
创制腐植酸环境材料及其应用”项目
能够同时降服“退化土壤如何修复”
和“农林废弃物如何高效利用”两只“拦路虎”
变废为宝,为地球“护肤”
该项目以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并成功工业化应用的贡献
于202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8件,其中美国专利7件
涵盖工艺、核心装备和腐植酸环境材料
形成核心专利保护池
项目系列产品已在山东、吉林和甘肃等
20多个省市示范和推广应用
近三年仅其中二家企业
就新增产值3.95亿元、增收节支38.3亿元以上
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田原宇教授在试验田测产验收
清洁高效气化 创造“煤”好未来
在太原理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
面对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条件
和煤炭单位热值价格不到
石油和天然气1/6的能源价
田原宇毅然选择了
当时少有人触碰的煤化工研究方向
他说
“国家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
怀揣着这样的信念
田原宇借鉴此前学习和工作中
丰富的重质油研究经验
对煤结构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
田原宇认为煤炭并不一定是“肮脏的能源”
能源“洁净”与否
必须与利用技术联系在一起
经过多重设计和改进
田原宇带领低碳能源团队开发出了
适于利用中高挥发分烟煤和褐煤等
中低级煤的分级热解气化技术
在将煤气化科研成果应用转化过程中他发现
当时广为应用的流化床气化技术
和应用广泛的气流床气化技术
均未能实现清洁高效气化与全资源化利用
能不能把二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
实现优势互补?
带着这样的思索
田原宇原创提出“分区气化”理念
发明了复合提升管分区气化炉装备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容易气化的煤
先在提升管循环流化床里进行气化,
将难气化的飞灰在高气流床进行气化。”
田原宇教授的团队以此工艺发明的装备
首次按照第二代流化床气化
和第三代气流床气化结构耦合的理念
将自行研发的内循环阶梯流化床
脉冲提升管循环流化床
和Y型旋流式气流床等
原创设备技术集成耦合
发明“0到1”变革性的
复合提升管分区气化炉技术
团队研发的复合提升管分区气化炉
已在印尼、河北、广西、山东等地
建成投产23台
同时17台气化炉已在建设和设计中
气化渣高值资源化利用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近3年新增经济效益超42亿元
该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5件(含美国专利8件)
发表SCI/EI论文87篇、出版专著3部
20多年来,田原宇始终坚持
“超前、创新、求真、为民”的思想
教书育人,砥砺创新
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未来
田原宇教授将继续带领研究团队
以端牢能源饭碗为己任
聚焦我国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难题
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
科技成果转化、后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