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智慧精华大全集

2024-09-06 00:00   广东  


易·道·儒·禅|诸子百家|传统文化



先秦诸子,主要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及兵家等思想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孙武子、韩非子、鬼谷子等。他们大多生活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特别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这一时期堪称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些思想家的言论十分精练,随便“切开”一块儿,就是一份精神大餐;随便“泡上”一瓣儿,就是一杯飘香醇厚的浓茶。

在这个文化世界里,我们可以获得心灵上的滋养,解答人生的困惑,学习做事的艺术,提升处世的修养。

首先,诸子之述是我们的人生指南,告诉我们在文化上怎样真正成长。诸子没有矫饰,而是以最朴素的方式,面对生命最初的困惑。


先以孔子为例。

孔子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比如担当意识。孔子因为与阳货长得很像,出游的时候被反对阳货的人围困,情势危急。于是,孔子跟弟子们说:“自从周文王死后, 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些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消灭这些文化,那匡人将把我怎么样呢?”由此可见,孔子以斯文自任的使命意识有多么强烈!孔子的担当意识,对后世知识分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实际上,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都负有某种传承的使命,应该像孔子一样担好自己的职责,哪怕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 从天道到人心


“儒”,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需”字,则“儒”有柔顺,兼有为人服务的意思。“儒”本指懂得丧礼、主持丧葬事务的人,贵族们也把青年子弟交给他们教育。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万世师表,正是“儒”字本源意义的体现。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帝王政绩放入“本纪”,将贵族、诸侯兴亡事迹放入“世家”,其他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放入“列传”。出身并不显赫的孔子被收入“世家”,这彰显了孔子的影响力。

孔子先世是宋国贵族。宋国人是殷商的后裔,在周朝,宋国是 前朝遗民的邦国。作为殷商后裔,孔子传承着殷商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眼光,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春秋时期的人文状况。孔子第六代祖先孔父嘉,是宋国宗室。据史料记载,孔父嘉的妻子非常漂亮,宋国的另外一个宗室华父督为了得到她,杀害了孔父嘉。孔父嘉的儿子因为畏惧华父督的势力而逃到鲁国,遂为鲁国人。本来,宋国的宗室都是“子”姓,孔父嘉的姓名应该叫作子嘉,“孔”是其字,“父”是加在字后面表示男子美称的词。孔父嘉的儿子到了鲁国之后,他的后代就以孔父嘉的字也就是“孔”字为姓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力大如虎,勇猛过人。叔梁纥的正妻施氏为他生了九个女儿, 一个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字伯尼),即孔子同父异母的哥哥。叔梁纥娶孔子母亲颜氏时已年过花甲,在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就死了。为了赡养寡母, 年少的孔子做过很多工作, 放过牛羊, 管过钱粮。但孔子没有认命, 他以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为人生目标,创办了历史上第一家私塾。

鲁国是制礼作乐、建立西周礼乐制度的周公的封国。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保存了较为完备的西周礼乐文化。作为殷商后裔,孔子选择了用恢复周礼的方式来表达对春秋时期政治文化的不满。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喜好《周易》,编订《春秋》,讲论 《诗经》《尚书》与《礼记》, 其他学派或多或少都与他有联系。他曾经向老子求教,受到墨子激烈的嘲讽和庄子善意的调侃。孔子的思想,大部分以他和弟子们对话的形式收录在《论语》中。孔 子的思想核心为“仁”与“礼”,即“克己复礼为仁”。另外,“忠”“恕”“义”“勇”“智”“信”等也是其理论的核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陶冶君子人格。


怎样找回你的初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一百零九次,说明它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

什么是仁?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即要替别人着想。仁者爱人,“爱”指的是什么呢?情爱?敬爱?疼爱?都是,又都不是。爱,主要指关爱,特别是对困境中的人予以同情和帮助。

简而言之,仁就是同情。

根植于仁,儒家给每一种情感关系都赋予了一个标签,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自下而上看是“孝”,自上而下看是“慈”;兄弟关系是“悌”;夫妻关系是“贞”;朋友关系是“信”;臣与君的关系是“忠”;君与民的关系是“惠”。

要想理解这一体系,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棵挂满许愿结的大树,树干就是宗族,而每个分支都代表着与宗族的不同关系,都被系上了不同的标签。这棵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标签的大树,就是儒家理想中的宗族,而由这样的大树组成的森林,就是邦国。《尚书·虞夏书·尧典》里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把自己的美德修养好,让所有的亲戚们都团结于我,对其他异姓的家族也能施加好的影响。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以我们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实现天下大同了!

说到底,儒家讲的仁,还是从自己的初心出发的。正如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公孙丑上》)看到小孩子就要掉进井里了,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会拉上一把。恻隐之心,就是人性里的善良,即人人皆有的同情心,这正是仁爱的源头。

齐宣王看到手下牵着一头牛(宰杀用以祭祀)从殿前走过,看到这头牛恐惧瑟缩的样子,于心不忍,要求手下把牛放了。手下问:“不祭祀了吗?”齐宣王想想说:“换头羊去吧!”这就是只同情眼前见到的事物而对不在场的事物缺乏想象力和同情心。真正仁心、仁爱的境界远比这高。

杜甫的茅草屋被呼啸的秋风吹破了,屋顶上的茅草也被吹跑了,南村顽劣的儿童欺负他老弱无力,当着他的面把茅草抱走,逃进竹林,喊都喊不出来。天下之大,已无他的容身之所。即便如此,他依然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这就是仁心的至高境界啊!

不是发自本心的仁,就是假仁假义,不值得提倡!孔子倡导仁,就是要召唤本心。仁爱最关键的是走心,表面化的仁,或者作秀的仁,境界都不高。庄子曾批判“至仁无亲”“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曾经层次井然地论证过自己的理解:用礼貌敬爱父母很简单,但是用真心爱父母,就难得多了。更难的是,想办法让亲人过上自己无须挂怀的日子,并且自己也能经营好自己,让亲人放心;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基础上,也要搞好天下人的生活,使天下人忘记自己的功劳。这才是最大的仁。

在《论语》里,孔子对于三个概念的讨论是很谨慎的, 一个是“命”(天命), 一个是“利”(利益), 一个是“仁”。

对于前两者,天命和利益,孔子基本不讨论,因为他不想让这两个概念成为话题,虽说他的仁,就是针对那两个概念来讲的。

孔子虽然对“仁”提到得多,却很少正面定义,因为他要保持这个概念的开放性。孔子这样做是明智的,因为儒家的仁爱观念,理论上具有原生缺陷。

儒家仁爱观念的原生缺陷是什么呢?就是对血缘关系的相对偏重,亲疏远近分得太清楚。苏东坡的爷爷习惯储藏粮食,说如果遇到灾荒,先用粮食救济姻亲,其次是乡邻,再次是同县百姓,最后才是其他人。这正是儒家的情感层次。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肝肠寸断”的故事:有人抓住了一只小猴,将其带到船上。船一直前行,母猴就一直在岸边跟行、哀号,直到用尽最后的力量跃身船上,气绝身亡。人们剖开母猴的尸体,才发现它已经“肠皆寸断”。

人类也是一样,所有的情感起点恐怕都是源自亲子之爱。天下最动人的,莫过于亲子之情。从母亲的角度讲,这种感情是排他性的,那么建立在血缘亲情上的仁爱体系也是一样。

儒家的仁爱思想,在道家“至仁”思想和墨家“兼爱”精神的质疑中发展着。虽然儒家的礼乐是基于血缘亲情的,但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唐代的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原道》)……儒家的代表人物在一步一步地克服这个概念的原生缺陷,使它具有普世价值。

除了格局上的突破,仁爱的非功利性也应该被倡导。因为在传统封闭的农业社会,仁爱有时候还隐藏着一种背后的口碑追求和交换目的。做事的时候,貌似不求回报,那是因为这人对回报深信不疑。就这么小的一个圈子,别人不予回报的话,大家的流言蜚语也会让他良心难安。其实这种仁爱是人际网络中一种功利性的存在,并非出自内心的良知。仁爱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发散型社会里,更容易消散。

现今发展仁爱思想的最大议题就是仁爱在社会人际范围中的拓展和主体道德愉悦感的号召。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仁德素养体现在你面对陌生人、面对整个社会的时候,有没有爱和关怀。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打破私情私欲的壁垒,释放心中满满的激情,把关爱无功利地施加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这才是美好世界的情感根基。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述而》)仁距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想做到仁,就能做到!

再以墨子为例。

听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便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楚国。他先用模拟的防御演习打败了公输般(鲁班)的云梯,又通过论辩驳倒了贪婪的楚王,最终打消了楚国攻打宋国的念头,将一场战争化于无形中。可是,墨子在归途中遇到大雨,想到宋国的闾巷中避一避,却遭到拒绝。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宋国,但宋国人并不知情,将他拒之门外。墨子默然挺立在雨中,这是义者的悲壮,也是义者的崇高。墨家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事业,而是继续推行着他们的和平梦想。

其次,诸子之述可以提升我们做事的艺术。

法家、纵横家、兵家的理论都是具有实践性的。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县令派下属外出公干,担心这些下属会消极怠工或者包藏私心,于是在他们外出之后,县令又派人当众召回了其中一人。没等这个人回到县衙,县令就又派人对这个人说自己没什么吩咐了,他可以继续上路。等这个人追上同伴,同伴自然问他县令吩咐了什么。这个人老老实实地说:“县令什么也没说,而且我压根就没见到县令。”其他人都不信这套说辞,认为他在撒谎,他一定是身负县令的秘密使命。所以,这次公干,大家都小心谨慎,谁也不敢犯错。


多么实用的管理艺术!


诸子之述里有我们的处世原则,让我们知道如何徜徉世间,没有负累。

庄子曾言“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个“材”字,指代人才。庄子与弟子在山中行走,看到一棵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躲过了砍伐,回到山下,又看到一只鹅由于不会鸣叫而被杀掉。弟子就糊涂了, 问 :“材与不材,都可能送命,先生将站在哪一方?”庄子告诉他:“我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事物合于一则会分崩离析,成为材则会毁灭,无用则会被欺辱,这样又怎么能有一定的状态呢!外在的环境不是我们主观能够选择或者控制的,我们无论是展示才华的一面,还是展示无能的一面,目的都是珍爱我们最宝贵的生命。有人说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其实并不尽然。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仍, 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庄子强调明哲保身。


“关键词”是我们打开先秦诸子思想世界大门的钥匙。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在这样混乱的状态下,诸子百家反复思索如何统一天下、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生活。他们为此构筑庞大的思想体系,著书立说并周游列国,从而诞生了中国思想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先秦诸子的精髓,王永教授提取了100个关键词,以点带面地给大家讲讲先秦诸子的思想、典故以及智慧,并延伸至现代生活,从古人的智慧中学习思想从而运用到日常生活、为人处世、职场竞争、人际关机等方面,让读者一起直击重点,走进先秦诸子的文化世界,领略诸子百家时代的魅力。

……目录……

孔子 从天道到人心        001

仁 怎样找回你的初心     004

礼 内心情感的合理外化     008

孝 等不起的拖延           013

智 如何区分大智慧与小聪明     017

信 失信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021

义 “讲义气”讲的是什么      025

忠 忠孝真的难两全吗         029

恕 换位思考,常说又常忘     033

敏 如何快速提高你的执行力     036

勇 君子也有讨厌的事情     039

惠 小惠利己,大惠利人     043

乐 《诗》化的人生与社会     046

好学 孔子的学习方法       050

君子 来自先哲的人格魅力     054

中庸 “中”在何处最有用      058

孟子 被历史错过又找回来的圣人   063

性善 社会现实会改变人性吗      067

良知 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      071

仁政 孟子是如何培训梁惠王的     075

义利 见利忘义一定是错的吗     079

同乐 与齐宣王谈谈绩效激励     083

知言 你的审美体现在说过的每一句话      088

养气 普通人应该如何养气       092

民本 顺民不是民本           096

好辩 如何让争辩更有道理      100

大丈夫 如何塑造完美人格      105

荀子 儒法之间的桥梁   109

性恶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吗      112

解蔽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      116

正名 荀子的逻辑学有哪些特点      120

王霸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123

礼制 在当下有哪些运用      127

《大学》  学问的境界   131

三纲 如何制订学习目标      133

八目 高效学习有哪些技巧      136

《中庸》  儒学的发展   141

中和 说话做事,如何把握分寸      143

至诚 如何面对自我      145

慎独 不要欺骗自己      149

老子 被权谋化的哲学家   153

道 为什么道是说不清的      157

反 逆潮而动的道理      161

静 如何克制躁动的欲望      165

慈 温和的爱           169

柔弱 如何“示弱”才能更强      172

知足 知足的三重益处      176

上德 标榜功德的浅薄      181

自然 自然而然的境界       185

无为 极简生活的法则      189

天下 老子笔下的诗意世界      193

庄子 心灵自由的追寻者      197

“浑沌” 为何朦胧的感觉最美妙     200

死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灵     204

齐物 人生烦恼的根源在哪里     209

坐忘 回归生命的原点     214

心斋 怎样扫除心中的杂念     218

无用 无用之用为大用     221

逍遥 如何自在地行走于世间     224

养生 寻找最适合的生活方式     228

贵真 保持内心的天真     233

守一 聚精会神的妙处     238

至仁 爱的理想境界     242

至乐 超越感官的人生     246

列子 罕为人知的通达之士     249

贵虚 从虚静中寻找真实     251

力命 命定论下的人生态度     255

无极无尽 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终极法则261

墨子 实践中的理想主义者       267

贵义 最初的江湖     271

兼爱 无差别的爱是理想还是空想     275

非攻 以辩止战,以工御攻     279

天志 后敬畏时代的“天”     282

明鬼 墨子的鬼神观     286

尚同 为什么墨家的理想没有实现     289

尚贤 能者至上的为政理念     293

节用 节约型社会的蓝本     296

非命 超越善恶的“强”     299

墨辩 建立在逻辑学基础上的论辩技巧303

韩非子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309

耕战 大秦帝国炼成记     313

刑名 业绩考察的方法     318

自利 自私的合理性     323

势 统治者的自我管理     327

术 领导者的团队管理     331

法 法家的社会管理模型     335

用人 相信人性还是相信制度     339

赏罚 如何拿捏赏与罚的尺度     344

功名 韩非子讲成功四要素     348

孤愤 智能之士的孤独与痛苦     352

孙武子 东方兵学的开创者      355

慎战 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359

庙算 胜在战前          364

攻守 一招制敌与固若金汤     370

诡道 暴力不是取胜的关键     375

任势 在局部优势中谋求全局胜利     379

自胜 有一个对手是自己     383

用间 千变万化的信息战     387

全胜 如何做到不战而屈敌之兵     391

鬼谷子 中国说服理论之祖        395

纵横 乱局中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399

捭阖 初次见面的破冰术     403

揣摩 游说之前的功课     407

飞钳 自我营销的套路     411

反应 如何获取对方的真实信息     415

忤合 怎样运用激将法与回马枪     419

其他 423

轻重 管仲是如何让齐国实现称霸的     424

五德 怎样认识邹衍的历史循环论     429

贵我 杨朱的人性学说有什么逻辑     433

并耕 农家理论为什么没有唱响     436

同异 惠施的“同异”讲的是什么     440

坚白 公孙龙是如何进行诡辩的     444

结束语 从百家争鸣到百家合作    449 


★作者简介

王永,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文科建设研究平台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散文。出版专著《金代散文研究》《唐宋古文纵论》等。在《光明日报》《民族文学研究》《现代传播》等报纸、期刊、文集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

这一次,小编没有为大家争取到福利,不过书也不贵,小编收到样书,先读了一遍,读完了,感觉不错,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甚至对于为人处世的智慧,会有一个比较完整而全面的了解...总之,是一本益书。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来一读。

[说明一下:小编读书比较快,除非遇上不拿手的知识体系,比如中医中药类的,花的时间会多些,正常而言,看完一本诸子百家类书籍(页数在500页内)通常只要一晚。还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看过了,不等于领悟到了。
一般安静看书,往往会把自己代入书中,把书中的典故投射到身边的例子上来,这个读书习惯,常常会显得好象比其他人更能记忆也更有收获。
另:关于书籍:凡是著的,比编著要有质量,为什么?
因为编著的内容都是左抄右抄,而著是作者的心血之作]
下方链接是小编找到的最优惠的价格。纯属友情分享!

小编希望能降低书价的聊天截图↓

主要是因为本书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努力,所以,同学们就看到了这篇文字。
也看到有同学在问《永乐大典》,小编发一个供同学参考,卖得贵的提成高,卖得便宜的勉强可以买一根烟,是一根,但质量应该是一样的。小编没有看,不知道哈

传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

筑牢中华民族精气神魂。

★诸子界圣贤典籍诵读会★


版权说明并致谢书:

 版权免责声明 篇图文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意在分享中华圣贤智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的版权或所有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侵权即删!

 致谢书:  本号小编感谢并致敬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阅习提示 对待古籍经典,吸其精华营养、对其不合适部分亦可加以了解,从中得到启发或警示。愿于君有益!🙏

END

欢迎阅读、分享!谢谢关注、星标!


诸子界
诸子百家典籍、优秀传统文化。(易·道·儒·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