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登陆,再对准书本上的条形码扫一扫,在景区完成一本书的借阅,整个过程只需要30秒。
这是发生在贵州织金平远古镇文旅智慧书房的一幕,也成为贵州文旅智慧书房建设发展的一个历史定格。
颜值与内涵并存——贵州首家文旅智慧书房落户织金
在2025年的第一天,来织金平远古镇游玩的秦女士一家,在旅途中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图书馆——织金文旅智慧书房。
这是贵州省图书馆在结合地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的首家公益性文旅智慧书房。在打破传统的阅读限制同时,创新服务体系,充分迎合读者现代阅读习惯,将群众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在380平米的阅读空间里,以织金“溶洞”为设计元素,共拥有纸质藏书8000册,电子藏书量达10万册,有声读物3万多集。
同时,配备文旅智慧书房智慧书墙、自助借阅机、ColReader墨水屏、智慧视听一体机等电子阅览设备,不仅打破图书馆的地域界限,更让读者用耳朵“解放”眼睛,实现“阅读自由”,也使文旅智慧书房成为文化新地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度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沉浸书香氛围的新型阅读空间。
“即便是来旅游的,只需要通过手机注册,就可实现借书、续借自由,图书馆都成了自己的大书房。”在使用自助借阅后,读者李翔宇亲身感受了让书籍“走”出来、再精准“收”回去的过程,体验到了现代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实景。
智慧化设施的应用在增强书屋吸引力的同时,也彰显了在文化建设上的前瞻性和创新胜。
在贵州首家文旅智慧书房,全省首个AI视觉盘点系统上线使用,标志着贵州省图书馆正式迈入“AI+图书馆”领域,进一步推进智能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AI视觉盘点可以使图书管理工作智能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贵州省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罗静告诉记者,书屋增设的11个智能AI摄像头,结合系统管理平台,将实现图书信息自动采集、处理及分析,完成图书的实时智能盘点、查找、导航、顺架等功能,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可视、可控、可管、可指引”。
省级图书馆资源下沉——“图书馆+”促进文旅互动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重要举措。但建好了第一家书房,有读者感受到便利,就大功告成了吗?
在贵州省图书馆馆长彭银看来,“并不是,建文旅智慧书房的意义,主要是发挥它的拓展性。”
贵州文化学者顾久以织金历史文化名人丁宝桢为题进行分享
“回顾历史名人,我们是要从他做人做事的细节上获取能量。”在书房开放当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馆原馆长、省文联原主席顾久,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讲丁宝桢》为题,分别从做人、做事、做官三个层面简析了织金历史文化名人丁宝桢的为官之道。
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开设文化讲座,这是文旅智慧书房建成后,着力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一大发力点。
“以智慧书房为起点,我们将让省级图书馆的资源下沉,联合市县级图书馆开展研学、讲座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让文化直达基层。”彭银告诉记者,智慧书房不止是一个找书、看书、借书的传统阅读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它是“活”的,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展、听讲座、做研学,与文化场馆联动,进而加强与全国各地的文旅互动。
而这样的规划,不仅为平远古镇提供了阅读资源,也为探索阅读、文化与旅游之间的新型融合找到路径。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也在不断尝试“破圈”创新。今后,在织金文旅智慧书房,还将贵州省图书馆有关旅游景区的海量数据资源作为文旅融合的底层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化空间、文化景区进行数字化构建形成数字空间,为读者、游客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和服务,达到文化、游览体验升级,服务品质提升和运营手段提效的目的。
接下来,贵州省图书馆将以智慧书房为起点,继续将阅读活动资源下沉,联合织金县图书馆举办读书分享会、音乐沙龙、手工制作、科普科创等阅读推广活动,并开启线上+线下联动,覆盖更多读者人群。同时,位于贵阳青岩古镇文昌阁的贵州第二家文旅智慧书房,也将于近期与广大市民游客见面。
来源:众望新闻
投稿邮箱:zjx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