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里,聪明,或者说高智商,往往意味着解决问题和取得成绩的能力。它可能包括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
这种理解当然是没错的,但它其实有点太狭隘了。
实际上,智力的衡量绝不是如此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我们传统所理解的「高智商」,其实只是智力的一部分,
举几个例子:
Howard Gardner 提出过一个多元智力模型。他把智力分成8个维度,分别是: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自然智力,语言智力以及视觉-空间智力。
另一个多元智力模型,是 Robert Sternberg 提出的三元模型,分别是分析智力、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分析智力指我们接受、加工、理解信息的能力;创造力指我们想出新点子和创意的能力;适应能力指我们理解环境、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不论哪种模型,他们的观点都是一致的:智力的涵盖应该是多维度的。传统的教育理念只关注对信息的加工和认知,其实是非常片面的 —— 它并不能完全预测和解释一个人在各方面能够发挥的才能。
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身上或许一直有某些得天独厚的才能,只是没有被纳入传统的衡量体系里面而已。
一旦我们跳出优绩主义的狭隘框架,用更多元的视野来看待自己,你身上的这些才能,便会熠熠生辉。
今天的文章里,我想跟你分享11种厉害而小众的能力,不妨看一看,自己符合多少条。
当然,要强调的是:类似的能力有很多,可能有几十上百种,绝不是这11种能够涵盖的。限于篇幅,今天先跟大家分享这些。希望能够帮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1. 能记住复杂的路线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你就已经比我厉害了,我是一个典型的路痴。
好了,不开玩笑。如果你的方向感非常强,能够记得复杂的路线,那么可能说明,你在这几项能力上非常突出:
你的空间想象能力很强。那么,很多需要空间想象的活动,比如绘画、摄影、手工等,你可能会更有优势。
你的观察能力很强,因为你需要观察和记住不同的景物细节,并将它们有序地排列起来。那么,你在创作小说、编剧等方面,可能会有优势。
你的海马体可能更发达。原因在于:大脑记忆和识别方向,主要依靠海马体里面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而这两种细胞跟记忆信息其实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共享同一套机制。
也就是说:如果你记方向和路线很厉害,那么可能表明,你在记忆复杂的信息上面其实同样有潜力。如果你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很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去刻意训练而已。
不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优势。
2. 做充满想象力的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许多人的梦是简单、呆板的,许多人的梦则只是日常生活的复制。
如果你的梦境既生动又活泼,还充满想象力,相信我,这绝对是一种极其稀有的能力。
梦境的本质是什么?是大脑在沉睡状态下,仍然有极少数脑区保持活跃。这些脑区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连接起来,但在睡眠中它们被激活,就产生了稀奇古怪的梦境。这个原理其实跟创造性思维是一致的,都是「远距连接」。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梦境非常有趣,那么你极大概率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极强的人。非常建议你从事跟创意相关的工作。
另一方面,当我们在梦境中「看到」东西时,我们实际上同样调用的是视觉皮层。而不同的人的视觉皮层敏感性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有些人的梦境非常瑰丽,而有些人的梦境则更「简陋」。
所以,如果你能够在梦境中「看到」复杂的景物,那可能说明,你的视觉皮层更发达、更敏感。
那么,你可能会更适合以图像为主的学习方式;同时,从事跟视觉相关的工作(比如艺术、编导等),也会更加事半功倍。
3. 脑海里有很多想法
经常看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看书、工作时,脑海中总是浮想联翩,感觉大脑一直转个不停,一直有新的想法冒出来,怎么办?
其实,这同样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能力。
我们每天平均会有几千到上万个想法。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些想法都非常简单,只是只言片语,没有太大的价值。并且,许多人难以自主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当他们觉察到时,想法已经像涟漪一样消散了。
所以,如果你能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是完整的、成型的,那么,请试试去感受它们,把它们捕捉下来。
我在学习和工作时,手头总会备一个笔记本,一旦产生任何有价值的点子和想法,就立刻把它们记下来。不用很详细,只需记下大致的内容和场景,让我能够看明白就可以。这样也能避免打断思绪,能继续专注在眼前的任务上。
然后,再在每天或每周定期安排一个时间,来整理这些想法。可能是针对某个话题进行主题学习,可能是尝试把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解释和观点,也可能是尝试一个新的做法、试验一个新的方式……
哪怕每天只有1%的想法是有用的,也有好几十个了。日积月累,许多新的突破和创造,很可能就会从中诞生。
4. 能从一个点联想到很多个点
这跟上一项能力有些相似。有些人脑海中的想法,可能就是由某个点触发,从一个点联想到另一个点,进而串起一系列的点。
这种能力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知识的本质,就是一个个信息点在脑海中通过彼此之间的连接关联起来,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沿着这张网络去检索的能力,其实就代表着对知识体系的调用能力。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从一个点联想到很多个点,那么你天生就具备更强的知识网络检索和调用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发现:你的思维非常活跃,总是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能够快速抽象出事物的共性,把一系列知识点通过彼此间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
只不过很多时候,你可能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得这种检索和调用相对比较「无序」—— 也就是比较零散和松散,难以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所以,你要做的,是有意识去构建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将信息分门别类放好,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为你的「联想」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它会成为你的宝藏,让你在处理问题时更加能够发挥你的优势。
5. 具备很好的乐感
你听音乐时,能否听一两次就大致哼出一首歌的旋律?能否敲出准确的节奏?能否区分出不同音高之间的细微区别?
如果是的话,那就说明你拥有出色的乐感。
这有什么用呢?我们暂且不提唱歌、创作音乐和演奏,这些非常显而易见 —— 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的乐感越强,你从音乐里得到的反馈和影响就越强。
什么意思呢?我在 激活大脑潜力的7个方法 里提到过:音乐能够锻炼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让它变得更活跃,从而让我们的头脑更清醒,思维更高效。
不仅如此,大脑会将快节奏的音乐跟快乐、兴奋等感受联系起来。因此,听快节奏的音乐还能改善情绪、振奋精神,提高大脑的唤醒程度,让大脑变得更活跃。
而这些效果跟你的乐感是密切相关的。你的乐感越强,音乐对你能够产生的效果就越好。所以,不妨在平时养成工作、学习间隙听听音乐的习惯,为不同场景创建一张合适的歌单,用音乐来激活大脑。
进一步,学习唱歌和演奏音乐,还能有效地锻炼大脑,降低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几率。
因此,一定不要浪费了你的乐感,不妨试着把音乐作为日常的兴趣爱好之一,让它唤醒你的生活。
6. 直觉非常准确
我们往往会高估思考的作用。实际上,不少专家在做决策时,依赖的可能不是复杂的思考,而是经验和直觉。
这里面,经验可能不是我们能够容易获得的,但直觉则是我们天生能够具备的能力。
直觉是什么?它是一种启发式的能力,是大脑对其复杂的数据库一种快捷的抽象建模和调取数据的方法。如果你的直觉总是很准确,那说明你的大脑很聪明,非常善于「走捷径」(褒义)。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遵照自己内心的指引,倾听内心的声音,让它更多地去感受世界,从世界得到反馈。这可以为你的直觉提供养料和能量,让它变得更敏锐。
它会成为一种更好地帮你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方式。
7. 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能力,它高度依赖于你的人格特质。
如同我经常引用的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名言:「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许多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很容易固化,难以改变。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他们对于新兴事物往往充满警惕,对不符合自己认知框架的信息和观点也更排斥、更抗拒。从而,一旦遭遇到范式变化和技术突破,就容易被拉开差距。
所以,如果你依然还保持有热情和好奇心,请一定要好好珍惜这种能力,不要让它消耗。
一个建议是:在日常生活中,每周抽出一些时间,用来了解新信息,探索在自己舒适区之外的事物和知识,让自己始终处于求知的步调之中。并通过交流、输出、实践来提供反馈,为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源源不断注入能量。
这会是你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最好的武器。
8. 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共情」,但实际上,共情是一种很强的能力,能够真正共情他人的人,其实是不多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别人的感受,而是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经历去「揣测」别人的感受。这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或者低估别人的情感反应。
真正的共情是什么呢?是你能够「知道」别人产生什么样的感受,理解这种感受的缘由,甚至能够设身处地产生相似的感受。
一个判断的方式是:向别人询问对方感受的细节 —— 他脑海里在想什么,身体反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样的,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和支持……诸如此类。如果你得到的回答跟自己产生的感受大体相似,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共情能力很强的人。
那么,从事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跟别人深度交流的工作,可能会更有优势。
当然,如果你的共情能力很强,那么最好养成更多使用认知共情、减少情感共情的习惯,避免对自己造成损耗。
9. 容易感动和开心
可能有人会问:这也算一种能力?当然。不仅算,并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能力。
具体来说,如果你能够因为生活中诸多细小的事情,发自内心地感到感动、满足、开心,产生愉悦的情绪,那你就已经非常幸福了。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其实就是教会大家这一点 —— 而你已经无师自通了。
所以,如果你具备这种能力,请一定好好珍惜。
不妨在生活中更多地发挥它,去记录和铭刻下每一个时刻的美好,让它们成为记忆里一种坚实的力量,为你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和支撑。
试着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去关注生活中每一个令你动容的瞬间,给自己正向和积极的引导,帮助你对抗压力、焦虑和恐惧。
一般来说,感情丰富的人,喜欢观察的人,以及高度敏感者,会更容易具备这种天赋。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一定不要浪费它。
10. 喜欢独处
独处是主动选择的。它意味着一种低社交需求,你不需要经常跟别人在一起,不需要非常热闹,也不需要别人的陪伴,能够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果你喜欢独处,可能说明你更聪明。不少研究都发现:更聪明的人会更加倾向于独处。原因在于:更聪明的人往往倾向于把资源和精力用来思考,而非进行社交;同时,他们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天生就不需求很高的社交支持。
另外,独处也是让大脑整理思绪和巩固记忆的有效方式。学习完新知识之后,大脑会在后台「回放」它们。这时,保持独处和放空,可以给大脑更多的时间去咀嚼和消化,从而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因此,喜欢独处的人,往往会更喜欢思考,深度思考能力也会更强。
当然,独处并不是意味着完全不社交,而是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适当的频率。如果你感到「不合群」,也许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更高层级,能更好适应你、容纳你的群体。
11. 能快速从压力中恢复过来
你被人说过「心很大」「乐天派」吗?这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尤其是在应对压力的时候。
许多人在面临压力时,容易长期停留在焦虑、担忧、恐惧里面,或者在解决问题之后,仍然无法摆脱压力的影响,会有较长的情绪和状态的低谷期。
因此,如果你能够快速从压力中挣脱出来,这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才能。
我一直说:对我们真正造成影响的,其实很多时候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恐惧。正是我们对它的想象、解读和反刍,使得问题在我们心上投下巨大的阴影,让我们一直活在阴影之中。
而这种阴影,反过来又会持续对我们造成压力,启动身体的应激反应,让身体长时间处于过度负荷的状态里,难以发挥全力去解决问题。
所以,快速摆脱压力,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让自己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能够更好地处理挑战和问题。
进一步,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之下,很容易诱发炎症,对大脑和身体健康都会有不良影响。
因此,能够把压力抛诸脑后,用平常心去行动,也是维护身心健康一种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