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场域理论,这份资源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从勒温的经典理论到现代应用,覆盖广泛,内容扎实,帮助你在群体动力学、组织变革和社会研究中找到新思路。不仅理论详尽,案例也丰富,是研究与实践的完美指南!
场域理论(Field Theory)由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是理解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框架。勒温试图通过这一理论解释人类行为如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行动。场域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奠定了后续许多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勒温受到物理学中“力场”概念的启发,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可以被视为在某种“心理场”中发生的现象。这个“心理场”包含了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人的需求、目标、情感状态,以及社会、文化和物理环境等。通过将这些因素视为一个整体,勒温的场域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强调行为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场域理论中,行为被视为“生活空间”(Life Space)内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活空间涵盖了个体主观和客观的所有经历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个体行为的整体场域。勒温指出,只有全面理解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才能准确预测和解释其行为。这一观点突破了当时将行为归因于单一因素的传统理论,提供了一种更为综合和动态的视角。
场域理论还强调了行为的“当下性”。勒温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受当前生活空间中的因素影响,而非过去经历的简单累积。这意味着,虽然过去的经验会影响当前的认知和情感状态,但真正决定行为的是当前情境中的各种力量。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革命性,因为它强调了环境和情境在塑造行为中的关键作用,促进了对即时环境因素的研究和关注。
此外,场域理论还引入了“力”的概念,用以描述推动或阻碍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这些力量可以是积极的,如个人的动机和目标追求,也可以是消极的,如环境中的障碍和压力。通过分析这些力量的方向和大小,勒温的理论能够解释为何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会采取特定的行为。比如,当推动力大于阻碍力时,个体更有可能采取行动;反之,则可能保持静止或选择其他行为路径。
场域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理解和促进行为改变方面。勒温提出了著名的“解冻-改变-再冻结”三阶段模型,用于描述如何通过改变场域中的力量来实现个体或群体行为的转变。首先,通过“解冻”阶段,减少阻碍改变的力量;其次,在“改变”阶段,引入新的推动力量;最后,通过“再冻结”阶段,巩固新的行为模式。这一模型在组织变革、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证明了场域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价值。
总的来说,场域理论提供了一种全面而动态的方法来理解人类行为。通过将个体置于其复杂的生活空间中,考虑各种相互作用的力量,勒温的理论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这一理论的影响也超越了心理学范畴,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等多个领域,成为理解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场域理论中,有几个核心概念对于理解这一理论框架至关重要。这些概念包括生活空间(Life Space)、场域(Field)、力(Force)和均衡状态(Equilibrium)。每一个概念都代表了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关键元素,下面将对这些概念进行更为详尽的解析,并结合实际例子来说明它们的应用。
1.生活空间(Life Space)
生活空间是场域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个体在特定时刻所处的全部环境,包括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如需求、目标、动机)和外在环境(如物理环境、社会关系、文化背景)。生活空间的概念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在当时所处的整体情境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单一因素或过去经验所主导。
在生活空间的构建中,勒温提出,个体的行为只能通过分析其生活空间中的所有元素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生活空间的元素不仅包括显性的物理因素,如工作环境或家庭氛围,还包括隐性的心理因素,如个人的情感状态和心理需求。例如,一个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不仅受其知识水平的影响,还受到考试压力、个人信心、考场氛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在考试时的生活空间,并最终决定了其行为表现。
生活空间的动态性是其另一重要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个体的生活空间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天气、社会关系的变化,或是内部心理状态的调整,个体的生活空间会发生相应的调整。这种动态性意味着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必须考虑到生活空间的时间性和变化性。
2.场域(Field)
场域是另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个体行为发生的具体环境,包括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场域的构成是多层次的,不仅包括物理空间,还包括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因素。场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整体性,勒温认为,场域中的各个因素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场域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个体所面临的所有影响力量。比如在职场中,员工的表现不仅受到工作任务的直接影响,还受到公司文化、同事关系、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一个员工的场域,决定了其在职场中的行为方式和表现。
场域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动态性。场域中的各种因素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比如,当一个组织经历变革时,管理层的决策、员工的态度、外部市场环境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重新塑造场域,从而影响员工的行为。这种动态的场域解释了为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3.力(Force)
力在场域理论中是指场域中存在的各种推动或阻碍行为的因素。勒温用力的概念来解释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场域中的力可以分为推动力和阻力:推动力是那些促使个体向某个目标前进的因素,如个人的动机、愿望、社会期望等;阻力则是那些阻碍个体达成目标的因素,如环境中的障碍、心理压力、社会规范等。
勒温认为,个体行为的发生是推动力和阻力之间相互较量的结果。当推动力大于阻力时,个体倾向于采取行动;而当阻力大于推动力时,个体则可能停止行动或改变行为方向。例如,在一个团队合作项目中,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合作意愿是推动力,而时间压力、资源不足或内部冲突则可能成为阻力。团队最终的表现将取决于这些力之间的平衡。
在实践中,理解力的作用对于行为干预和改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加推动力或减少阻力,可以有效地促使个体或群体发生行为改变。这一理论在组织管理、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组织变革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激励、加强沟通等方式增加推动力,同时减少阻力,如解决员工的担忧,来促进变革的成功。
4.均衡状态(Equilibrium)
均衡状态是场域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场域中各种力量达到平衡的状态。在均衡状态下,个体的行为相对稳定,因为推动力和阻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一方力量占据明显的优势。勒温认为,均衡状态并不意味着静止不变,而是指在当前情境下,个体的行为趋于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然而,当场域中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这种均衡状态可能会被打破,从而导致个体行为的改变。例如,当外部环境发生剧变(如经济危机、重大社会事件)或内部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如新的动机或需求的产生)时,均衡状态会被打破,个体可能会做出新的行为选择。这种打破均衡的过程被勒温形象地比喻为“解冻”,即原有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促使新的行为模式产生。
理解均衡状态对于预测和干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打破旧的均衡状态往往是变革的前提,而如何重新建立新的均衡状态则是变革成功的关键。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管理者可以引导组织成员从旧的均衡状态中解冻,并在新的均衡状态中重新冻结,从而实现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
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场域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个体行为的复杂性。这些概念不仅帮助我们认识到行为背后的多重因素,还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式来干预和引导行为改变。无论是在心理学研究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场域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动态地理解人类行为。
场域理论自20世纪30年代由库尔特·勒温提出以来,经历了多次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勒温的场域理论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引发了后续学者对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深入探讨和研究。以下将从理论的起源、早期发展、跨学科应用以及现代延伸等方面详细介绍场域理论的发展历程。
1.理论起源与勒温的基础研究
场域理论的提出与库尔特·勒温的个人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密不可分。勒温出生于德国,他的学术生涯正值心理学从早期的行为主义转向更为复杂的人类行为研究的过渡时期。受到物理学中“力场”概念的启发,勒温开始探索如何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以解释个体行为的复杂性。他认为,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孤立的个体因素,而忽视了个体与其环境的动态关系。
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勒温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奠定了场域理论的基础。他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群体动力学、领导风格以及社会影响等领域。例如,勒温的经典实验之一是关于群体决策和行为改变的研究,他发现群体中不同的力量可以显著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通过这些研究,勒温进一步完善了场域理论的概念框架,并展示了其在解释和预测行为中的应用价值。
2.场域理论的扩展应用
随着勒温理论的成熟,场域理论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在20世纪中期,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组织行为学家等纷纷将场域理论应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这一时期,场域理论的应用场景逐渐从小规模的心理实验扩展到更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组织结构中。
在教育学中,场域理论被用来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育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者发现,通过调整教育环境中的推动力(如教师的激励、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减少阻力(如考试压力、学习资源的匮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这一应用展示了场域理论在实践中的实际价值。
在组织行为学中,场域理论成为理解和引导组织变革的重要工具。勒温提出的“解冻-改变-再冻结”模型尤其在组织变革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组织内外部的场域力量,促进变革的顺利进行,进而帮助组织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发展。例如,在企业的战略转型过程中,管理层可以通过增强内部推动力(如员工培训、奖励机制)和减少外部阻力(如市场压力、竞争对手的影响),来引导组织成员适应新的变革。
3.跨学科的影响与延伸
场域理论不仅在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还逐渐跨越学科界限,被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例如,在社会学中,研究者使用场域理论来分析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贫困和种族歧视等。这些社会问题往往是由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场域理论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式来理解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政治学中,场域理论被用来解释政治行为和社会运动。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来预测社会运动的兴起或衰退。在经济学中,场域理论帮助解释市场行为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涉及到消费者行为和企业竞争时。通过分析市场中不同力量的互动,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4.现代场域理论的发展与批判
随着时间的推移,场域理论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修正。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场域理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例如,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场域变得更加复杂和动态,传统的场域分析方法有时难以捕捉这些新兴现象的全貌。
此外,一些学者批评场域理论在解释复杂社会现象时可能过于依赖结构化的分析框架,而忽视了个体在场域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某些社会变革中,个体的创新行为和非线性思维往往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些因素可能无法通过传统的场域理论框架来充分解释。
尽管如此,场域理论的基本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尤其是在复杂社会系统的研究中。现代学者通过引入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如复杂系统理论、网络分析等,试图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场域理论,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场域理论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从初创到成熟、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的广泛应用的过程。尽管面临着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挑战,场域理论仍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工具。通过不断发展和演变,场域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类行为的有力框架,还为应对复杂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场域理论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分析力和解释力。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情境中,如群体动力学、组织变革、教育干预和社会问题研究等。以下将详细探讨场域理论在这些情境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说明其在实践中的价值。
1.群体动力学研究
群体动力学是场域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勒温的研究揭示了群体行为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决策过程、冲突管理和领导风格对群体表现的影响方面。场域理论为分析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例如,在群体决策的研究中,场域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群体成员的力量如何影响决策的最终结果。每个成员在群体中的影响力、个人动机、群体压力等因素构成了群体的场域。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群体的行为路径。具体而言,如果某个群体成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推动某种决策,而其他成员的阻力较弱,那么这个决策更有可能被采纳。
在冲突管理方面,场域理论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团队中,冲突通常源于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或目标不一致。通过分析场域中的推动力和阻力,管理者可以找到缓解冲突的方法。设想一个项目团队,成员A希望快速完成项目以获取奖励,而成员B则更关注项目质量,愿意花费更多时间。通过场域分析,管理者可以发现这种冲突背后的推动力和阻力,并采取措施(如调整项目时间表或分配任务)来平衡这些力量,从而解决冲突。
2.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场域理论最著名的应用领域之一。勒温提出的“解冻-改变-再冻结”模型是许多组织变革理论的基础。通过这一模型,组织可以有效地管理变革过程,确保变革的成功和稳定。
在组织变革中,场域理论帮助管理者识别和分析变革中的各种力量。以一个公司转型为例:假设一家公司决定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数字化服务。这个过程中,推动力可能包括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而阻力则可能来自员工的习惯、现有资源的限制以及内部文化的保守性。通过场域理论,管理者可以制定策略来增加推动力(如提供培训和激励)并减少阻力(如逐步实施变革、缓解员工焦虑),从而确保变革的顺利进行。
一个具体案例是某大型企业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时,决定推行全公司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该公司面临的主要阻力来自于员工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和对工作方式改变的抗拒。通过场域理论分析,公司发现,若能通过加强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调整绩效考核机制,将大大增强员工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从而减少阻力。最终,这种策略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了转型,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教育干预
在教育领域,场域理论帮助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教师在教育情境中的角色。在教育干预中,场域理论被用来分析和调整影响学生行为的各种力量,以促进更好的教育结果。
例如,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受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影响,还与学校环境、教师期望和同伴关系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场域,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表现。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阻力(如家庭问题或同伴压力)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改变学习环境(如提供心理支持、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来增加推动力,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阻力,提升学业表现。
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是在某些偏远地区的教育干预项目中,研究者发现当地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家庭支持不足以及对学习的兴趣不高。通过场域理论的分析,研究者建议当地学校通过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和提供课外辅导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阻力。最终,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学生的学业表现。
4.社会问题研究
场域理论在复杂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贫困、种族歧视、犯罪行为等社会问题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场域理论为理解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以贫困问题为例,贫困通常不仅是经济收入低的结果,还涉及到教育水平低下、就业机会不足、社会排斥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贫困群体的场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通过场域分析,政策制定者可以识别和干预这些阻力因素,从而有效缓解贫困。例如,通过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改善就业环境和加强社会保障,政府可以增强贫困群体的社会参与度,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
另一个案例是种族歧视问题。在某些社会中,种族歧视是由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场域理论可以帮助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通过加强法律保护、促进多元文化教育和增加社会融合的机会,可以逐步减少种族歧视的影响,改善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场域理论在多个研究情境中展现了强大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无论是在群体动力学、组织变革、教育干预,还是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中,场域理论都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和干预行为的复杂性。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还能够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和促进积极的社会变革。
常搭配的研究方法
场域理论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得益于其所采用的一系列独特的方法论。这些方法不仅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工具。以下将详细讨论场域理论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实验设计、案例研究和定性研究,并探讨这些方法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1.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行动研究是库尔特·勒温首创并推广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强调研究与行动的结合,旨在通过研究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勒温认为,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往往难以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来完全把握,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动态和互动的研究方式。行动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关注理论上的理解,更重视如何通过研究产生实际的社会效益。
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与研究对象紧密合作,通过参与式的方法深入了解研究情境中的问题。行动研究的过程通常包括问题识别、行动计划、行动实施、评估和反思五个步骤。这个循环过程允许研究者在研究的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干预措施,以达到最好的实践效果。
一个经典的行动研究案例是勒温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勒温与参与者合作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旨在改进群体决策过程和行为表现。通过这一方法,勒温能够实时观察和分析群体内的互动和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干预策略,最终实现了群体行为的显著改善。
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一项针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旨在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开展反欺凌宣传教育、设立匿名举报机制以及组织学生参与反欺凌活动。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者能够实时监测干预措施的效果,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从而显著减少了校园欺凌的事件发生。
2.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另一种常用于场域理论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和操纵,研究者能够精确地分析特定场域力量对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影响。勒温的许多经典研究,如群体动力学实验,都是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的。
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通常会设定不同的实验条件,分别代表不同的场域环境或力量。例如,在研究领导风格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时,勒温设计了多种领导风格的实验条件(如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并观察每种领导风格下群体行为的差异。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勒温发现,民主型领导风格能够显著提升群体的合作性和生产力,而专制型领导风格则更容易导致群体内部的紧张和冲突。
实验设计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在研究员工激励与生产力的关系时,研究者可以设置不同的激励条件,如奖金激励、职业发展机会等,然后观察这些条件下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满意度。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者能够清晰地揭示出哪些激励因素最有效,进而为组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3.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一种深入分析特定情境中场域力量及其对行为影响的方法,适用于复杂社会现象的研究。通过对单一或少数案例的详细研究,研究者可以获得对场域内力量动态关系的深刻理解,并通过这些案例来探索和验证场域理论的应用。
在社会学和教育学中,案例研究是常用的方法。例如,在研究贫困社区的社会问题时,研究者可能会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这些社区中贫困现象的场域力量构成。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和历史数据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出贫困的多重成因,如经济因素、教育资源不足、社会排斥等,并探索可能的解决途径。
另一个经典案例研究的例子是对企业文化变革的研究。在这个案例中,研究者选择了一家正经历文化转型的企业,通过长期的现场观察和深入访谈,详细记录了变革过程中场域力量的演变。研究者发现,企业文化变革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高层管理的决策,还依赖于基层员工的接受度和参与感。这一发现帮助企业在实施文化变革时更加关注员工的反馈和参与,从而提高了变革的成功率。
4.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在场域理论的应用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研究涉及复杂社会互动和主观体验的课题时,定性方法能够提供深入的洞察。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者可以理解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主观体验,揭示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力。
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深度互动,获得关于其行为和决策过程的丰富数据。例如,在研究青少年的社交行为时,定性研究者可能会通过与青少年的深入访谈和观察他们的日常社交活动,来分析他们的社交场域中有哪些力量在起作用。研究者可能会发现,青少年的社交行为不仅受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还与同伴关系和个人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定性研究在社会问题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研究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时,研究者可以通过与移民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新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和挑战。通过分析这些主观体验,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移民在新社会场域中的力量动态,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综上所述,场域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社会行为。无论是通过行动研究的实践导向,实验设计的精确控制,案例研究的深度剖析,还是定性研究的主观体验,这些方法都为场域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还能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科学有效的策略。
结论
场域理论自库尔特·勒温在20世纪提出以来,一直是理解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重要理论工具。通过核心概念如生活空间、场域、力和均衡状态,场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动态和综合的视角,能够解释行为背后的多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该理论不仅在社会心理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教育、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行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场域理论也在经历着演变和扩展。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场域的构成和作用机制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为场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随着新兴研究方法的引入和跨学科的深入合作,场域理论有望继续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洞见和启示。
通过这些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复杂性,还能够为应对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无论是在心理学、教育学,还是在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中,场域理论都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和社会实践的进步。
参考文献:
Lewin, K. (1935). 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Selected Papers. McGraw-Hill.
Lewin, K. (1947).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Concept, Method, and Reality in Social Science; Social Equilibria and Social Change." Human Relations, 1(1), 5-41.
Burnes, B. (2004). "Kurt Lewin and the Planned Approach to Change: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1(6), 977-1002.
Martin, J., & Frost, P. J. (1996).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ar Games: A Struggle for Intellectual Dominanc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5(1), 36-50.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Argyris, C., & Schön, D. A.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Addison-Wesley.
Hall, E. 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Doubleday.
Tilly, C. (2006). Why? What Happens When People Give Reasons… and W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