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昭化区这篇报告获评四川省“科研优秀成果”!

文摘   2024-12-06 16:55   四川  

近日

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公布了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

第十四届科研优秀成果奖名单

广元市昭化区报送研究报告

《县级党校“全链”

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路径研究

——以昭化区为例》

 获评全省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



广元市县区党校唯一

四川省县区党校仅四个



原文如下


县级党校“全链”

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路径研究

——以昭化区为例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为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课题组通过对昭化区“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进行实践检视,总结了主要做法,综合分析了存在的理论教学不系统不深刻、党性教育不生动不鲜活、能力培养不精准不高效、协同发力不深入不全面、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县级党校“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要研究“三个规律”,全面夯实发展基础;要着力“三个精准”,科学筹划培训班次;要把握“三个重点”,精心设置培训课程;要建强“三支队伍”,统筹保障培训师资;要用好“三大阵地”,持续拓宽培训渠道;要注重“三个环节”,切实增强培训实效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全链”


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这在党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的领导干部学历都比较高,很多人有博士、硕士学位,但仍然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深入研究党性教育内在规律,探索全周期全链条教育模式,把党性教育贯穿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真正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让学员记住一辈子”。这些重要论述为在新征程上党校工作“为何育才、育什么才、怎样育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对各级党校工作“为党育才”的相关要求,检视昭化区干部教育培训实践,要“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首要条件必须精准对标培训需求;“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核心要素是必须创新培训方式;“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重要保障是必须完善体制机制。昭化区也还存在理论教学不系统不深刻、党性教育不生动不鲜活、能力培养不精准不高效、协同发力不深入不全面、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从昭化区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实践总结提炼出县级党校“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路径:要研究“三个规律”,全面夯实发展基础;要着力“三个精准”,科学筹划培训班次;要把握“三个重点”,精心设置培训课程;要建强“三支队伍”,统筹保障培训师资;要用好“三大阵地”,持续拓宽培训渠道;要注重“三个环节”,切实增强培训实效。从而全面提升县级党校“为党育才”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县级党校“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是时代所需

(一)县级党校“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是“为党育才”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为党育才”就要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因此,县级党校要践行“为党育才”初心使命,必须“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二)县级党校“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是党校分类改革的题中之义。全省党校分类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全面提升各级党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以此契机,广元市按照四川省党校分类改革的要求,探索实施“五好”创新工程,全面提升党校办学质量,出台了《广元市推进市县级党校分类改革五项统筹机制》《广元市市区党校一体办学六项机制》,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学资源实现了有效整合、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教师队伍得了空前的壮大,这些为“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是“为党育才”的独特价值必然要求,更是党校分类改革的题中之义。

(三)县级党校“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是党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校坚守这个初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党校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必须加强政治淬炼,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必须加强实践锻炼,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必须加强思想历炼,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各级党校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有效发挥党性锻炼、全面从严治党的作用,县级党校必须“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昭化区“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实践检视

昭化区深入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坚持以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为统揽,以推进市区党校一体化办学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好”创新工程为抓手,立足地方党校事业发展实际,聚焦干部培训、科研咨政、人才保障等方面,探索了一条具有昭化特色的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改革之路。在“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方面,昭化区做了有益的尝试。精确培训对象,着力解决“培训谁”的问题;把准培训需求,着力解决“训什么”的问题;创新培训方式,着力解决“怎么训”的问题;多元培训投入,着力解决“有钱训”的问题;坚持训用结合,着力解决“训得好”的问题。2020年以来,昭化区委党校共举办主体班及其他各类班62期,培训干部5000余人次;举办《昭化大讲坛》12期,培训干部6000余人次。2021年、2022年荣获广元市党校系统目标考核并列第一名,昭化区委党校连续10年荣获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调查显示,对昭化区干部培训的总体评价,92%和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其中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基本满意,没有人选择不满意。昭化区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有益探索,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昭化区“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主要做法

1.精确培训对象,着力解决“培训谁”的问题。精准确定培训规划。根据中央、省、市干部教育培训相关要求,切实制定了《2019—2023年昭化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分类分级确定培训对象范围,报经区委常委会审定后由区委发文实施。精准管理培训台账。区委组织部牵头建立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切实健全调训台账,避免重复参训、多头调训,确保学员“当年不重复、次年不重班、三年全轮换”。精准选派培训对象。严格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组织审核”的程序,区委组织部牵头统筹区、镇两级党校力量,整合相关行业部门资源,将培训对象范围拓宽到镇、村、组末端。2021年举办主体、专题培训班21期,昭化大讲坛4期,多元培训各级各类学员达4000余人次。

2.把准培训需求,着力解决“训什么”的问题。保证教育主题训。严格落实主体班次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比重规定,2021年结合“五好”创新工程开发新教学专题10余个,其中两个在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竞赛中分获一等奖、三等奖。针对提能需求训。坚持训前“广泛征集意见、汇总修订方案、课程报备审批”,相关班次除落实刚性规定外,分门别类增设了领导科学、艺术鉴赏、规矩礼仪、“五商”解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课。服务发展专题训。坚持“党委主导、部门参与、党校承办”,聚焦全区发展大局,近3年会同行业部门筹办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招商引资、生态文明、基层治理等专题研讨班30余期,培训各类学员3000余人次。

3.创新培训方式,着力解决“怎么训”的问题。“专家+领导”组合训。坚持专家“系统教”为主、领导“辅导学”为辅,依托清华、北大等10余所高校开办专题班,邀请罗援、张维为等国内著名专家做客“昭化大讲堂”作报告,去年区委书记和区长等10余名县级领导、部门和镇20余名负责同志为学员专题辅导。“讲授+互动”结合训。灵活运用“行动学习法”、结构化讨论、经验交流等教学方式,坚持每个专题留足半小时左右,供师生互动交流,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课堂+现场”联动训。注重理论储备与现场实践有机结合,组织学员走进红色基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街道等地,现场观摩、体验、感悟,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线下+线上”拓展训。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通过人民学习、清华远程、广元干部网络等线上平台及视频会议系统,因地制宜精选课程,严格学时达标考核。2021年,“线上”培训学员200余课时、2000余人次。

4.多元培训投入,着力解决“有钱训”的问题。坚持纳入财政预算。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党校工作条例,每年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3年,每年本级预算经费70万元。充分整合项目资金。坚持多元整合财政资金,把党校干训工作经费纳入东西部协作等项目资金整合范畴。近3年,每年整合相关项目资金300万元左右。适当补助区级党费。在基层党员、党务干部、村支部书记等班次中,区委组织部适当给予党费补助。近3年,累计补助党费资金30余万元。

5.坚持训用结合,着力解决“训得好”的问题。组织训前专题调研。要求学员开展训前专题调研,报到时“三带来”(一个问题、一个困惑和一个建议),梳理转化为科研课题或咨政建议。近3年,收集各类问题、困惑、建议400余条,转化省级课题6个、咨政报告30余篇。注重训中返岗实训。坚持1月以上班次1周返岗实训,要求学员撰写1份调研报告,并经专业人士评定后报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参考。2021年,收集调研报告200余篇,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评定优秀文章40余篇,并联合发文通报表扬。跟踪训后实践运用。建立健全学员档案,定期跟踪回访,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问题和建议,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

(二)昭化区“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的针对性时,91%和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很强和较强,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在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的有效性时,90%和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很好和较好,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

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理论教学、党性教育、实践能力、市区协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理论教学不够系统。“党校要在思想建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怎样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怎样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是县级党校面临的新挑战。怎样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重要理论讲彻底、讲系统、讲全面、讲准确,还存差距。在讲授方法上不灵活、在宣讲阐释上不全面、在系统研究上不深入。一是党校教师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县级党校面对较为稳定的教学对象,迫使教师每年不断更换教学专题,以适应教育培训的需要,因此,一个专题还未讲熟的情况下又进入另一个教学专题的教学,导致在专题教学上研究不深不精不透。二是基层干部理论学习兴趣不够浓。基层干部理论素养较差、理论基础薄弱。有的在认识上有偏差,理论学习存在功利主义,现用急学,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质效不佳。认为基层少讲些理论,多谈点实践,少谈“怎么看”,多讲“怎么干”。在“影响学习培训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上,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领导不够重视”。这体现了少数领导干部对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三是师资实践能力不够强。在调研中,3%的被调查者认为“师资不强”是影响“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一个重要问题。近3年,昭化区集中招考、引进了一批本科生、研究生,充实了师资力量,学历、专业都得到了明显加强,但从高校引进的师资占到90%以上,从高校门直接进入党校门,缺乏实践经验,导致为党育才能力不强,理论讲授不够接地气。工学矛盾突出,教育培训存在教和学需求错位现象,重要岗位,骨干力量有时因工作抽不脱身,造成应该参加的人不能参加、有的找人顶替,想学习的人却没有“资格”、没有机会参加。

2.党性教育不够生动。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对标讲话要求,如何让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使“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还存在问题。调查显示,“党性教育生动鲜活”的92%和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生动鲜活和较生动鲜活,有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够生动鲜活”。一是党性教育的针对性还需加强。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重要内容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在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缺乏力度。二是需进一步研究党性教育内在规律。研究党性教育内在规律,探索全周期全链条教育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走深走实走心,把党性教育贯穿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真正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刻骨铭心。三是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要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上下功夫,需要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注重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方面着力。

3.能力培养不够高效。新征程上,对干部能力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县级党校培训的对象大多数党员对党的知识知之甚少,尤其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一知半解,难以充分发挥带领群众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作用。不少干部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已有的经验,有些干部搞发展,不了解现代化进程和规律,搞招商引资,不掌握国际经贸规则,搞城市化,不懂城市规划,在知识和本领上逐渐处于弱化状态,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能力危机”“本领恐慌”。培训形式不够灵活。4%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方式简单、创新不足”是影响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重要原因。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以“请进来教”为主要形式,由于经费、工作等方面的限制,少数班次有机会“走出去学”由于地域差距较大、新思想、新理念大多不可复制、所以不容易取得真经、有能活学活用。同时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课堂讲授是老师所擅长的一种的培训方式,也是绝大多数县级党校教育培训最主要的培训方式。培训重形式轻实效。3%和4%的被调查者认为“联系实际不紧密”和“针对性不强”是影响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突出问题。干部队伍现状迫切需要改变重理论教育、轻能力培训的倾向,要注重紧贴实际抓培训,把能力培训摆上突出的位置,改善干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干部综合素养。

4.协同发力不够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校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党和人民事业对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党校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上的安排也应该是系统的、交融的、互益的。调查显示,4%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资源统筹整合不充分,市区协调联动不深入”。一是在协同发力上不深入。对抓重点环节、关键环节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抓薄弱环节和边缘地带,强链、补链、延链,使之成为规范、科学、高效的运行闭环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是协同发力不全面。对教材、教师、教学基地整合不够,统筹使用效率不高,全方位提升党校政治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县级党校“单打独斗”现象明显,联动机制不够健全,一体推进的系统工作格局还需进一步强化。

5.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党校在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上必须大大高于一般学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始终不忘“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这都需要成熟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保障。调查显示,5%的被调查者认为“干部培训效果跟踪考察机制”落实不够好,导致培训工作重过程、轻结果,知识和能力转化成工作成效不明显。一是制度体系设计不够细。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质量、规划不是很周密,对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思考不精细。二是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全。干部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知识,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的,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测和考核标准。目前,全市党校仅有比较成熟的教学和创新评价标准,科研、学术、治校等方面还没有构建具体评价标准,市、县级党校办学治校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三是激励机制不够活。激励制度间的相互配合的有效性、持续性、全面性不够,激励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如何让党校教师发挥内生动力,人尽其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还需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

(三)昭化区“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现实启示

1.“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必须精准对标培训需求。对标培训需求是“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首要条件。围绕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服务管理等面向各层次党员干部开展在训前搞好培训需求调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把好精准培训“前置关口”。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准组织需求。对标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及年度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计划。二是主动服务发展,紧扣岗位实际。围绕文旅兴区、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新能源产业等课题开展专题培训,引导党员干部精准提升。三是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面提能。立足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研判梳理党员和干部在经济工作、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等方面能力不足,细化完善党员和干部知识和能力清单,结合培训主题制定培训方案,切实把“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落到实处。

2.“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必须创新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方式是“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核心要素。根据干部心理状态、年龄结构、岗位特征等情况,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行动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让更多生动有效的培训入脑入心。开办理论大讲堂、党史大课堂,定期邀请知名专家讲授党的最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党的战略部署等知识。从培训的目标、课程结构、方式方法、培训模式、评价鉴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设计,只有不断地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理念,改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培训层次,才能把培训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既保持培训方向的前瞻性,又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既关注培训的整体性,又突出培训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培训过程与效果、“投入”与“产出”的高度一致。

3.“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必须完善体制机制。完善体制机制是“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重要保障。完善需求导向机制,提高培训针对性。坚持需求引领,服务发展大局。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要加强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的粗放式培训。完善过程管理机制,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突破口,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完善教学效果评估机制,注重全过程考察教育培训质效。开展教学效果和办学保障满意度测评,切实提升教学培训质量。完善学员量化考核办法,严格培训纪律要求。认真开展学员党性分析,在严格学员管理中切实提升学员党性修养。健全“保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全区年初财政预算,构建行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党校教师均纳入相应人才政策支持范畴,享受同级国民教育教师相关待遇。


三、县级党校“全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实践路径

(一)研究“三个规律”,全面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深入研究县域发展规律。从党的大政方针顶层设计、地方资源环境禀赋、经济社会文化、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深入研究县域发展规律,构建一套既体现现代干部教育思想、符合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又适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培养模式,全面促进县级党校内涵发展。二是深入研究教育培训规律。大规模培训干部,“全链”提高培训干部质效必须深入研究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全方位转变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干部教育培训方法,根据干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根据干部成长规律在干部成长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成就期、淡出期,全周期开展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教育培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结构化研讨、学员论坛、经验交流、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帮助学员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三是深入研究教师成长规律。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培养规划,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既给担子,又给平台;既事业留人,又情感待人。构建以改革实践、专家引领、相互帮带、示范授课、专题研讨、定期培训、集体备课等培养体制机制,扬长避短、因人施策、循序渐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素养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功底扎实的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着力“三个精准”,科学筹划培训班次。一是精准研判培训需求。县级党校要始终坚持“按需施训”原则,紧紧围绕县(区)委、县(区)政府中心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广泛开展调研,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上坚持“上下联动”,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更好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确保培训内容紧跟时代前沿、紧跟中心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解决“训什么”的问题。二是精准锁定培训对象。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组织审核”的程序,由县(区)委组织部牵头统筹整合,严格把关培训对象的资格,层层筛选培训人员,“点名式”确定调训对象,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分类管理参训学员,避免重复参训、多头调训,解决“培训谁”的问题。三是精准夯实培训保障。县(区)委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考评内容,采取“本级财政刚性预算、相关项目资金整合、县(区)级党费适当补助”等方式,多元保障培训投入,着力解决“有钱训”的问题。

(三)把握“三个重点”,精心设置培训课程。一是把握党性理论重点,强化规定动作。牢牢把握党校姓党根本原则,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特色化设置课程,做到主体班次党性教育不低于20%,党性和理论教育不低于70%。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分领域分专题开展教育培训,使理论教育更系统、更深入、更全面,党性教育更生动更鲜活更深刻、能力培训更精准更务实更高效,切实提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市级党校要集中优势力量、融合优质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研究,设置教学大纲和编制党性教育理论教育通用教材,作为县级党校的教学的蓝本。二是把握服务发展重点,突出县区特色。聚焦县域发展大局,围绕发展难点、建设重点,分层分类开设县域特色课程,组织学员走进红色基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街道等地现场观摩、体验、感悟,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把握能力提升重点,聚焦综合提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提高的“七种能力”,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实际,结合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需求来设置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学员的课程界面,提升了学员的综合素能。

(四)建强“三支队伍”,统筹保障培训师资。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常态授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年初拟定领导干部授课计划,分门别类落实领导干部常态授课,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带头进党校上讲台,部门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干部教、教干部”的浓厚氛围。二是坚持专家学者引领授课。坚持从党校、高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择优组建师资队伍,根据班次需求邀请现场授课,多元弥补党校师资专业盲区、薄弱环节,拓展干部的理论视野。三是坚持乡土人才特色授课。深挖本地各类人才资源,坚持公开择优的遴选原则,在全县(区)范围内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审核考察”的流程遴选乡土人才,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实用技术型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干部的实践能力。

(五)用好“三大阵地”,持续拓宽培训渠道。一是用好党校培训“主阵地”。始终坚持“县级党校培训为主、市区党校联动为辅”的原则,县级党校要树立“课比天大”的意识,守好“主阵地”。市域内协同发力、联合攻关,与时俱进,构建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同时依托省委党校、相关市州党校,切实多元整合资源,分门别类开展培训。二是用好外出培训“辅阵地”。依托“高等院校+红色基地+现场教学点”多元开展异地培训,切实开拓学员的眼界,实现教学资源由“域内整合”到“域外拓展”,进一步提高培训的质量。三是用好网络培训“新阵地”。依托网络新媒体、网上教学资源,通过人民学习、清华远程、广元干部网络等线上平台及视频会议系统,因地制宜精选课程,注重满足学员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需求,打通培训“最后一公里”。

(六)注重“三个环节”,切实增强培训实效。一是注重训前调研环节。始终坚持训前专题调研,通过座谈走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意见,根据培训需求优化方案、根据培训规范报备审批。二是注重训中评测环节。坚持1月以上班次1周返岗实训,要求学员撰写1份调研报告,并经专业人士评定后报县(区)委、县(区)政府领导决策参考。同时所有班次坚持学员课前案例分享,结业时重点从“书面考试、学习考勤、调研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成绩。三是注重训后跟踪环节。建立健全学员档案,定期跟踪回访,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问题和建议,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END


   

来源:昭化发布

昭化组工
宣传基层组织、党员教育等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