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什么是四气五味?入腹知性效自明,一文带你中药入门!

文摘   2025-01-08 18:48   北京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京(2022)0000031)



学习中医药,一定要先抓住最重要的。

认识一味中药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它的气和味,就好似现在寻找目标用卫星定位一样,明确了经纬度就定了位,其余的可以慢慢来。

一、何谓中药


翻开《本草纲目》之前,我想先讨论什么是中药,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其实古代是没有“中药”一词的,古代称中药为本草。

古代人对中医的代称很多,如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民间一般称为郎中或大夫。

西医药传入中国后,相对而言才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药、西药等名词,以示区别。

比如,餐桌上常见的土豆,又叫马铃薯,英文名是Potato,它是中餐还是西餐?有人说是西餐,有人说是中餐。如果是在西餐馆吃的薯条,那毫无疑问是西餐。反过来在中餐馆吃的炒土豆丝,那就是中餐。这说明是不是中餐,与原料没有绝对关系。

那麻黄是中药还是西药?如果询问来自西方的学者,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Ephedrine)是什么药,他们一定回答是西药。实际上,麻黄碱的来源麻黄在中医看来是一味地地道道的中药。它的主要功效是发汗、平喘、利水,麻黄根则可以敛汗。

需要明确的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从应用形式来讲有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有收载。

一般中药的单位是味,一味中药。而西药常说一种西药。中药不论种,一味中药的来源常常不止一种动植物。再以麻黄为例,麻黄的来源有草麻黄、中麻黄与木贼麻黄三种不同的植物。

二、寒热温凉


用药如用兵,中医看病、开方子,首先要辨虚实寒热,其次要熟稔手下兵将的能力,做到“知人善任”才能运用自如。

中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做出诊断,正如《十问歌》所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寒热是最为重要的。”

《本草纲目》有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中医治疗的准则,要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用药。

药性中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也有古籍记载寒热温平的,根据临床实践,医家推理四气属性,并记录下来,凡是能治疗寒性病的就是热性或温性药;凡是能治疗热性病的就是寒性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中药的药性与药效应用在患者身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人们在刚入门学中药的时候,老师往往会提到一篇《药性赋》,《药性赋》大约为金元时代的作品,原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之作。

文中将二百四十八种常用中药按药性的寒、热、温、平分为四部分,按韵编写成赋体,从其中最寒性的药物开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药性赋》流传广远,得益于它的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学习中药、认识中药应该从药性开始,从四气五味开始。要想深入学习,还得下苦功夫,我曾经设计过一副中药的扑克牌,希望能够辅助记忆诸药药性。

大王是黄帝,小王是神农,四种花色分别代表了中药的四气。

三、酸苦甘辛咸


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指的是临床的药性,大部分也是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天然的味道。 

中药的味,是和功效直接相关的。

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能和;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

酸的药,如乌梅、山楂,口尝的味道就是酸的。甘的药,如甘草,确实是甘甜的。

但有许多药物自身的性味与本身的味道不尽相符。

比如,海螵蛸又叫乌贼骨,是乌贼鱼的内壳,呈不透明白色,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于它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其药性是咸的,但如果口尝去感觉,一点都不咸,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海螵蛸是出海水而不咸。

李时珍在编纂《本草纲目》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古书中药味进行了订正,如钩藤、败酱等。

《本草纲目》新增药三百七十四味,如淡竹叶、三七等,性味都是李时珍自己总结后记录下来的,为后代的医家所遵从。

除了四气五味以外,中药的特性还有很多方面,包括药物的归经、升降浮沉、七情、毒性、饮食禁忌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每味药物下分列释名、集解、修治、发明、复方等八个项目,记述药材、药性与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历代本草记载的中药基原与功效代代相传,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总结纠正。


本文作者:赵中振




北京药王庙 | 药王赐福
福生無量



愿天下修行之人
永脱轮回|得闻正法|不落邪见


喜 欢 的 话 请 订 阅 关 注 我 们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京(2022)0000031

转发道教知识,便是法布施,成就庄严功德

(请尽情分享至朋友圈)

愿天尊恩泽广布,护佑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吉庆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众号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道教记”北京药王庙服务号

致力于传统国学及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的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开悟|增慧|止心


道教记
北京平谷药王庙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京(2022)0000031。以道学和医学养生为主干,弘扬道教文化。感悟信仰力量,福生无量天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