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标题修改摘录!看完就悟了~

学术   2025-01-25 15:45   四川  


标题制作,应克服“长、空、假”,力求“短、实、新”。

新闻标题的修改,不能就稿编稿,站在“空中楼阁”上,而要立足于新闻事实、版面结构和报纸调性,努力做到“左右逢源”。

本期文章分享《新华日报》2024年11月—12月的标题修改摘录,一起看看如何将标题修改得锦上添花!


《新华日报》11月标题修改摘录


 来稿标题 

建立“工匠学院”培训体系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徐州数万名工匠成为“学院派”


 见报标题 

徐州创新建立“工匠学院”培训体系,培育数万名高技能人才——
“大熔炉”锻造“大工匠”

这篇稿件原标题信息要素基本具备,在签发到1版时,编辑对标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修改,把更多具体信息放在肩题,主题修改为对称性结构,更显简洁有力,作为头版的倒头条,稳稳地托起报纸门面的分量。


 来稿标题 

一架无人机,如何管好一座城市?且看苏州高新区探索

 见报标题 

苏州高新区尝试无人机“综合飞一次”跨部门政务巡查

天上看 地上算 线上管
标题需要“吸引眼球”,但不宜过分夸大事实。编辑修改时把“讲清楚事情”放在更优先的位置,因此肩题较为平实地叙述了核心事件,并对主标题精心雕琢。改后的主题,在吃透整篇稿件内容基础上,将核心特点提炼为三个“上”,在“准确”与“亮眼”中实现了较好的平衡。


 来稿标题 

秋收时节探访全国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试点市——
治一方农田,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

 见报标题 

秋收时节记者行走田间地头探访全国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试点——

有了高标准,“吨粮田”稳稳的!


只看标题,原稿标题无疑可以打高分。但是纵览全文,稿件中的新闻核心“吨粮田”没有成为标题的“题眼”,多少有点遗憾。修改后的肩题中,编辑加入“记者行走”体现“脚力”,主题中点明“吨粮田”彰显“笔力”。


 来稿标题 

从打价格战到做优生态,风向之变折射消费之变——
今年“双十一”,有啥不一样?

 见报标题 

各大平台竞争焦点从打价格战转向做优营销生态——

今年“双11”,主打一个“友好”

标题中提出的问题,意在引导读者去文中寻找答案,但是原来的肩题却将主题的答案“剧透”了。编辑通读全文发现,这篇深读对于“有啥不一样”,是有具体针对性回答的,所以选择进一步提炼总结,避免原标题“先答后问”的尴尬。


 来稿标题 

拥有40万学生的沭阳县,招引外地名校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差点被撤的农村中学,如何变身“网红”校

 见报标题 

拥有40万名学生的沭阳县,招引外地名校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一所农村学校,数年间从“差点被撤”变成“必须扩招”
原稿主标题的主体,是农村学校变“网红”校。改后的标题,从学校引到招生状况。这种“拉近焦距”的处理,可以让读者更容易被新闻中的细节“击中”,引导其更快地进入“深读状态”。


 来稿标题 

清江浦区多途径安置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0版房票,让安置群众最快住上好房子

 见报标题 

淮安市清江浦区打通安置、商品、保障“三房”置换渠道保民生促去化

房票3.0,让群众房企市场三方多赢
原标题只体现出两个主体——政府和群众,但在这个新闻中,房企也是关键主体之一。改后的标题在肩题中突出“三房”,主题中保留“3.0房票”,并凑齐“三方”主体,形成巧妙重复,看似是“妙手偶得”,背后离不开编辑对稿件内容的深入挖掘。


 来稿标题 

摆脱“中年危机”,存量房焕发“第二春”
——小区自主更新系列调研之一


业委会,转动小区齿轮的那把钥匙

——小区自主更新系列调研之二


房屋养老金,取之于房用之于房

——小区自主更新系列调研之三

 见报标题 

“存量房小区”何以焕发“第二春”
——小区自主更新系列调研之一


谁会是转动小区“齿轮”的那把金钥匙

—— 小区自主更新系列调研之二


房屋养老金如何取之于房用之于房

—— 小区自主更新系列调研之三
在对这一系列稿件的处理中,编辑确立了“标题形式统一”的原则。在尽可能贴近原标题的基础上,采取问句形式,彰显“调研”的问题导向意识,让这三篇稿件即使不是连续三天,也不在同一位置见报,仍能形成系列稿件的气势


 来稿标题 

记者直击吴江涉企行政检查一线——
检查少了,服务好了

 见报标题 

记者现场直击吴江区涉企行政检查

次数少了 效率高了 服务好了

原标题肩主题各出现一次“检查”,意思相对重复。编辑修改时以“次数”替代“检查”,同时把“检查变少”和“服务变好”之间的关键——“效率变高”补充在主标题中,让逻辑更加顺畅。


 来稿标题 

多地纷纷引入运营能人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运营师,能否成为乡村建设的“神笔马良”?


(配发评论)让专业的人干好专业的事


 见报标题 

懂技术会营销还能玩转直播,多地引入乡村运营师助力乡村振兴——

村里来了“六边形战士”


(配发评论)留下热爱 留住乡愁

主稿标题中,无论是“神笔马良”还是“六边形战士”,都是对乡村运营师的一种“画像”。但原来的肩题没有对“神笔马良”做出进一步解释,改后的标题以“懂技术会营销还能玩转直播”自然而然地铺垫出“六边形战士”的内涵。
在配发评论的标题修改中,编辑更加注重“扣题”。原标题中的“专业”可以指代很多领域,但是“乡愁”紧扣乡村运营师的特点,可与主稿形成更好的呼应。


 来稿标题 

打破“时空限定”,拥抱“政策利好”

——在“沸腾”的冰雪经济中分一杯羹 


 见报标题 

居民消费能力强是优势,但受限于气候环境,冰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万亿冰雪大市场 江苏如何分一杯羹
对比修改前后,我们可以发现,原来的标题出现在很多地方报纸上都不“违和”,可以是东北三省,也可以是南方省份。改后的标题,既点出了“消费强”优势,也不回避“冰雪少”短板,最后发出追问“江苏如何做”。情绪上制造出“一波三折”的效果,触角深深根植于本省情况,让这篇深读稳稳地“立”起来了。

 来稿标题 

政策扩容,汽车消费“新”火旺

 见报标题 

江苏已发放汽车置换补贴超25亿元——

真金白银补下去,汽车消费旺起来
“政策”与“补贴超25亿元”相比,后者多出的细节,才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关键。“‘新’火旺”单一的状态,与“补下去”再“旺起来”形成的动态相比,后者“补帧”的小改动,也是标题“活”起来的关键。


 来稿标题 

连云港渔民喜看“老朋友”从濒临绝迹到恢复稳定种群——
17年合力,中国对虾“游回”海州湾


 见报标题 

从濒临绝迹到恢复稳定种群,连云港渔民喜看中国对虾“游回”海州湾 ——
时隔十七年,“老朋友”终于回来了

原标题的肩题与主题主语不同,视角反复切换,且新闻要素比较分散,比如关于地点的表述,肩题中有“连云港”,主题中又出现“海州湾”。改后的标题,肩主题视角更为统一,肩题主语是渔民,主题也是从渔民的视角出发,把中国对虾称为“老朋友”,同时把散乱的地点要素整合在肩题中,新闻背景放在“背景板”,新闻主体自然更加突出。


 来稿标题 

南京新增5045个共享泊位,完成年度民生实事目标——
共享停车“朋友圈”扩容,地铁站停车换乘更有序


 见报标题 

南京新增5045个共享泊位,提前完成年度民生实事目标 ——
停在地铁站旁边,停到机关大院里
年度工作是“完成”还是“提前完成”?想必后者更能说到被采访对象的心坎上。肩题中这两个字的“加法”,挖出了总结性报道的“新闻眼”。改后,主题跳出“主谓宾”的常规句式,用歌词般的灵动飘逸、白描式的画面展示,不着痕迹地“点赞”政府的民生实事之举。


他山之石


 11月5日 

《浙江日报》3版
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面包车公交”成村民服务站
日均130公里,是山路也是心路
肩题陈述事实,主题总结提炼。该主题中,“是山路也是心路”意蕴悠长、言简意赅。把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浓缩在“心路”两个字里,是承诺更是担当。

 11月11日 

《山西日报》7版

太重“三剑客”的冰与火之歌
标题中“三剑客”“冰与火之歌”都很有意思。《冰与火之歌》的小说大家并不陌生,而标题将一个专业性强的话题以一种奇幻氛围表现出来——轧钢生产线上,钢坯缓缓进入加热炉,冰冷的钢坯在上千摄氏度的温度下逐渐变得通红,火花四溅、叮当声响。而“三剑客”是指太重集团的三位女工程师,她们在冰与火交织的生产现场攻坚克难,奏响钢铁变形交响曲。

 11月12日 

《解放日报》4版
摆脱“短命”首相厄运,“闪回”后更换3名阁僚

再次当选,石破茂“破”而再立
标题巧妙借用石破茂姓名中的“破”字,形象地提炼并放大了石破茂“破局重生”,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连续两次当选日本首相的新闻点。这也提醒我们,国际新闻板块是编辑可以适当“放开手脚”的领域,在稿件整合和标题制作方面可以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稿件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11月18日 

《海南日报》1版

橡胶鞋、黑手臂与上万步


这个标题简洁有力,通过“橡胶鞋”“黑手臂”和“上万步”三个具体的元素,描绘出了一个劳动形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成功激发读者对一线工作者的共鸣与关注。

 11月26日 

《浙江日报》4版

横店变“竖店” 短剧火出海
这个标题结构匀称,使用了对比手法。一横一竖,其中的“竖店”让人心生好奇。其实,它指向了“竖屏”微短剧,说的是在横店拍摄微短剧的影视生产方式。不得不说,虽然不是特别严谨的对比,但引人注意的效果确实达到了。


《新华日报》12月标题修改摘录


 来稿标题 
铺展“强富美高”宏伟蓝图现实模样
苏州诠释“走在前、做示范”实干担当(主)

绘就“常”与“非常”的长三角中轴画卷(主)


淮安:在新征程上更好展现“象征意义”(主)


 见报标题 

用高质量发展诠释“走在前、做示范”实干担当
拔节生长,姑苏大地日日新(主)


常州争当“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先锋队

“常”也“非常”,绘就长三角中轴画卷(主)


淮安着力建强“五大支撑”抓实“四件大事”

跨越赶超,更好展现“象征意义”(主)



去年12月,本报推出“‘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特刊”,13个设区市的发展成绩分别以整版形式呈现。各市来稿标题各不相同,体例也不太一致,编辑在处理过程中关注地方特色亮点,注重保留记者创新创造,对13篇稿件通盘考虑,在小改微改中提升标题质量,实现标题既各美其美、又遐迩一体。

以选取的3则标题修改为例:苏州篇的来稿标题内容高度概括偏重回顾,缺乏亮点;见报标题通过“拔节生长”和“日日新”的生动表述展现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变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常州篇来稿标题具有一定的创意,“常”与“非常”的对比突出了常州发展的守正与创新。见报标题在保留“常”与“非常”的创意基础上,增加宏观视角以总领文章,明确常州的目标和定位,使标题更具针对性和深度。淮安篇比较简单,没有具体阐述淮安如何干事创业,缺少信息量;见报标题通过具体的“五大支撑”和“四件大事”,明确了淮安的发展重点和举措,“跨越赶超”则进一步突出淮安的发展目标,让标题内涵更加丰富。

 来稿标题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主)
——张纯如未竟之业


 见报标题 
“这么多年她从未离开,她的精神与我们同在”(主)
——更多人接过张纯如未竟之业



来稿标题比较直白,讲述了人们对“张纯如未竟之业”的接续努力,规模愈来愈大。见报标题通过引用具体的话语,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增添感染力,“更多人接过张纯如未竟之业”则延续原题想要表达的意涵,呈现后来人接续努力的具体情况,使标题兼具情感与信息价值。

 来稿标题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打造“教联体”,究竟如何联?(主)

 见报标题 

“教联体”建设有望织就托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网
“鱼儿”患病,从“鱼塘”环境求解(主)


来稿标题以新印发的文件作为由头,主题发问“教联体”的建设,意欲在文章中予以解读。仔细来看,文件印发虽是新闻直接的由头,但“印发”这一动作并非“教联体”的重点和本质,来稿标题的肩主题重复提及“教联体”,也易产生阅读疲劳、模糊新闻要点。见报标题在肩题中阐发文件印发所带来的积极改变,明确了“教联体”建设的意义,主题“‘鱼儿’患病,从‘鱼塘’环境求解”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教联体”建设的方法和思路,让读者更易理解这一政策出台后将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来稿标题 

卫生院开办护理院——
盘活资源,能否突破“医养”困境(主)


 见报标题 

护理院“嵌入”卫生院,医养融合擦出“新火花”——
从日渐冷落到“一床难求”(主)


来稿标题将事件简单叙述,重点落在主题“盘活资源,能否突破‘医养’困境”的设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整体表述稍显平淡,缺乏细节和亮点,难以让读者接触到核心内容。见报标题通过“护理院‘嵌入’卫生院”这一形象描述,明确了医养融合新模式的特点,主题“从日渐冷落到‘一床难求’”通过对比,突出了这一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医养融合的积极影响,整体标题结构合理、信息丰富,能有效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来稿标题 

不用硝酸,8K镜面不锈钢抛光更闪亮

 见报标题 

不用硝酸“洗脸”,改用机器“磨皮”(主)

我省首个环保自动化抛光新产线加工出8K镜面不锈钢



来稿标题突出了新技术的优势,但只关注了新产品的品质提升,忘记介绍带来这一改变的关键变化,难以让读者第一时间产生对新技术的概念。见报标题通过“不用硝酸‘洗脸’,改用机器‘磨皮’”的生动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新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副题则给出新技术的具体信息和地位意义,主副搭配,标题既形象生动吸引人,又包含信息有亮点。

 来稿标题 

一边托老一边托幼,“朝夕相处”共享服务
“老幼共托”新模式渐兴,前路几何?(主)

 见报标题 
一边托老一边托幼,一个场地实现老人和孩子双重照料
老幼共托,“朝夕相处”探索向前(主)

来稿标题简要描述“老幼共托”新模式的内容,并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思考引导阅读,但就新兴事物来说,读者首先想要了解的还是其发展情况,而非得出结论。见报标题通过“一个场地实现老人和孩子双重照料”的具体描述,明确了“老幼共托”新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优势,“探索向前”则突出了这一模式的发展情况,让读者阅读前先“有谱”。

 来稿标题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降50万——
考研还是工作,一场“性价比”之争(主)


 见报标题 
今年再降50万,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两连降” ——
“卷学历”的老路走不通了?(主)

来稿标题提供了具体的数据信息,但该表述可能令读者认为该年度研究生报考人数降后又降,主题点出考生作出考研或工作选择缘于“性价比”考量。见报标题通过“今年再降50万”和“两连降”消除歧义,明确数据变化的范围,“‘卷学历’的老路走不通了?”这一问句则求索变化的本质,让立意更深一层。


 来稿标题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新突破——
让创新创造之花,在人民生活中绽放(主)


 见报标题 
江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创新创造,点亮人民日常生活(主)

见报标题对来稿标题进一步丰富完善,首先是明确了肩题句子的主语“江苏”,补足新闻要素。其次,见报标题和来稿标题的主题表达的意思其实相近,变化在于精简了表述,读来更加简练明白。


 来稿标题 

两个月超百万人次游客打卡浦口火车站——
一篇课文,如何“带火”一个街区(主)

 见报标题 

开街两个月超百万人次游客打卡浦口火车站——
把经典课文带进现实 把火热人气注入街区(主)

这条案例的修改和上一条有相似之处,见报标题的肩题补充了“开街”这一时间要素,相比原题更加准确,且让数据可感可知,主题的改动则将关注的点从“一篇课文”转为“街区改造”,这也更加符合文章解码“浦口火车站街区”更新保护实践的立意。改动前后,标题的文字表达更加精准,关注事物更加聚焦。


 来稿标题 

南通开发区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
一条链引领产业向“新”行(主)


 见报标题 
南通开发区推动组织建设与产业链条同步延伸
“党员上”助力“发展强”(主)

来稿标题是《新华日报》常见的标题模式,肩题讲事情,主题讲意义。见报标题努力在常规报道标题上出新,肩题不“玩概念”,直接描述事件;主题抓住创新做法的主要内容,将“党员上”放在显眼位置,突出亮点。前后改动虽然不大,但见报标题在此类报道标题中显得更加务实,不虚张声势、矫揉造作。

 来稿标题 
青城逐“绿”,加速奔跑风光无限(主)

 见报标题 
青城逐“绿”,“风光”无限(主)

来稿标题简洁明了,突出了青城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见报标题通过简化表述,突出“风光”的“生态环境美”和“绿色能源足”的双重含义,使标题更上口、更贴文章主题。

 来稿标题 

江苏发布2024数字消费创新场景案例集——
“比你自己更懂你”的消费场景来了(主)

 见报标题 

50个数字消费创新场景和十大典型场景集中亮相——
三分靠建,七分靠运(主)

见报标题的肩题,在原题给出新闻由头的基础上增添具体的“50个数字消费创新场景和十大典型场景集中亮相”信息,提供了应有的信息量。主题方面,来稿标题侧重消费场景的特点,是从读者理解的角度考虑,见报主题“三分靠建,七分靠运”则突出创新场景从建成到未来发展的转变下,需要注意的模式转变,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相比之下更具理性、更显深度。

他山之石


 12月3日 

《解放日报》5版
怎样面对娃娃间的“小打小闹”?

该稿采用了提问式标题,同时用相比“校园霸凌”更弱化的表述来亮明主题,但并非为了回避,而是“以退为进”,最终将落脚放在教育困境背后的社会根源上。同时,文章开头部分用三句话作“索引”,提前告诉读者“小打小闹”与“被舆论捅大”的反差与割裂,对单行主标题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12月24日 

《浙江日报》4版

全国首座生态功能水库开化水库不一般
鱼坐电梯过大坝 快乐还乡当妈妈
这个标题虽然比较白话,但生动、准确。肩题点出新闻核心事实“全国首座生态功能水库”,但如果单单就这一个新闻事实,读者不明白生态功能水库的作用,新闻性就有所弱化。主题用拟人手法,一句话就解释清了其功能,“坐电梯”“还乡”“当妈妈”,这些点选取得惟妙惟肖,简单的标题里有巧思。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夜归人”

主编:刘娟

编辑、值班编辑:陈湘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热播剧《漂白》被指抄袭,改编自新闻报道的影视剧需获授权吗?

社长成“配角”?这场发布会让人耳目一新

8年,价值观指引我们坚实前行

传媒茶话会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管,传媒研究头部新媒体平台,探讨主流媒体采编、经营、融合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