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老家盐山反刘村初一拜年(视频)

文摘   2025-01-30 19:03   河北  

(“听我说”之939)

说说老家盐山反刘村初一拜年

(音频)

(视频) 

   拜年,不仅是形式上的礼节,更是长辈与晚辈间联系的亲情纽带,也能把良好的家风传承给孩子们。

   初一上午,老家反刘的大街小巷便热闹起来了。人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带着新年的喜气,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

   我们家族也不例外,男的、女的,几十人聚集在我大哥家中,待到人齐,便结队去长辈或兄长家中拜年。

   从村东头,到村西头,再转到家南,一户挨着一户。

   每到一家,暖气烧得热热的。花生、瓜子、糖果等零食摆满了桌子,人们边聊天边嗑瓜子、吃花生,其乐融融。

   只不过,老家拜年的仪式多年来早已发生了变化。人们将跪拜礼改成了鞠躬、握手问候等其他形式。作为长辈,包括自己也对此理解并宽容,在意的是与晚辈们之间的互动,凝聚家族的那股气势。其实很多长辈那句‘人来就行,不用磕头’不只是客套话。跪拜是传统,不是教条,支持晚辈们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再就是,父母、大爷、大娘、叔叔、婶子长辈们相继离去,还有年节下给他们拜年的近们、远门的哥嫂以及老邻旧居家的长辈、同辈好多已似风中落叶,陆续凋零。

   另外,我的大哥和同辈的几个哥哥嫂子也在家里迎接晚辈和弟弟、弟媳们上门拜年了,他们开始学着慢慢适应仪式感最强的“老去”。因为长辈们没有了,基本不需要他们跑道拜年了。

   在记忆中,原先每年初一拜年都要拜三四十户人家,上午转不完,下午接着转,给叔叔大爷婶子大娘哥哥嫂子们拜年,虽满身疲惫, 却心藏温情。如今,需要去拜年的人家已是屈指可数的。想到这里,心中便泛起无尽的不舍。

   父母在时,父母在家里坐镇,等候晚辈们上门拜年。瓜子、花生、糖果、香烟不可少,炕上摆上一张桌子,准备几个菜和几杯薄酒,晚辈拜年时,有的便喝上几杯,在酒的醇香中,大年初一拜年的氛围变得更加温馨与热烈。

   我们去拜年时,长辈们也会摆上酒席,我们也会抿上一口暖心酒,让亲情更加醇厚。

   拜年时,在村子里穿行,不停地磕着瓜子。遇到乡邻握握手或互相一抱拳,口里说着:“你好,拜年了,发财啊”等等拜年的话,寒暄几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拜年的声声祝福,传递着新一年的奔头与盼头,红红火火、有滋有味的希望。

   拜年,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问候,而是一种传承了老家数百年的习俗,不仅是对长辈尊敬的象征,更是一种家族情感的凝聚。每一声祝福、每一声“拜年”,都承载着晚辈们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现代科技带来新拜年方式,远在外地的游子、亲戚,不管是电话拜年、短信拜年、鲜花拜年,还是视频拜年,但爱与尊重不变。拜年让游子感受家乡魅力,传递家人牵挂和祝福。

【编者按:微信公众号“用相机说话”开设“听我说”窗口,内容包括有价值的新闻、正能量故事、回忆往事、乡愁记事、金点子、好建议、女性消费、旅游、房产、家电、汽车、家居、征婚、美食、服饰、购物等,也可以讲自己的故事(包括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困惑或者困扰,也可以是你通过自己努力创造的一点小幸福、小成就等,你的故事将默认允许我们公开发布),欢迎大家参与。邮箱:hbyswhs@163.com】


用相机说话
用企鹅平台,圆心中梦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