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风能这一年》|徐建中:风能利用新使命,科技发展引未来

文摘   2025-01-27 16:34   江西  
点击关注我们!加星标,不迷路!

徐建中:风能利用新使命,科技发展引未来

徐建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4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大关,约占全球装机容量的一半,这一里程碑数据标志着中国风电发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随着我国风能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成本快速降低,风能利用逐渐由资源禀赋依赖转向了高新技术驱动的新赛道。科技创新作为原动力,支撑风轮越转越大、越转越稳。

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获得表决通过,不仅填补了我国能源顶层设计上的空白,更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法治基础。

风能利用作为海陆并重、集分并举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的重要一环,其产业链、供应链、消费端的未来走势皆得到保障,大家铆足劲干起来,有国家在大力支持。

科技创新离不开风能人的披肝沥胆。2024年,我们的风电机组上山下海,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的世界纪录——全球最大容量的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实现满功率运行,全球功率最大26兆瓦近海固定式风电机组、全球最大20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下线,全球海拔最高的5200米风电场全容量投产。这些世界纪录是由一项项国人自主原创的先进技术堆叠出来的,新材料不断突破、关键部件自主研制、整机装备智能制造、高精度性能仿真……科技创新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为我国风能产业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奠定基础。

科技创新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风电目前作为我国的第三大电源,不仅对其发电总量提出新要求,更对其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提出新期待。提高风能利用水平,解决风电并网难问题,实现风电就地消纳,实现风能多元化利用等,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为风能利用提质增效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前进动力。灵活调节型风电机组、风热机组、风电制氢氨醇、高空风电、风-光-水-储多能融合系统等风能创新利用形式,开拓风能利用宽度。

科技创新,还有更多路要走。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趋势下衍生出对核心部件和整机性能的新要求,超长柔性叶片、大型高可靠轻量化传动链、高柔塔筒、环境适应型风电机组、漂浮式风电机组等关键科技装备问题亟待突破。风电场群高效运维需进入智能时代,风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更需提上日程。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我们风能人更要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以科技创新助力未来。风能发展,舍我其谁!

来源:风能专委会编撰的《2024,中国风能这一年》 

CWEA

《2024,中国风能这一年》|杜祥琬:立足风、光,建设智慧能源

回首听风蓄新力,穿越周期赢未来——2025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京举办



转发

收藏

点赞

在看

风能专委会CWEA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