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趣
wei
味
di
地
zhen
震
xue
学
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科普栏目
地震科普—地震激发艺术,艺术震撼世界
看天上的星星尽显光辉
赏地下的河水肆意奔流
2、地震激发艺术,艺术震撼世界
2.2 世界名画问世(下)
2.3 深远影响
这是俄罗斯画坛的旭日
—普希金(俄)
2.2 世界名画问世(下)
◆ 思想、科学和艺术的升华
对这样一幅划时代的艺术品,仅用“伟大、天才”的词汇来形容,不无虚伪的浮躁。观众需要对比他5年间的各版画稿,管窥一斑地理解作者在思想、科学和艺术上的升华过程。
他的第三稿曾在1831年公开展出(图2-11左),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少数的、能用宏大场面来描述庞贝灾难的好作品。当然,致命的硬伤在于它主体思想的低下。画作以强盗抢夺民女、战马踩踏草民为主,人物造型有着明显地模仿文艺复兴作品的痕迹;再者,光环中的教皇莅临灾区,面带救世主般的冷漠,君临天下地视察、探望,或者说傲视着布衣百姓的苦难,这种阿谀奉承的表现方式向来是艺术作品的糟糠。
图2-11 画作的第三稿(左,1831)和第四稿(右,1832)
这样一种场面,也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东汉的糟粕——光禄大夫会在震后数月到灾区“宣畅皇恩”,发布减免当年田赋徭役的赦令,幸存百姓要年年把地震之日奉为“感恩日”来祭祀。一句话,在自然灾害面前,受灾者、救援者和当权者的位置摆错了,尽管在古典艺术上这是一幅不错的浪漫主义画作。
今天,我们已无法知道当时的文艺评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布留洛夫当时所讲:“我不需要跟着潮流走,那无异于阿谀奉承”,追求明亮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才是他生命的最高境界。
于是,他坚决又痛苦地摒弃了第三稿——那个曾让他呕心沥血、已经在博物馆名声大噪的作品。重新起步,返回3 年前曾经激起他千思万绪的朴素初衷——英雄主体是受灾民众,中心思想是讴歌苦难百姓抗拒天灾的崇高精神、展示大自然的本性。完成第四稿后(图2-11 右),他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第五稿(即定稿)的创作,前后共历时7年。
布留洛夫对待科学问题是严谨的。他仔细推敲过地震的破坏作用、素描过现场遗迹,能够理解庞贝建筑的破坏主要是地震所致,而生灵的窒息源于火山毒气和凝灰覆盖。融入科学内涵之后,作品的真实感召力便突出起来,譬如表现出了水平挤压引起地面的局部隆起和位错断裂(图2-12);房屋的破裂损坏集中出现在房角和梁柱结合部;高层建筑和顶部的附属物会首先坍塌倾倒(图2-13);老人、妇女和病人更难以站稳……这些细节的处理准确而合理地表现了地震的真实。
图2-12 地震时的地面变形(局部)
图2-13 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局部)
艺术从来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科学求实、艺术浪漫、人性美好,无疑是布留洛夫艺术成就的本质。
画面中, 古罗马建筑的恢宏壮观遭到彻底破坏, 肤白胜雪的女子竟陷灭顶之灾,顽强无比的男士爆发出斗志却被天灾摧残,矛盾的事物聚在一起构成了生活的真实!一切都很合适,既不简单又不极端。已经倒地的老汉竟然抬起一只手去抚慰前来援助的儿子,重伤不支的姑娘在倒下时仍然顶戴一只美丽的花环(图2-14)。
母亲在保护两个女儿时警惕地正视着灾难的降临,坚强而痛苦;女儿依偎着母亲,恐惧而无奈。在这些细节上,布留洛夫花足了功夫,对她们眼睛、泪水和眉毛的刻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图2-15),让苦难中的美丽、无奈中的憧憬,鲜活地重现在人们眼前。迄今,我们还没有见到哪幅作品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平。
图2-14 矛盾构成了现实(局部)
图2-15 苦难中的美丽和憧憬(局部)
如此完美无瑕的作品,实在是再加一笔都是亵渎,再减一分都是罪过。
还应指出,画作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女子躺倒在地,十分醒目。她有着典型的古罗马女子丰腴而极富曲线的体型和飘柔黑发,不幸逝去却依然温柔婉约、妩媚动人,她的一条腿在弯曲抬起,好似在替所有被摧残、受蹂躏的人向着天地做最后的道别(图2-12)。
母亲身旁的婴儿是画龙点睛之处,初稿里曾经尝试过让他用拥抱、匍匐、呼喊母亲,抑或以孤独大哭等多种方式出现。布留洛夫的最后处理是惊人的(图2-16):婴儿健壮、可爱、天真,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和母亲阴阳两隔了,神情恰似没有遭遇过任何苦难的纯洁天使,在破碎的路面上依偎着母亲,匍匐在人群的脚板下,四处张望。他也不知道,人间的生活中还要应对地震等自然灾难。孩子的眼中露出童真的无邪和无畏,向往着光明的未来……
这是《庞贝的末日》画作里唯一露出稚嫩笑容和天真无邪的人物,意味深长,催人泪下。
画作在思想、科学、艺术上表达出了什么?
人性的真善美,还有那生生不息的希望。
凡是有良知的地震学家都将永生不会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画作的成功,使它光辉千秋,震撼世界。
2.3 深远影响
◆ 庞贝的后话
布留洛夫1836年载誉回到彼得堡,当即被皇家聘为美术学院教授。
遗憾的是,之后,他陷入了仅为皇家高官和教会作画的小天地,思想观念受到束缚和禁锢,创新的生命力不再,后半生只留下一些世俗的肖像画和古典主义宗教画,虽为一代宗师却再无精品,53岁去世。
但布留洛夫《庞贝的末日》油画影响深远,从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待抗灾、挖掘灵感得到重视。
1860年后,意大利开挖出了庞贝古城风貌,维苏威火山的类型被命名为“普林尼型喷发”(Plinian eruption)。
1945年建立了火山监测站,之后又增加了地震观测。
1997年,庞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图2-17)。
2020年后,仍然有新的文物出土。
图2-17 庞贝古城和远处的维苏威火山
◆ 深远影响
18—19世纪,西方诞生了不少抗灾的美术作品,如火山画派、海难画派、庞贝画派和地震画作。在震灾油画中,19 世纪的一幅佚名画作很有诗意(图2-18):阴云密布之下,百姓们怒向天庭,呼喊着家园被毁。作者没有把百姓画成一群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她们仍旧美丽端庄、从容淡定,白皙的肌肤和罗衣依然散发着古罗马的永恒尊严和高贵单纯,成为永世流传的艺术佳作。
还有一些以自然环境为主的作品,也有好评。美国Hamilton 于1864 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比较典型(图2-19)。他将庞贝的灾难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式表达出来,色彩和构图都耐人寻味。不过这类作品里没有人物出现,人群仅用微小的斑点来示意,评价就相对偏低一些。
图2-18 庞贝末日(佚名作品,19 世纪)
图2-19 庞贝灾难(J Hamilton,1864)
中国曹勇于2008 年底创作的《大爱无疆》也是一幅较好作品(图2-20),军民奋战灾区的场景十分感人,场面宏大、战鼓擂擂,重伤孩子的敬礼深深表达了军民生死与共的主题。我国的地震艺术创作,多以宣传和随笔为主,有一些还属于展馆定制的速成作品,像《大爱无疆》这样的油画精品,实属凤毛麟角,备受欢迎。正如文艺评论所指,我国油画界的人物群体场面一直很薄弱,制约了对重大事件的表现,该作品在抒发人性的感情和精神状态上、在人物之间的面部交流和眼神沟通上,有待提高。
抗震救灾是个重大的社会题材,我们期待中国的艺术家们能像百年前的布留洛夫那样,精益求精地修改画稿,登上地震艺术的世界舞台。
图2-20 大爱无疆(曹勇,2009)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
选编、一审:盛馨逸
二审:熊丹
终审:刘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