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过,当川内大部分水稻已颗粒归仓时,合江县中稻再生稻种植再度传来捷报。几天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再生稻进行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到493.7公斤,再次刷新全省纪录。今年,吨粮示范田块,中稻+再生稻平均亩产达到1269.2公斤,同样刷新去年全省中稻+再生稻亩产纪录。据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推广“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以来,合江县水稻种植一路凯歌行进,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年以来,面对高温干旱考验,合江县水稻种植如何在重重挑战下实现突围?
选育良种是关键。合江县是四川最早“开秧门”和“开镰”的地方。年平均气温18.5℃,适合在种植一季中稻的基础上再蓄留一季再生稻。连续多年来,县农业部门农技专家开展中稻再生稻高产技术试验示范和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大力推广适宜合江县种植的“稻香杯”优质水稻品种和省、市水稻主推品种,示范推广再生能力较强的籼粳杂交新品种“甬优4949”等优质稻种,实施省级重大品种推广项目。目前,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8%。
大桥镇上房村的百亩超高产攻关片种植的就是“甬优4949”。该品种有穗型中偏大、穗粒较小、结实率高、株叶型好、叶片直立、再生芽主要是从基部萌发等特点,中稻收割后,再生稻穗型很大,再生稻表现优秀,非常适合合江县种植。2023年,该示范点中稻再生稻平均亩产达1265.2公斤,刷新泸州地区中稻再生稻单产最高纪录,2024年,平均亩产达1269.2公斤,比去年增加4公斤。据统计,今年合江县实施了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项目,在除大桥镇以外的8个镇各开辟了100亩“示范田”种植水稻“甬优4949”品种,均取得良好收益。
选良种,更配以良技。在探索“中稻+再生稻”高产技术过程中,合江县按照示范区主推品种、育秧时间、育秧方式、栽插密度、病虫防治、增施粒芽肥、收割高度“七个统一”技术模式,在全县大范围推广合理密植和旱育秧等高产技术,带动大面积规范化栽培,助推实现四川省单产提升行动目标。
旱育秧具有可早播、早栽、早熟优势,并且省力、省水、省秧田,还具有高产高效和秧龄弹性大等优点;合理密植采取1尺*6寸、9寸*6寸等行窝距或宽1.2尺窄行8寸、窝距5—6寸的宽窄行,亩栽1万—1.2万窝左右,每窝栽2—3苗,基本可实现亩种植秧苗2—2.5万苗左右,为保证高产需要的亩有效穗数奠定坚实基础。为了让农户接受合理密植和旱育秧等水稻种植技术,农技专家时常“泡”在田间地头,多次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从水稻育秧到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和科学施肥等方面为农户全方位指导。
民以食为天,粮以稻为先。合江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52万亩,年产量在30.5万吨以上。在成绩显著的同时,水稻种植面临的劳动人口老龄化、水肥管理相对粗放、种植技术接受程度低、种植效益不高等问题挑战依旧不可忽视。
合江县白米镇斗笠村2024年中稻测产
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合江示范区,合江县实施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项目,以提高水稻单产为目标,强化政策扶持,推进科技创新,利用旱育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增施粒芽肥、蓄留再生稻等农业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挖掘水稻产量潜力。与此同时,合江县也正在不断探索水稻节本高质高效种植技术,开展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试验,探索新的栽培管理模式以提高机械化水平,逐步适应劳动力逐年减少的局面。预计到2025年,至少推广粮食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要模式各1种,并持续开展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