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冬季||​散文,温暖和力量的表达方式——《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读后感

文摘   生活   2024-08-09 06:17   四川  





 对迟子建,因几年前曾读过其获茅奖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而并不陌生。而今读其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则是因鹃城读书会推荐其为这个月的共读书目。

 年轻时,曾非常喜欢散文,因为这种体裁可以让人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显得特别“浪漫”。年少时曾做过以文字为职业的“文学梦”,而散文最容易让文字梳理内心。那时写得最多的就是散文,偶有无病呻吟的文字见诸报端,还因领过几次稿费让恋爱期间的老婆最终成为老婆而“建功立业”。后来阴差阳错地走上了行政管理之路,继而“耽误”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待到近年来退出领导岗位后,才又重新拾笔开写。只是山河依旧,文笔不在,早已“江郎才尽”了。


 随着年龄渐大,阅历增加,见多了世间百态,心性沉淀后,现在更喜欢的是“深刻”一点的诸如茅奖小说之类的文学,对“浪漫”的散文,兴趣渐渐淡了。



 没想到,读《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却唤醒了沉睡心中多年的“散文情结”。


 迟子建的《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呈现了散文惯有的文字之美,当然还有女性角色的细腻柔情。然而打动“知天命”的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写故乡的一草一木,写来自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写人生的艰难困苦,写家的温暖。这些文字给人带来无限的温馨,也带来了深深的共鸣。


 我最喜欢,也给我最深共鸣的是作者写她的故乡和父亲。


 故乡,一定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处。我常常在情志困惑时,不由自主地驱车回老家,去很熟悉的田埂转一转,去徐堰河边走一走,仿佛老家的一草一木都是能提高自己能量的磁场一样。


 迟子建的故乡漠河,我是去过的。只不过是最热的8月去的,到处是河流蜿蜒,青枝翠叶,完全感受不到“极寒”之感。但在迟子建笔下,一年之中有半年极寒的故乡的山川河流、草木雪花,都被她以朴素而忧伤、温情而灵动的优美笔触,描绘成一幅幅苍凉却温暖的美丽画卷。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里写得最多的是“雪”。“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雪花是冬天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便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伴随着雪花那轻歌曼舞的脚步,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灿烂,它披上一件银白的棉袍,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宁静的圣洁之美。”这让身处南方很少见到雪的我们,甚是感动和羡慕。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雪”,而是作者的父亲。


 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印象最深的往往是母亲。因为母亲更多关注孩子的吃饭穿衣等生活琐事,与孩子走得更近些。而父亲大多扮演着威严的“严父”角色,与孩子走得远些。但是父亲对孩子的“三观”甚至性格的形成,多数母亲是不可替代的。


 迟子建的父亲是在盛年时的49岁去世的,她在《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里的多篇散文都写到了这位事业心强、富有学识、善于陪伴孩子的“慈父”。那些细腻动人的文字,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父女之情。

 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是《灯祭》一文,这是一篇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亚于朱自清《背影》的写父爱的散文,真情实感,极富感染力。如果我还是中学的语文老师,一定会把《灯祭》编为孩子们的“编外课文”的。

 “28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窗户外面还没有挂灯,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还真顾家啊。’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


 每年都能提着父亲精心为孩子制作的漂亮的灯,得意地满村去显摆……孩子喜欢这样的灯,当然更喜欢这样陪伴自己成长的父亲。这样温暖的教育方式,让我边读边为自己做父亲而汗颜。我是典型的事业型男人,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因而人送我并不太喜欢的“工作狂”帽子。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不重视,也曾在儿子的“三观”、性格养成、眼界开阔等方面费心费力,但在如此细腻的精心陪伴上,真的就太差了。以至于儿子小时候一直认为我只是个“严厉爸爸”,鲜有与我接近。

 多才多艺的父亲还让迟子建写出了会拉琴的爸爸让她懂得“能从屋顶袅袅升起的,不只炊烟,还有音乐”。《灯祭》这些对生活细节极致还原的动人文字,不仅让人感到亲切,还有一种温暖的力量扑面而来。

人到中年,读迟子建的《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我意识到,散文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浪漫情怀,它更传递一种温暖和力量,令读者感喟和思考。





蓝冬季

爱好摄影、读书、游泳。

公众号其他文章链接:唐小瑭||他可真是一个既聪明又有学问的老农民——读刘公炳的《脚痛求医》





顾问万晓玲  高伟  刘小革     

美编强军  湘君

主编唐明霞

副主编邹贵宝  向辉

编委成员:

李宗明 陆先武  张大春  周晓为  王芳

评论员:

龚革飞  陈岸国  芳芳


投稿邮箱:

623564515@qq.com






不惟读书
工作之隙,茶余饭后,可以读书、观影,去远方的繁华盛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