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城市最不缺的就是历史和故事,北航户外俱乐部的city walk活动也成为了我们进一步了解北京历史故事的一个契机。这次city walk第14期组织的是八大胡同之旅。我想除了故宫之外,北京最悠久的历史文化痕迹,应该就是胡同了。正是在春和景明的五月,微风习习,天公作美,我们北航校友一行人,怀揣着寻找历史痕迹的热情,踏上了对北京八大胡同的探索之旅。未见面时我还在为怕与大家不熟而感到紧张,但看到熟悉的仝敬明师兄和常春师姐的笑容后,使我原本紧张的情绪顿时烟消云散。
此次由仝师兄和兴吉师弟做我们的向导,两位都是对京剧历史了如指掌的文化爱好者,同时也为本次讲解做足了功课,我到现场时,还看到仝师兄手拿一本《伶史》翻阅。两位向导告诉我们,八大胡同的名字虽因其作为风月场所而广为人知,但它更是昔日京剧的发源地,是京剧艺术的摇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八大胡同包括胭脂胡同、百顺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棕树斜街、朱家胡同、小力胡同。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胭脂胡同,胭脂胡同因其为风月场所提供胭脂而得名。在胭脂胡同入口墙体上,有一副同光“十三绝”的石刻,上面刻有京剧大师梅巧玲、谭鑫培、程长庚等名人,见证了这些京剧艺术大家的辉煌时刻。两位向导为我们讲解了部分京剧大家在京剧中的地位和关系,每一个人物都丰富多彩。古老的石刻,也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可见八大胡同与京剧的形成发展历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走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随后,我们又漫步至百顺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等地,感受着八大胡同的兴衰更迭。
百顺胡同因为胡同中种植了大量的柏树,曾经被叫做“柏树胡同”。来到百顺胡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体上著名的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两位向导由此为我们讲到八大胡同作为京剧发源地的由来。八大胡同作为京剧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乾隆时期,乾隆八十大寿时,“四大徽班”进京献演祝寿,就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其他著名戏班相继来京,也均是居住在此处。祝寿结束后,徽班并没有回安徽,而是在此扎下根来,所以也就形成了这句俗语。后来,徽班与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将徽剧、汉剧、昆曲、秦腔的精华融合,结合北京的语言特点,最终衍变成了京剧,这便是八大胡同是京剧发源地的由来。
参观胡同时,我们不时可看到墙上刻有“茶室”的院子,这就是当时的达官贵族、社会名流消费的场所。据悉当时风月场所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价格分别大概在两块大洋、一块大洋和半块大洋。位于百顺胡同的这个茶室属于二等,进到这里消费需要一块大洋,估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要500元。茶室并无人看管,进入茶室内部时,发现已经破败不堪,但从其主体结构仍能联想出电视剧中红色木质二层小楼的模样。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奈,感慨古代女性身不由己的同时,也感谢新时代女性地位的提升。
陕西巷因小凤仙和赛金花而名扬四海。来到陕西巷,我们特意到小凤仙故居看了看,拥有爱情故事的地方总是让人更为好奇又记忆深刻。小凤仙故居已经被重新俢砌,遥想此地当年上演的传奇和爱恨情仇,小凤仙与蔡锷将军的爱情故事仍令人唏嘘不已。
期间我们也前往了梅兰芳祖居和谭鑫培故居处,院子的门都已落锁,只能从门缝中向里探望,破败寂静的院落已经看不到当年的风采。如今,这些故居已变成私人住宅,残破的模样令人感慨时光的无情。
在铁树斜街时,我们路过了93号院非遗工坊,决定在院中的咖啡馆稍作休息。在此兴吉师弟开始为我们讲解京剧艺术,这时候我才发现这个师弟如此博学多才。对于京剧艺术,他可以侃侃而谈,开口吟唱时更是惊艳了所有人,连咖啡店的老板娘也默默拿出了手机开始录影。在场所有人都被星吉师弟的京剧表演深深吸引,他的声音宛如从古代戏楼穿越而来,每一个音符都透着对京剧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我以前是对戏剧不太有感觉的,但是听到师弟开口吟唱,竟也觉得如此好听。从咖啡馆出来时,老板还问我们是什么旅行团,这句询问不禁让我们为北航学子的才华和风采感到骄傲。我想这句询问同时还得益于费洪星师兄手举的北航户外俱乐部的旗帜,十分有点导游的模样,感谢费师兄一路为我们指路。
晚餐时,我们前往天桥老金涮肉,在这里,师兄有酒,还有故事,我们负责品尝和欣赏。酒逢知己千杯少,不胜酒力的我也不禁多喝了几杯。火锅的热气也象征了校友们之间的热情,我们品尝着美食,也享受着友谊。这一天的经历,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京剧艺术的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了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北航校友之间的情谊在这样的聚会中得到了加深,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