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好”非遗
非遗赏析与实践
守护时光里的文化瑰宝
为进一步贯彻“五育并举”理念,提升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延续往届美育课堂的卓越成效,开展本学期美育课堂。将艺术课程融入校园生活,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面向天津大学本科生开设,旨在给同学们提供一个“零距离”赏析与体验非遗项目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镌刻着独特的审美模式,基于此,课程以美育教育为载体,强调“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非遗之美走进大学堂。本课程带领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及分类,再以传统美术类非遗为课程专题,赏析典型非遗项目的艺术特点、工艺与价值,最后以非遗手作体验作为课堂实践落点。力图能够引起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热爱,持续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为非遗活化增添内生动力。
主讲人简介
黄艺冰,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学硕士、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民间美术、民俗文化,从事包括中国木版年画、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等非遗项目研究。
课程内容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举措,有助于让学生们了解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述
讲述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中国的分类和保护概况,促使学生共同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
“大美非遗”
传统美术类非遗专题赏析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繁多,囊括了剪纸、雕塑、刺绣、年画、书法等。这些传统美术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载体,反映的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一种现象。
传承文化
魅力非遗
泥塑作为传统美术的典型项目,其生产几乎遍布全国主要的农耕地区,深刻反映了地域观念和情感,充分表达了民众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取向。课堂将带领学生了解传统美术类非遗的定义与价值,赏析比较江苏无锡惠山、陕西凤翔、河南浚县、天津、北京等较为著名的地域泥塑项目。
“手作非遗”
河南浚县泥咕咕非遗体验
在玩泥巴和丢沙包成为我们的童年记忆,各种手游和电子产品充斥孩子世界的今天,在河南省浚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还有一种从远古走来,穿越数千年历史的手工泥玩具——“泥咕咕”,依然被孩子们所喜爱着。
浚县泥咕咕是中原地区原始鸟崇拜的物化形态,是农业文明与民俗文化的衍生品,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泥咕咕的名称由此而来,泥塑(浚县泥咕咕)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课堂将讲授泥咕咕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带领学生使用手工材料亲自体验制作“独一无二”的泥咕咕。
走进非遗文化
一捧泥土,万千世界
这就是非遗泥塑的美妙所在
用最质朴的材料塑造出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
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
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
从质朴原色到色彩斑斓
泥塑究竟以何面貌出现?
静待你来揭晓
课程信息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并加入群聊。
课程信息:预计于11月16日开展,具体信息群中会进行通知。
供稿丨天大精仪团委
排版丨刘苗晨曦
执行编辑 | 于安迪
审核 | 精仪学院宣传中心
『 精仪学院宣传中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jyx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