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新政下,1年躺赚10万+!

文摘   2025-02-10 16:51   北京  
1月16日,吉林省发改委发布了《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对不同电力用户的执行范围、执行电价以及分时电价用户的峰谷时段进行了调整,通知已自2025年2月1日起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后,吉林省分时电价峰谷时段划分更加合理,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将为省内储能项目带来更大盈利空间!

下面是详细解读。

01

文件解读



文件明确,峰谷时段划分方面午间低谷由1小时增至3小时,高峰时段减至7小时,取消尖峰电价。详情如下:

高峰时段:8:00-10:00、16:00-21:00(共7小时)。
平时段:5:00-8:00、10:00-11:00、14:00-16:00、21:00-23:00(共8小时)。
低谷时段:00:00-5:00、11:00-14:00、23:00-24:00(共9小时)。

图片

分时电价调整方面:工商业用户平时段电价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上网环节线损电价、系统运行费用折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高峰和低谷时段用电价格在平时段电价基础上分别上下浮动55%,工商业用户尖峰电价不再按固定的月份与时段执行,调整为灵活启动机制。

通知自2025年2月1日起执行,其中,省内代理购电用户自2025年4月1日起执行。

图片

02

用户侧储能收益率提升!



图片


根据吉林最新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省内用户侧储能项目将可满足每天“两充两放”的充放电策略。

以2h储能系统为例,可在低谷时段(00:00-5:00)期间充电2小时,并于第一个高峰段(8:00-10:00)期间放电2小时,于午间谷时段(11:00-14:00)期间再充电2小时,于第二个高峰段16:00-21:00)期间放电2小时,每天实现两次充放电循环,大幅提高储能电站的利用率加快投资成本回收。
图片

我们依据吉林电网代理购电价格和分时电价政策,对吉林1MW/2MWh工商业储能电站的收益情况做粗略分析,本文特指峰谷套利收益。
1.运用场景:
吉林1MW/2MWh的2小时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两部制大工业用电1-10kV,工厂白天负荷稳定可完全消纳储能放电,且变压器容量满足储能充电需求。

2.基本设定:
1月份全国2小时储能项目EPC中标均价为1.1元/Wh,以1.1元/Wh为投资成本,并按系统效率首年衰减5%、此后每年2%、充放电效率92%、消纳天数330天,系统充放电深度90%进行计算。

3.充放电策略:
根据吉林电网工商业用电分时电价划分时段:
高峰时段:8:00-10:00、16:00-21:00(共7小时)。
平时段:5:00-8:00、10:00-11:00、14:00-16:00、21:00-23:00(共8小时)。
低谷时段:00:00-5:00、11:00-14:00、23:00-24:00(共9小时)。

根据此划分规定,吉林2小时储能系统全年每日都可以进行两充两放运行:

低谷时段(00:00-5:00):充电2小时;
高峰段(8:00-10:00):放电2小时;
午间谷时段(11:00-14:00):充电2小时;
高峰段16:00-21:00):放电2小时。

图片


4.分时电价:

参考2025年2月份吉林工商业用电两部制1-10kV电价,其中高峰电价0.9304元/KWh,低谷电价0.4588元/KWh。


图片

5.收益粗算:
根据以上背景设定,对吉林某1MW/2MWh的工商业储能电站(两部制工商业用电分时电价1-10kV)前8年的峰谷套利收益进行粗算可得:

前8年,储能系统充放电峰谷价差套利收益情况如下:
图片
可见,在吉林工商业分时电价新政实施后,1MW/2MWh的工商业储能电站前8年总收益约为307万元回本年限不到6年,年均净赚达10万元有余!

注:本文仅为粗略计算,数据、分析过程与结论仅供参考。

03

东北储能市场迎来大变局!



图片

近年来,中国新型储能的快速增长有目共睹。‌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在这片热潮中,东北三省的储能市场也迅速崛起。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东北三省的新型储能装机达17.78万千瓦/39.62万千瓦时,备案项目更是超过了12GWh。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地理条件优越,这些都为新能源产业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为储能项目提供稳定的能源基础。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还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有助于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过程的加速。

近年来,东北三省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储能相关政策,为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东北三省的储能项目纷纷落地。据行业媒体世纪储能汇总统计,2024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公布的储能备案项目达到了47个,总规模达4.89GW/12.40GWh。

图片

目前,东北地区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布局正日益完善,从锂电池到飞轮储能,从独立储能到虚拟电厂,东北的储能技术路线日益多元化,产业链也日趋成熟。

可以预见,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将投身于东北,推动东三省储能市场进入到更加快速的发展阶段。


声明:本公众号坚持原创、保护原创,转载内容只为分享传播知识,供个人研究、学习使用,并在文中注明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扫码添加小编

交流丨分享丨合作丨推广

 · chunengpai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储能派
关注储能领域,为储能行业人士提供储能材料、储能技术、储能应用、储能政策等,一起见证双碳目标的实现!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