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由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所想到的

文学   2024-08-28 10:28   山东  


 由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所想到的


文◎王玉玲



(一)

     


  我之所以喜欢读布洛赫的书,还源于一部电影《迷雾》。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斯蒂芬斯.金的小说改编拍成,他同时还曾担任过导演、演员等,过人的才华和智慧,让他32岁时就已经成为亿万富翁。影片中有一幕让人非常的震撼,男主人公和小镇居民被困在怪兽围攻的超市里,这时主人公挺身而出成了人群的领袖,他带着家人驾车逃出超市后,在迷雾中再度失去方向,此时,怪兽的叫声似乎越来越近了,主人公终于显现他最脆弱的一面,绝望之中,他开枪将全家人(包括他的儿子)打死,轮到他自己时,枪里却没了子弹,他茫然地走下车,向着雾中传来声音的方向走去,却发现那是军方赶来救援的坦克。可是为时已晚他却过早地放弃了希望。

  他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也是一部关于希望的重要作品,故事梗概是,主人公安迪虽然蒙受不白之冤身陷牢狱,却始终对未来怀有希望,他始终没有被监狱里制度化的生活同化,借机在寻找脱身之道,并且用尽所有的耐心去经营这种可能性。最后,他对自己的朋友说:“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没准儿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而好东西永远都不会消失!”最终他获得了自由。读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绝境处的人性,看到了人类内心的N多可能性。而他的朋友瑞德也被他激起生命的热望,他决定违反假释条例,出发去找安迪了:“我希望,我能成功越过边境,我希望见到我的朋友,紧握住他的手,我希望太平洋能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蓝。”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虽然没有得到奥斯卡的青睐,却成为真正的经典,过早地进入了电影史。我想,正是因为从他的小说里能真正唤醒人们最本能的需求,那就是“希望”。

  “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对于人的生命很重要吗?

  有朋友曾问我:“王老师,你对“希望哲学”很感兴趣吗?”

  是的,多年来,“希望哲学”像冰山一角,一点一滴地融进我的脑海渗透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生命的每一个路口,“希望”都会为我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前行的路。

  在这里做一些思考:说到“希望”,自然会联想到布洛赫,布洛赫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很有天才,思想敏锐,富于现代性,他总是从自己独特的哲学视角进行阐释,他的书像迷宫、像色彩斑斓的多棱镜、像多声部的大合唱,充满了神秘、充满了魅力。阿多诺曾说,哲学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说理,另一种是表现。很少有哲学家做到第二点,布洛赫却做到了,他的说理哲学和表现主义是同调的。

  布洛赫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人的本质同希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希望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人类需要,是“人的本质的结构”。作为自然人要实现自身的本质,达到理想的状态,成为摆脱各种异化的“完全的人”,首先必须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信心,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和创造性,努力去争取。所以,人在实现自己的内在本质时,还必须帮助周围世界完善起来。“期待、希望、向往,走向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意向,这不仅是人的意识的根本标志,而且当它们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的时候,也是整个客观实在内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所以,世界要走向完善,也有待于人的能动作用予以帮助。在希望的驱动下,人通过劳动积极解决主体客体矛盾,在人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将实现自己的本质而成为“完全的人”;世界也将消除异化而成为没有任何忧患和邪恶的理想世界,从而达到主体和客体二者相互适应。这样,人类社会就将跨入充满人道主义具体的乌托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希望哲学”,的确给人类的生存和追求注入了激情和动力。

 近日闲暇时整理我的书房,翻开尘封的笔记本,看到记录着学生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有关美学的读书笔记,再次回忆起我当时的学习热情。踏入社会后,先后阅读了布洛赫的书籍并逐渐重视起他的思想。以我粗浅的观点认为,布洛赫的哲学思想更唯物现实而且特别人性化。布洛赫曾说:“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过于阶级化、斗争化,忽视了人们的主观愿望。”而人类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所以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希望哲学”正是将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加以强调,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发展和完善,这一点,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布洛赫在1923年出版的《乌托邦精神》中谈到,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规划(即乌托邦)才能体现人的本质。当然,只有在社会发展中不断重视这种希望,才能避免乌托邦流为空谈,也只有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社会才可以伦理地道德地发展。今天我们学习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应该从多方位多棱角去解读和悟懂;从心理学上看,希望是指向未来的某种强烈的情绪;从历史哲学上看,希望是指历史过程的某种终极目标,也就是说,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为个体的我们,领悟布洛赫的“希望哲学”,能使人在一个更高领域去审视社会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努力奋斗争取实现理想的“乌托邦”又是何等重要呢!“希望”,是人的一种情绪,更是一种特质,其中包含了意愿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能使人到达精神的高度,去解读生命的深奥,培养优良的品质,塑造乐观的心态,挥洒浪漫的情怀;在人的内心世界,希望和好奇永远是人的两只眼睛,人们只有通过他来观察发现世界,于是这个世界才色彩纷呈。不是吗?我们每天生活在无可预知的时空里,虽然明天是未知的,但是,都在为明天奋斗期待着,总希望明天会更好。人更多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希望和梦想,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更确切地说,“希望”是人的本质、信念,信仰。从人性的视角去理解,要心怀这种希望和期待,要常有这种为希望和期待去珍惜创造生活的激情和热情。人还应该有点“希望哲学”头脑,就像要有信仰才会有人生目标一样,常常会在你迷茫困惑之时将你带进春天,会增强人们创造生活的热情和战胜失败的信心。有时成功往往只差再坚持一步,就像我开头讲到的电影《迷雾》里面的男主人公,他如果再坚持那一丝希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悟懂“希望哲学”才是大境界。

 生命中,我们也许不能成为物质上的富翁,但完全可以成为精神层面的巨人。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宇宙间,人的生命显得那么渺小脆弱,孱弱的肉身又怎经得起寒霜苦雨,更何况谁也无法摆脱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拼搏和厮打。芸芸众生都在为获得富裕的物质生活而奋斗,富足的生活是我们的追求,但有时,用透支生命和心血换来的物质财富,往往不能给自己带来长久的幸福感,所以物质本身不是生命的支柱,而历练内心的强大,坚守一种精神信仰,才是我们生命的根基。应该说,精神的富有才是最大的财富。当你仰望蓝天,用心地听齐秦唱《人能仰望,就能幸福》时,你一定会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精神是什么?一个人的精神,或明或暗地体现出一种信仰。信仰是给予生活的一个精神追求,一种超越时下的精神目标。或者说,信仰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苏联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个印象易于感受,无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为各种疾病打开放便之大门。”罗贯中笔下的的周瑜在和诸葛亮几次较量失败之后,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便撒手而去。他脆弱的意志和狭隘的气度让他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惜。正所谓:恕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由此不难看出,情绪和精神气节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意志和承受力,甚至是生命。那么,信仰就能直接转变成信心、信念和勇气,使人在自我强大中形成自信,自立的个性,从而增强一个人的受挫承受力,这是一种精神,是人的生命支柱。

  直至今日,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名叫刘翠莲的农村妇女,执着而质朴的信仰,支撑着她把一个贫苦多难的家经营的充实而快乐。2003年的秋天,因参拍《飘荡的芦苇》,我随剧组到山东省微山县的一个农户家体验生活,我就住在刘翠莲家里,她丈夫在三年前因车祸去世,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公婆,她既要照顾老人孩子还要下地干农活,生活很苦。可是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她说:“我每天给佛祖上香,就能保佑我一家老小平安,庄稼活再累,也有盼头,盼着两个孩子长大了有出息”。她的信仰是佛祖,她认为只要给佛祖烧香磕头了就会保平安,她每天就是这样过的。和她相处的十几天里,她的朴实善良还有她的信仰和快乐,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其实,幸福和快乐真的与地位和贫富没有根本的必然联系。

  今年6月份应邀为淄博市政府机关做报告,其中也讲到人的信仰。会后,市政府秘书长突然想起了什么,打来电话问我:“王老师,我有个问题很想问你,你不介意吧?在你的报告会上讲到了信仰,却没有说自己的信仰观,我很想知道你的信仰是什么?王老师能告诉我吗?”我听后笑了:“为什么不能告诉你呢?”


 信仰是灵魂,是精神,是思想的升华,品质的高洁。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功不骄败不馁,心中永植一颗希望之树。它可以羽化成人的毅力、定力、自尊、自信。自尊和自信是一种气质!当然,信仰是需要培养和壮大的,只有不断地汲取“希望”的营养和能量,不断地学习接受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熏陶,才能让我们的信仰在社会的风雨中成长为参天大树。我告诉他:乾坤朗朗,人生一瞬,沧海桑田,荡迹无痕,今夜明月,此刻生辉。生命不能保鲜,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慢慢品尝生活的滋味?人的一生如同宇宙一样有着必然的运转规律,像天体星球运转,像大地四季交替,有些规律性的东西,必须顺其自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是为了观赏宇宙万物,人间百态,看花开花谢的美妙;看白云蜿蜒在蓝天的轻柔,看绿叶上怎样溢出露珠儿的剔透;看鸟儿飞翔在林间唤醒了夜的晨曦;看巍峨山峦青葱叠嶂起伏;看小溪跳跃看大海打起美丽的浪花儿;饮一泓生命之泉,吹一曲爱的箫音。在观赏的同时,我们要去创造:每个人似乎都是带着使命而来,我们要用信念和勇气去创造和改造这个世界;要付出情感和智慧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工作和爱就是对生命最好的珍惜,爱父母爱自己爱人类爱宇宙万物,爱是一种奉献不求回报,爱是一种能力大爱无言;要坚信万物轮回能量守恒。纵然人生苦短风雨无常,即使天空总是阴雨霏霏,那说明雨还没下透,相信下透了自然会晴空万里;要坚守这样一种希望的精神信仰。我们在创造的同时,得到的是收获:其实,我理解的收获并不意味着风烛残年家财万贯。我们在观赏这个世界同时,也在收获美好享受幸福;我们在付出心血付出爱时,也在品尝爱感受温暖;我们在拼搏奋斗时,也在经受历练丰富阅历,敬畏生命学会珍惜;生命的旅程,从来没有给谁留下长久的停留和等待。一个完整的人生,就是在这样一条观赏、创造、收获的路上,坎坷曲折匆匆而过。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让希望跳动在心房。我还告诉他:苍天未老,我们的精神不能老去!

 

(二)

 

  读《论语》和《孟子》时,发现里面有些片断也明显带有乌托邦性质。孔子一生四处奔走,他的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实现,被人视为一个充满幻想的人物,乃“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然而几经挫折之后,孔子也禁不住要梦想到一个遥远纯朴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正是〈公冶长〉篇孔子那句牢骚话的意思,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孔子本人并没有说他浮海要去哪里?可是历来的注家却说得很清楚,认定孔子想往渤海以东,到朝鲜去。他们说“东夷天性柔顺,异於三方之外”,所以孔子“欲乘桴浮而适东夷,以其国有仁贤之化,可以行道也”。这只是后人的推测。在孔子时代,朝鲜是具有神秘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国度,所以在孔子想乘桴浮於海、想远离中国要去朝鲜的这些片断里,已经能找到构成乌托邦的基本要素:这里有海上的航行,有处在虚无缥缈之中有待发现的外域,有自然纯朴、天真无邪的人类,他们的本性可以不断改进而臻於完善,成为理想社会的成员。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圣人都有世外桃源之梦,更何况我们凡人呢!

 说到世外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颇具东方的“乌托邦”色彩。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在他的诗中,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描绘了想像中桃源社会的生活,那是一个人人勤劳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有着“童孺纵行歌,斑白欢笴诣”,“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那样泰然祥和的场面,如此美好啊!每一次赏读,我的世界都会呈现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耳边会传来悠远迷离的七炫琴音,这般的心灵净化……岁月静好,人间天堂。伟大的诗人,人类的精神贵族!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希望,在一种环境呆久了或者受伤了,就会梦想着去一个干净的、美好的、未知的或者遥远的地方,疗慰疲惫的身心,享受生命的快乐。人们就是在这样一种期望中感受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生活不是诗,若能将生命的美酒酿成诗的醇香,那才是一种高境界、高品位。当然,今天我们读《论语》,更关注的是孔子的思想和学会处世做人的道理。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有个哥哥叫孟皮,是个跛脚的人,按照那个时候的规矩,瘸子是不能承宗祧的,于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娶了颜氏女生了孔子。孔子生下来三岁,父亲叔梁纥就死了。孔家的家业就衰落下来。尽管孔子的先辈们是宋国的贵族,尽管叔梁纥也在鲁国一直为官,可当时的世风,很少有人关心他们孤儿寡母。但孔子很好学,正因为其不耻下问的精神,才造就了孔子的千秋伟业。孔子非常推崇以道德治理天下,反对杀伐,他的思想就是成熟于这样一个思想混乱、道德废弃,凭力量吃饭的历史时期。孔子在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后,周游列国,历尽十三个春夏秋冬,希望诸侯国君能采纳自己的主张。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但最终没有一个诸侯国君采用他的主张和学说治理国家,孔子真是生不逢时啊。他不知道,在他去世几百年后,儒家学说,竟然成了统治阶级独尊的治国理念,传承了两千多年,孔子也因此被奉为圣人。孔子在自己的主张得不到采纳后,就返回故里,著书立说,辛勤育人,他用自己的不朽思想,成就了他的传世伟业。今天我们再读《论语》,仍受益颇深。

  记得《论语》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孝”字,“百善孝为先”。《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这叫天经地义。怎样理解天经地义呢?人栽果树,这颗果树领受天地雨水日光,必然开花结果。就算是“人参果树”那样精贵的树种,也要三万年一开花,三万年一结果。宇宙间没有受人滋养而不报答的天地道理,这就是天经地义。说起“孝”字,也经常提醒自己“常回家看看”,可有时会因为工作忙碌而减少看望,还找理由原谅自己,想来很内疚。我想起今年四月去北京拍戏时,顺便拜访了一位老艺术家。这是时隔两年后的见面,八十高龄的老人家明显的苍老许多,他抚摸着自己的白发说,“当年我去深圳时,那可是满头黑发呀!”很简单的话语却令人百感交集,一首东北民歌让全国人民记住了他,那时人们称他为:一个意气风发年轻的歌唱家。只是岁月无情啊!人无论多辉煌都会衰老,一切光环都将成为过去。于是,我顿时心生一份牵挂,想到我的老父亲,临来时太匆忙,没能去看他。回家后首要做的是陪父亲聊天,那天下午我关掉手机,和父亲面对面坐在沙发上,一面喝茶一面聊天,阳光暖暖地洒在父亲的面容上,岁月的风霜在父亲的脸上还是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曾经军人的英姿和朝气、轰轰烈烈的事业都渐渐离他远去;他年轻时最喜爱二胡,可是三十多年忙碌的工作,让他似乎忘记了这种爱好:他说:“我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静下心来享受自己拥有的时间了。……”我听后思绪万千:这句话出自一位把事业视为生命,将毕生的宝贵时光都奉献给了工作的老人之口,他有如此的遗憾啊!因为那些再也无法找回的时光没能真正属于过自己。我敬爱的父亲跌宕起伏的一生,如今也会停止工作安心养老。而且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老年,这让我不免有一丝忧伤。深深地感悟到:既然生命是必然衰老的过程,又何必赶路匆匆?为何一定要等到老年才静处安身调养身体呢?为何我们就不可以在年富力强的时候,适时地停下来调养休闲吗?又为何不能在忙碌的日子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宝贵时光呢?有时我们更需要独处,要清楚,独处的时光才是自己的。在属于自己的时光里,一刻值千金,你可以和自己的灵魂对话,你可以完全放松地沉浸在音乐之中,你可以真实的享受孤独中升华的圆融的思想,这是一种高贵。在只有自己才能够到达的境界中去品尝生命的价值和美好,这样不好吗?把脚步放慢,追求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现在,父亲最关心的已不再是工作了,而是自己的身体健康。整个下午他说的最多的是保健医生如何建议他保健身体,并将保健医生给他制定的夏季饮食保养计划递给我看,说:“我的身体要比刘书记(原市委书记比我父亲小三岁)健康得多,去年组织部组织我们去旅游,他一路上吃了几次救心丸,我还好”。父亲整个下午很开心,他面带微笑又说了许多国内外军事新闻,还时不时地问我,我始终望着父亲迎合着,但却什么也没听进去。要知道,此时此刻看着老父亲开心的笑容,已经让我幸福的觉得他说什么内容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父亲就坐在我面前,他熟悉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看着父亲健康的神态,看到他独有的风度和儒雅和谈吐没有改变,他平时讲究的穿着还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习惯,我内心有说不出的欣慰和踏实。当一个人内心深处真的懂得珍惜,就会感知和父母亲在一起享受时光是多么珍贵!有些东西是可以放下的,包括工作!但是孝敬父母不能等以后。把时间和爱留给你最爱的亲人,把关爱奉献给身边的朋友,我真切地这么想。

  《论语》的儒家思想给人们带来很深远的影响,认真细读,总会学到丰富而深刻的知识,并且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发。一个人无论心中有多么明确的目标,但人生之路还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在社会的大环境里有所发展?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学习和领悟孔子提出的“仁”的核心,会帮助我们悟开豁达的人生。孔子对“仁”的解读有多层面,当他的弟子子张向他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反复阅读,以我的理解:“恭则不侮”,就是说你想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你就要先去尊重和重视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修养。说道恭敬他人,我想到了乔布斯,看了《乔布斯传》,我们会由衷地钦佩这位21世纪最伟大的天才,他拥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苹果公司的“非同凡想”广告中有这么一句,“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就是乔布斯的写照。同时乔布斯还是一个艺术家,他追求完美,做事严谨,能做出imaciphoneipad这样工程和艺术结合的完美产物,令人震撼。可遗憾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天才56岁就匆匆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不免令世人惋惜。为什么地位和财富都不足以挽救他的生命?那是因为他心中有太多的焦虑和纠结,对待家人和同事都缺少恭敬的态度,他的一生是天才和偏执狂的一生。他性格暴躁近乎神经质,动不动就发火骂人,反复无常,唯我独尊。对待自己的前妻和女儿的态度,对待员工态度几乎骄横不近人情。他敏感傲慢又狂妄,他精明多疑又刚愎自用;他极端追求完美又极端不拘小节;他在商场上是一个高明睿智的猎手,但在生活中却是个一塌糊涂的父亲。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矛盾和纠结,他这种偏执的性格缺陷,让他很难获得快乐和幸福,也就很难长寿。

  “宽则得众”,是一个人看别人的态度,谁对别人宽容,谁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宽容应该是先宽而后乃容,我理解这是两个阶段,没事的时候先把自己养宽,等有事来的时候就自然能容得下。所以平时养宽是一个过程,遇事能容是一个结果。第二个“宽”,就是包容他人,天宽地宽。有了前面的恭敬,人就宽容了。一次,孔子的学生向老师提了一个非常侥幸的问题,说:老师你给我一个字,让我终身行之乎。孔子跟学生讲:“其恕乎。”可以这样理解: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一个字让你一辈子受用,你就记住一个宽恕的“恕”字,就是凡事能将心比心,将你心如我心就能天地宽容。或者这样去理解:以忠恕之心去看他人;以宽厚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一切人和事,而决不去计较眼前的点点滴滴利益和个人的恩恩怨怨。其实这样“以人方便”,也必将“以己方便”。这就叫做“双赢”或“互利”。所以孔子说,宽就能够得众,就可以有众人对你的一种信赖,就可以拥有最大的收获。说到双赢,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无论我们是做事业还是社交,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首先要有为他人奉献和服务的胸怀,就像你的产品再好,没有市场也是无意义的,互惠互利才能双赢。

   “信则人任焉”,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成功。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记得曾读到一则感人的历史故事,杨震“不受四知金”。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苏东坡与王安石在政见上常有分歧,但他们也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讥嘲王安石。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一天傍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则笑着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认识自己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觉悟,并且甘愿虚心认错改过,这是一种难能的诚实和胸怀,成大器者才能达到的境界!

 做人和创业都离不开诚信的核心。联想到我国著名品牌三鹿奶粉事件,毒奶粉给多少无辜的儿童造成伤害,令人痛心疾首。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缺少诚信经营,管理混乱。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须遵循以诚信为核心。

 一个人内心纯洁了善良了,就会看到天空是蓝色的,鲜花是美丽的,人间是美好的;一旦内心复杂了就会陷入一片雾霾灰暗中。只有诚实守信,内心才纯净如水,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目前职场用人,首先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德,因为高品质的道德修养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我在做报告或者讲课时,几乎都会讲到诚信的重要性。因为诚信决定了成功。

 然而敏是什么?就是要发挥人的才智,利用敏锐眼光和敏捷行动,来为人处世创业奋斗。迪斯尼的成功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积累和用心。他当时很穷,租住在简陋的车库里,里面的一只小老鼠与他共处一室,小老鼠在地板上做着各种运动,表演精彩的杂技。而他作为唯一的观众,则奖给它一点点面包屑。渐渐地,他们互相信任,彼此间建立了友谊。老鼠先是离他较远,见他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便一点点靠近。最后,老鼠竟敢大胆地爬上他工作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地跳跃。而他呢,决不会去赶走它,而是默默地享受与它亲近的情意。不久,迪斯尼离开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时他想起了堪萨斯城车库里那只爬到他画板上跳跃的老鼠,灵感就在那个暗夜里闪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他迅速爬起来,拉亮灯,支起画架,立刻画了一只老鼠的轮廓。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平凡地诞生了。从此,迪斯尼的名字闪耀在世界的舞台上。用孔子的话说,敏则有功。一个人只有敏锐和敏捷才能建立功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一个君子,“欲敏于行而纳于言。”你不必说得太多,而要赶紧去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必须看得准、看得远、而且要行动快,否则,发展机遇就错过了。因此,“敏”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作风,还是一种效率和效益。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很有哲理:早行一步,领先一路!

 “惠则足以使人”,这就是孔子的处世之道。所谓惠,是恩惠与惠让。孔子说,常怀这样一种恩惠和宽厚之心足以使人。有这样一则历史典故,春秋时代楚庄王在位时,楚国国力鼎盛。有一次,楚国王宫中欢歌艳舞的时候,突然间一阵风吹过,火烛全熄。一片黑暗之中,楚庄王听见有一个美人尖叫了一下。他问怎么了,这个美人说:“大臣里面有人调戏我,不过不要紧,我已经把他的帽带子给揪断了,大王只要点上火烛,看谁的帽带子断了,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并没有着急点火烛,而是让在场的臣子都把帽带子扯断,之后才点上火烛。这样,并没有人受到惩罚。接下来,晋楚两国打起仗来了,在楚国命运面临威胁的时候,一名臣子拼死战斗,非常英勇,最后使楚国大胜。楚庄王很奇怪,问这名臣子:“我平日里没有给你特别的恩典,你怎么如此出死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晚上被美人扯断帽带子的人,当日醉酒失态,其罪当死,得到大王的宽恕,所以我愿肝脑涂地以报答大王。”正是楚庄王的恩赐宽惠让这名臣子甘愿授使,以德报恩。无论职场还是人际关系,从来都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经营好恩惠投资本身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智慧。我觉得孔子对仁人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仁慈”和“爱人”,还要有智慧。比如“敏”,就有“智”和“勇”的含义。智者不一定是仁者,但仁者必定已经是智者了。

 人的一生,无论辉煌与平庸,都来自于我们的判断和态度。有人说,生活就像是滚开的水,人人进入都要接受煎熬,而我们的质地就决定了自身的状态。比如将生鸡蛋、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分别放入沸水中。原来内心柔软的生鸡蛋会渐渐变硬,就像内心纯净美好的少年被生活磨练得愤世嫉俗,难以合作。而本来有一定形状的胡萝卜在沸水里变成了萝卜泥,毫无原则个性。这就像过于妥协的人被生活“煮软”了,完全没有了自我和梦想。而那把干茶叶在沸水里不仅完全舒展开来,还会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正所谓世事冷暖,人间百态啊。

 记得禅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端着一碗米去问师傅:“这碗米的价值有多大?”师傅告诉他,一碗米的价值要看它到了谁的手里。这碗米到了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掺上水加热变成一碗饭,价值也就是一块钱;到了一个稍微有点头脑的小商人手里,他找来粽叶包成粽子,价值大概四五块钱;到了一个有智慧的大商人手里,他买来酒曲发酵成酒,价值最低也有二三十元。这时,这碗米也就达到了它的最大价值。假如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我们又如何经营呢?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真的是因人而异。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碗米的价值高低,取决于一种规律: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机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酒离米的形态是最远的,酿造的时间是最长的,中间失败的元素也是最多的,风险更是最大的,无疑它的价值是最高的。所以,生命的价值也是如此。你想活得简单而平庸些,自然付出的少;你想活得精彩而辉煌,一定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没有经历过失败不是成功的人生,重复失败的人生不是成功。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用信心、信念和智慧去经营了。

 如果把生命当成是一次长途旅行,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要当好“背包客”,装上“希望”的精神食量,装上挡风雨的帐篷,还要装上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爱,开心上路!虽然布洛赫学说中的“希望”属于哲学范畴,但是“希望”的精髓却激励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开阔的视野里,先看到了内心的丰富又看到了宇宙的辽阔。纵观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遵从内心的态度,悟懂了《论语》“仁”的核心,自然就悟开了人生的许多迷茫。生命无非是要面对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然而,阅尽人间百态,历尽生活甘苦,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我们一直在路上,让心底升起一盏希望之灯,始终照亮前行的路,整理行囊,取舍有道,轻松赶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万里山河,四季美景,一路欢歌,生命因此而精彩。




作者、朗诵者:王玉玲文学艺术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本科毕业,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北京市春蕾诗社副社长,齐鲁文学院副院长,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创作的诗歌散文等散见于国家及地方报刊。创作编写的剧本《生活就是五味瓶》《走过冬天》《真爱无言》《远方》等被山东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剧制作中心和福建及江苏电影电视制作中心拍摄成影视作品在全国播放。先后在《从头再来》《骗你没商量》《影子》《情人转正》《寻亲》《爱到绝路》《圈套》《水乡人家》《古城暗影》等十几部电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在山东有线电视中心举办的“演员才艺大赛”中荣获“十佳演员”,荣获中国华语诗歌春晚“十佳朗诵艺术家”。

欢迎您点击下方蓝色字继续欣赏王玉玲原创诗文朗诵作品



王玉玲散文朗诵《夏日的风》

王玉玲散文朗诵《蓝色港湾》

王玉玲诗歌朗诵《像一棵树向上生长》

王玉玲诗歌朗诵《杏花开了》

王玉玲诗歌朗诵《一纸淡墨》

王玉玲诗歌朗诵《等雪》

王玉玲诗歌朗诵《生命之美》

王玉玲散文朗诵《唱着青春的歌谣》

王玉玲诗歌朗诵《荷香拂面》

王玉玲散文朗诵《爱,绽放在一朵花里》

王玉玲诗歌朗诵《春天的味道》

王玉玲诗歌朗诵《春光采诗》

王玉玲散文朗诵《音乐是流淌的诗画》

王玉玲诗歌朗诵《倚窗听雪》

王玉玲诗歌朗诵《荷花诗语》

王玉玲散文朗诵《女人味,是月光下的湖水》

王玉玲诗歌朗诵《淡淡书香》

王玉玲诗歌朗诵《杏花开了》

王玉玲诗歌朗诵《那片红林》

王玉玲诗歌朗诵《湖光秋色》

王玉玲诗歌朗诵《惊艳了时光》

王玉玲诗歌朗诵《如此爱着春天》

王玉玲诗歌朗诵《心中的格桑花》

有一种美丽叫寂寞

王玉玲诗歌朗诵《那些花事》

王玉诗歌朗诵《爱上红裙》

王玉玲诗歌朗诵《终于等到你》

遮不住的春光

王玉玲诗歌朗诵《今夜,我在长坂坡》

王玉玲诗歌朗诵《一杯苦咖啡》

王玉玲散文朗诵:《那片桃花林》

王玉玲诗歌朗诵《走进绿色》

王玉玲诗歌朗诵《倾听大海的涛声》

王玉玲诗歌朗诵《真的,一直在路上》

王玉玲诗歌朗诵《柳丝情长》

王玉玲诗歌朗诵《飘来,春天的约会》

王玉玲诗歌朗诵《像一棵树向上生长》

王玉玲诗歌朗诵《斟满玫瑰的诗篇》

王玉玲诗歌朗诵《细风秋语》

王玉玲散文朗诵《蓝色港湾》

王玉玲配乐散文朗诵《石榴红了》

王玉玲诗歌朗诵《雨中漫步》

王玉玲散文朗诵《女人味,是月光下的湖水》

王玉玲诗歌朗诵《玫瑰城》

王玉玲散文朗诵《爱,绽放在一朵花里》

王玉玲诗歌朗诵《再别康桥》

王玉玲诗歌朗诵《读你》

王玉玲散文朗诵《女人如茶》

王玉玲诗歌朗诵《春天的味道》

王玉玲诗歌朗诵《与春天有约》

王玉玲诗歌朗诵《等雪》

王玉玲诗歌朗诵《诗意的栖居》

王玉玲诗歌朗诵《与荷叶为伴》

王玉玲朗诵作品《我愿意是急流》

王玉玲诗歌朗诵《暖香的叶儿》

王玉玲配乐诗文朗诵《石榴又红了》

王玉玲诗歌朗诵《海浪扬帆》

王玉玲配乐诗歌朗诵《致凯恩》

王玉玲诗歌朗诵《藤萝花开》

王玉玲配乐诗歌朗诵《绝美的留白》

王玉玲诗歌朗诵《春风十里》

王玉玲诗歌朗诵《春天的路》

王玉玲诗歌朗诵《三月风来》

王玉玲配乐诗歌朗诵:美丽的雪花儿

王玉玲诗歌朗诵:雪花儿初遇红梅

王玉玲诗歌朗诵《飘逸的梦》

王玉玲为您读诗《济南的冬天》

王玉玲诗歌朗诵《不想长大》

王玉玲配乐诗歌朗诵《怡人的午后》

春江花月夜,流水曲潺潺

王玉玲配乐诗文朗诵作品《唱着青春的歌谣》

王玉玲为您诵读诗歌:《走过瘦西湖》

王玉玲配乐诗歌朗诵《枫叶》

《王玉玲为您读诗》:红丝巾飘起来

王玉玲配乐诗文朗诵《夏日情怀》

王玉玲诗文朗诵《江南的春》

王玉玲配乐诗文朗诵作品《梦中的小桥》



欢迎您长按二维码加关注,或者点击上方蓝色字加关注。



艺海诗音
《艺海之星培训学校》总校:北京,分校:山东。高考艺术培训项目: 播音主持专业、表演专业、编导专业。电话:1500665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