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和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要求,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成立的新型工科学院。学院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方向,建立了“横向拓展、纵向贯通”的特色课程群体系结构、特色创新创业平台与特色育人模式。依托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一流教学环境,创造一流教学资源,完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积极策应“名城名校”融合发展,为长三角地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党建引领
构建多维度协同人才特色培养体系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结合学院发展现状,积极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对标国家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一体式推进“名称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形成“人工智能+”发展格局,把“人工智能+”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为学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传达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建立了“三个导向”地方高校计算机类特色化人才培养架构、“多维度协同”人才特色培养体系,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近几年,学院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比赛全国二等奖14次、全国三等奖16次;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2次、全国二等奖5次、全国三等奖7次,“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次;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1次;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赛铜牌4次;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9次,全国软件测试大赛全国二等奖2次、全国三等奖8次。
深化改革
强化多学科建设助力人才优化发展
2021年3月,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7月入选江苏省品牌专业二期(二批)项目工程。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还是江苏省高校重点专业类,软件工程专业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专业双双获批成为江苏省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此外,学院《数据结构》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另有一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支撑的“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标志着学院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证书
强化师资
完善多板块人才师资队伍梯度建设
为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实施南通市“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名城名校“彼此赋能、携手共进”典范样板,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成立集学术研究、技术交流、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青年人才领航工作室。工作室致力于为那些在人工智能、新型计算等领域躬耕不辍的青年才俊提供开放、协作、创新的研究环境,助力他们探索科研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
学院为新入职教师配备“青蓝工程”指导教师,通过传帮带为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对教师的本科教学工作开展定期检查,通过各级领导、督导、课程负责人听课考核和学生的评教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学院还采取多种措施和激励政策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学院“青蓝工程”团队
产教融合
搭建多领域交流机制推动学科提升
学院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建立长三角区域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与产业孵化基地,形成“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学院成立人工智能(科大讯飞班),通过共建实验室、派遣实习生等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将始终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为社会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创新型人才。
材料来源丨通大校园新闻网
文字编辑丨余小乔
责编丨谭佳函
校对丨钟钰婷
审核丨顾潍文 刘佳昕
终审丨陶 锋
投稿信箱:ntub@n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