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阅读、运动……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这3个方法超实用

文摘   2024-11-19 12:18   福建  

加白糖妈个人微信baitangma02,围观白糖一家的日常。防止失联~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人每天90%的行为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乔布斯说过这么一句话:


“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的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事实上,人生中很多习惯都是在童年养成的,尤其3-10岁,是性格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父母深知习惯的重要性,但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艰难重重。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三个秘诀,可以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培养长期的好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环境是好习惯的土壤


坚持好习惯,并不是仅仅靠意志力那么简单,环境的影响一直被小觑了。

社会学家戴维·哈尔彭曾经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如果地上散落了大量传单,那么人们把传单扔到地上的可能性就是地面干净情况下的8倍。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喜欢或不赞同乱扔传单,但当周围的人都这么做时,他们也会选择随大流。

“地面干净”就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它为坏习惯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其实很有效的心理阻力。

把这个例子放在家庭教育里看也很有启发性:
孩子不爱整理,桌上的东西常常杂乱无序,我们就尽量保证家庭的大环境整洁、干净,让孩子“不好意思”毁掉这种环境;

孩子沉迷手机时,我们帮他分散精力,带他去玩别的东西,让他想不起来手机这回事;

孩子贪吃零食,那么家中的零食尽量不要随处可见,收起来,增加孩子吃零食的难度,吃零食的行为会有效减少......

这些坏习惯,我们可以通过环境制造阻力,让坏习惯的滋生变得困难。

《习惯心理学》中提出过一个重要的概念: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阻力就越大。

改掉坏习惯,我们要为孩子创造加大习惯摩擦力的环境。而好习惯,我们也可以通过环境制造助力,让习惯实行起来变得更加简单。

我们都知道,学生们在宿舍、在家的学习效果远远不如在自习室和图书馆。

这就是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不良环境让拥有好习惯的孩子越来越难以坚持,而好的环境能让拥有坏习惯的孩子反思和改变,开始付出行动。

有个小孩以前不爱喝水,不到口渴的地步不会想起来喝水,后来妈妈准备了几个大容量的水瓶,放在家中孩子最常待的几个角落,孩子喝水的量就增加了。

改变情境比改变孩子容易多了。

同理,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想多读几页书,那么尽量广泛地把书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确保当孩子想看书时,随手就能拿起一本书。

如果想让孩子专心学习,那么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区域,不要有过多的杂物,尽量把玩具、零食以及电子产品等容易令孩子分心的东西撤离视线。

总而言之,你想让孩子养成什么习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帮助他,清除环境中的障碍,让孩子言行品行在环境中得到最初的熏陶。

好习惯需要简单易行的开始

一位语文老师曾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他刚带三年级班主任那会,特别想帮学生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但这对很多孩子而言,很难坚持下去。

他想了个办法,告诉孩子们:日记不限字数,一句话也可以。

孩子们一听,高兴坏了,毕竟这个要求太简单了,几乎不费气力就能轻松坚持下来。

时间久了,有的孩子发现一句话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天,他们开始越写越长,最重要的是,完全不觉得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充满痛苦和抗拒的。

令人惊喜的是,即使到了四年级的时候,还有不少的孩子在坚持写日记。

朋友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的经历。

斯蒂芬计划每天锻炼30分钟,与大多数人一样,一开始斗志爆发,但是坚持两周,因为各种原因放弃。

为此,他换了个思路:把挑战强度降低。

由原先的“每天锻炼30分钟”变成“每天完成1个俯卧撑”,这件事听起来可能意义不大,但是轻松成功并能保持成功的感觉让斯蒂芬坚持了下来。

他用这种超简单的挑战来引诱自己,完成一个,再来一个吧,慢慢地超额完成,直至变成惯性。

他在书中写道:“前进的第一步总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习惯之初,也应让第一步简单易行。

对孩子而言,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内心的成就感,而一些超小、超简单的步骤,最能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有的孩子之所以难以养成好习惯,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有了畏难情绪。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一开始就给孩子买很多书,甚至是“大部头”名著,孩子根本读不进去,他们的阅读兴趣还没萌芽,就被家长浇灭了。

正确的做法是:一开始我们不要奢求孩子短时间内完整地读完一本书,而是从绘本入手,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递进,一些经典名著可以从每天读完1个章节、几页开始。

再比如做家务,孩子刚开始也很难做得好,那就从随手能做的事情开始,比如物归原处,回家之后,外套及时挂起来、鞋子放回鞋柜、看过的书马上放回书架......

培养好习惯,需要一个好的开始,把计划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只要孩子做到了,父母就可以用鼓励强化这一行为,孩子成就感就会一点一滴增加。

好习惯都是日积月累慢慢坚持下来的,一开始不宜将目标设置得过大过难。


让孩子体会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如果问大家,最想让孩子养成的学习习惯是什么?

那么放学回家主动写作业,一定榜上有名。

有这样一张照片曾在家长群里疯传:夜色正暗,在路灯之下,一位小姑娘将书包垫在地上当成写字桌,全神贯注蹲着写作业。

原来,小姑娘正在校门口等妈妈,想着还有点时间,索性在地上写起了作业。

这让不少家长羡慕不已:“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被问及教育经验时,小姑娘的妈妈解释道:“从孩子小学开始,我们就跟孩子强调认真写完作业,可以玩得更开心。”

久而久之,孩子也发现每天早早写完作业,就会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三年级后,自觉写作业,就变成了她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我们再看看一些急性子家长是怎么做的:孩子一放学,家长跟在后面又催又吼,孩子越磨蹭,家长催得越狠。

渐渐地,孩子潜意识里就把放学后写作业和痛苦画上了等号,当他觉得写作业是痛苦的,他就会越来越抵触。

其实,我们想让孩子怎么做,不需要总是挥舞棍棒,而是跟孩子明确事情的积极后果,用有目的性的指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要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不会限制自由,反而会创造自由。

比如,你想让孩子按时起床,可以说:
“宝贝,如果你现在起床,就可以吃到街口那家你最爱的小馄饨啦!”
比如,你想让孩子出门不磨蹭,你可以说:
“如果我们现在穿鞋出门,去游乐园不用排长长的队伍,可以多玩一会碰碰车了!
这种表达比直接的威胁、催促要好太多,它能让孩子意识到: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事情,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好处”是家长赞赏的艺术。

比如家务,孩子一般很难从这种劳动中体会到什么愉悦的感觉。

有位家长曾经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读初三的儿子给她做早餐的照片,儿子平时没有做家务的习惯,这天心血来潮给妈妈做了个三明治,让妈妈感动了许久。

这条朋友圈被儿子看到,变成了一种“变相的鼓舞”,他看到妈妈这么开心,体会到了为家人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做早餐的次数也变多了起来。

心理层面的“奖励”,孩子是很受用的。

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在往好习惯上靠近时,我们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比如“这次不用妈妈提醒就做好了!”、“玩具收拾得真整齐”、“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

孩子做完事情得到积极的反馈越多,越是能强化这一行为。

说了这么多方法,最后提醒大家,养成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任何“速成班”,我们只能趁着孩子小,有很强的可塑性,密切关注并引导,督促孩子坚持下去,未来才能受到好习惯带来的种种滋养。

我是白糖妈,今天的文章你喜欢吗?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或者留言说说你的看法。育儿之旅,我们一路同行。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白糖妈开通视频号啦~

每周会在视频号里

和你们面对面聊育儿

也会分享我和小白糖的亲子时光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白糖妈之前分享过什么
期待你的关注+点赞哦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我的视频号

-白糖妈说-
【重要公告】

最近微信又开始改版啦,大家要找到白糖妈可能会更加不容易。

育儿路上相伴这么长时间,为了我们不走散,大家可以添加白糖妈的个人微信baitangma02,并按照下图的方式,把【白糖妈妈一起玩】公众号设置为星标或置顶,这样就能增加我们相遇的概率啦!


- 每篇文章都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白糖妈个人微信
baitangma02
之前加过baitangmi的请勿重复添加哦

偶尔秒杀,偶尔晒娃
新浪微博:@白糖妈妈爱旅行
 


其他原创:(直接点击下方蓝字可阅读)

【1】体育成绩一般的小孩,却在运动会拿了个人第1名

【2】「立体化」养育,让孩子神清气爽抗挫折

【3】今天我生日。人生将半,这两个字是生活给我的礼物

【4】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一个人带娃旅行的时候,就是这么相信的

【5】隐形的死亡教育,就藏在这些生活的细节里

【6】又一美国2岁男童被宜家抽屉柜夺命!请保护孩子远离这10大「吃人」家具

【7】登上王力宏待过的海上头等舱,我轻松实现了第一次出国亲子游(超详细的邮轮干货篇)


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得相关游记:


台北、腾冲、香港、金门、杭州、泉州

厦门、三亚、台湾、成都、上海

大连、苏州、珠海、澳门、深圳

漳州、沙县、普吉岛、欧洲、日本

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长隆

迪士尼、阿里巴巴、大学、邮轮、草原


免费获得更多原创亲子游记、育儿经验

更多亲子游目的地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白糖妈妈一起玩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进入白糖妈妈亲选商城

            


点个「在看」

 育儿之旅,我们一路同行

白糖妈妈一起玩
厦门大学本科+硕士,原创育儿作者,带娃旅行40城,倡导立体化养育,关注我,一起育儿、成长、看世界。是妈妈,更是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