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原本没有把小巷专门挑出来介绍的打算,但在对昭通古城的肌理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小巷也是古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人文环境里,昭通古城的小巷有着别样的芳华。最近,《昭通日报》的视界版推出“街巷志”栏目,读了几篇,觉得特别有意思,确实,在关注昭通古城的人文历史时,不能不关注小巷,哪怕是匆忙的一瞥。
十五户巷
对于巷,没有专门的定义,泛指较窄的街道。我的理解是,巷是窄的街,街是宽的巷。哪种叫窄,哪种叫宽,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成都有个宽窄巷子,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构成,总长约500米,是从清朝年间保存下来的古代街道。较宽的称为宽巷子,相对窄一点的称为窄巷子,井巷子则是因为有许多井而得名,这些巷子集中在成都的市中心和老城区,统称宽窄巷子,但到底有多宽,也没有一个标准。近年来,在城市规划中,成都不仅把这几条街巷保存了下来,而且注入了文化业态,逛成都老街,尝成都小吃,喝茶、吃饭、看川戏、品咖啡、掏耳、捶背,在青墙黛瓦的四合院里待一下,享受一下慢生活,成为了到成都必去一下宽窄巷子的理由。
巷子在全国各地都有,特别是老一点的城市。在北方,巷子不叫巷子,而是叫胡同,有着北方的味道。昭通城的巷子是清朝建城之后才有的,会有什么味道呢?
明通巷
昭通城以巷的名义留下来的小巷并不多,有名字的大概有这么几条:挑水巷、泰来巷、寿福巷、殷家巷、明通巷、十五户巷、东菜园巷、南菜园巷、南顺城巷、牛角湾巷。前面两条巷子在古城内,后面几条在古城外。殷家巷位于下西街,与下西街相邻的爱民路,在昭通撤地设市以前,这条路曾经是昭阳区的行政办公中心,原昭通地区幼儿园也在那里,人流量很大。从西街到爱民路,穿过殷家巷就到了,所以大家记得住,大概是因为这里住了户殷姓人家而得名殷家巷。距殷家巷不远处,有一条明通巷。明通巷有两三百米长,是一条连接下西街与青年路南段的巷子。记者猜测,起名或许与昭通的含义昭明宣通有关。十五户巷虽在古城之外,但在旧志地图中就有标注,可能是这条巷子里住着15户人家而得名。寿福巷则在南门内,西接启文街、东连建设南路的三官庙,多寿多福,刚好与老百姓的愿望相呼应,如果骑车或者走路,从这条巷子走,确实方便许多,这可能是寿福巷一直存在的理由。至于东菜园巷、南菜园巷,则是因为这两条巷的所在之处,以前是菜园而起名。南顺城巷与南菜园巷隔得不远,因为位于南顺城街而得名。泰来巷在古城的东北面,其存在是因为与泰来街相连接,有否极泰来的含义。
南顺城巷
现存的几条巷子中,挑水巷的名气最大。挑水巷位于昭通古城的核心区,曾叫中兴街,有段时间也叫中兴巷。在昭通城没有通自来水之前,城内井水少,居民不得不到崇义街与北顺城街相交的下水塘子处取水,在辕门口附近的人家,每天必须经过这条巷子挑水吃,久而久之,就称之为挑水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挑水巷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至今住建部门仍沿用挑水巷这个名字,但挑水巷的范围界定却不是很明确。在挑水巷迟家大院门口,有一个最新标识的指路牌,上面出现了南挑水巷和北挑水巷,从迟家大院往北抵北正街,被划定为北挑水巷;从北正街抵崇义街这段东西走向的巷子,被界定为南挑水巷。
北挑水巷
在市民的认知中,从北正街街口一直连到崇义街的这条东西走向的巷子才是挑水巷,其他不应该划入挑水巷的范围。据旧志记载,从迟家大院往北的那个巷子,曾名石门坎,后更名为永裕巷、劝业巷。劝业巷靠北正街街口的那个位置,曾被叫作破沟,民国年间曾是一个很大的公共厕所,被老百姓叫作大茅厕,虽然有点不雅,但确是事实。另外,广东会馆那一段,民间还有将军巷的说法,将军是谁,没有考究,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证明,群众没有把南北走向的这一段认可为挑水巷。
昭通城的一些老街老巷,起名特别有意思,比如挑水巷、杀猪巷、炭市街、草市街、铁匠街、毡匠街、打猎巷、毛货街、陡街、棺材铺街、索(缩)头巷、鸡舌头街,这些街巷名特别有市井生活气息。绝大多数是老百姓起的,朗朗上口,好听好记,有的已被城市管理部门采纳。
在梳理老街旧巷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街巷名称在不断发生变化。今天,一些街巷有的还在,有的已经更名,有的则不在了。以街为例,炭市街已更名,现在是北正街中间的一段;草市街更名为文昌街;铁匠街更名为朝阳横街;毡匠街更名为巩固街;棺材铺街原名仁寿街,现更名为建国街。有趣的是,建国街与北正街南边有条巷,曾起名为药市,而箭道广场(原东方红电影院处)曾经起名为草市。杀猪巷在陡街与辕门口向东南的背街上,应该是以前屠宰猪的地方,现在更名为丰乐巷,而且街道的走向也调整了,原来是南北走向,现在改为东西走向。
鸡舌头街
另外,鸡舌头街和索头巷有必要专门说一下。这两条街巷被人们津津乐道,但具体位置在哪里,却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来。根据民国年间的昭通地图,对照街名的变化,发现鸡舌头街曾叫商业右街。商业右街在哪里呢?经仔细推敲,发现以前的城隍庙左面,也就是现在的广东会馆处被称为商业左街,而城隍庙右面的小街被称为商业右街。这个推断被目前还在那里居住的居民周永昆证实。另外,从地图上看,这条街形状真像鸡的舌头。现在,市政府南侧的建筑正在拆除,将还原以前的老街,也就是地图上标注的城隍庙的位置,这样,刚好把以前的商业右街露出来,印证了鸡舌头街的存在。
牛角巷
至于索头巷,应在陡街右侧,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杀猪巷附近,只是经过若干年之后,这条巷子已经消失了,在旧志地图上,也没有标注。
另外,对旧志中所载的其他几条小巷,也给大家推介一下。从东面说起,在东正街中部,有联升巷,已被抚镇门广场改造时占用。巩固街南,有由学巷,起名语出《论语·实知》中的“知物由学”,里面还有不少古建筑,在街的中段,还见得到牛角巷的牌子。在原昭师附小后面,曾经有大安巷,又名大巷口、东升巷,现属于东升街。在西边,有五福巷;在半边街上段,原来叫习艺所巷。有顺城巷,即现在的北顺城街北段,原来的趣马门处。在城中心,有迪吉巷。在北边,原来的川主庙左侧,有心佛巷。在今八角亭处,有打猎巷,又叫由义巷。在文昌宫附近,有文明巷,又叫小文昌街。在镇游两署间,有庆福巷。在镇署衙门右侧,有广恩巷。原来的石门坎,曾名永裕巷,又叫劝业巷。
劝业巷
其实,就昭通古城而言,街与巷是相对的,如果用今天街道命名的标准,古城64条街巷中,有半数以上都不能叫街,应该叫巷。但它们在历史上已经形成并延续下来,成为历史的记忆,或者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从这些街巷走过,或者闲聊时说起这些街巷,会让人们浮想联翩。
上面列举的街巷,也许不是昭通古城的巷子的全部,却有着当初命名或后来更名的相关信息,是一种真实的记录。
记者的采访,或许迟到了,还遗漏了不少内容,但这也是一种对街巷文化或者城市记忆的保留吧!
↓
来源丨@昭通发布 微信(ID:ztfbwx)丨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阜金 文/图
终审丨马燕
编审丨张永刚
编辑丨尹婕
校对丨龙萍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3705
昭通发布 微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