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原市委书记吴存荣落马的背后

财富   2024-12-28 17:02   浙江  

1

中纪委12月16日官宣,山西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吴存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调查。

算起来,61岁吴存荣不仅是山西省2024年落马的首虎,也是今年落马的第9个正部级官员,更是第一位担任过合肥市委书记的落马官员。

这位部级“大老虎”可不简单,他曾是风光无限的合肥市市长、市委书记,而且还是少见的从省水利厅长高配到省会担任市长的官员。

2011年,当吴存荣从合肥市长升任书记、省委常委,跻身副部级的中管干部后,十多年间一直担任“反腐救火队长”,接任各类落马官员,被网友称为“反腐活化石”。

只是没想到这位看似低调顺遂的官员,最终也未能全身而退。

吴存荣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还得让子弹再飞一会,但他颇具戏剧性的从政经历,或许值得说一说。

1963年5月,吴存荣出生在安徽无为。

无为是个县级市,北望巢湖,南临长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经济较为发达。

这座城市始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名字来自老子提出的治国理念:“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

吴存荣虽然出生在无为,但一路可谓是有为之人,而且也总能遇到贵人提拔。

和许多励志故事主角一样,吴存荣家境贫寒,但自幼学习刻苦,高中毕业于当地最好的中学——无为中学。

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优秀学长,无为中学每次新学期开学都会将他作为榜样鼓励学生。

1981年9月,18岁的吴存荣考上了华东水利学院,进入该校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习。

华东水利学院是如今河海大学的前身,是响当当的“双一流”高校。

同时,华东水利学院也是原水利部直属的几所高校之一,号称水利行业的“黄埔军校”。

1985年7月,吴存荣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作(下面简称“水勘院”)。

一个人无论如何优秀,都离不开平台的加持。

好的平台可以让有能力的人好风凭借力,飞得更高、更远。

吴存荣进入的“水勘院”前,就是如此。

“水勘院”前身是原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顶级的水利设计院,从该院走出了多名水利背景的高官,遍布整个水利系统,很多人也由此走向更高级别的领导岗位。

在“水勘院”期间,吴存荣工作勤勉,兢兢业业,先后担任助理工程师、水工二室副主任等职务。

因为是安徽省水利厅的直属事业单位,“水勘院”与水利厅经常进行人员交流,厅机关从下属单位抽调工作人员是家常便饭。

因此,在“水勘院”奋斗6年后,吴存荣迎来了他人生、仕途的一个重大转折。

1991年11月,吴存荣被调到安徽省治淮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工程科、综合科科长,被调入安徽省治淮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徽省治淮领导小组是安徽省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组长由省长亲自担任,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具体事务是由厅规划计划处协调调度,实际上就是规划计划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从事业单位调入了行政机关,是吴存荣人生的重要转折,标志着他从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正式踏入官场。

1993年5月,30岁的吴存荣升任安徽省治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顺利从一名科级干部进入处级干部序列,开始了“平步青云”模式。

由于能经常与大领导接触,作为综合科科长的吴存荣,文笔好、业务强,也很快得到了赏识。


2

1995年12月,吴存荣出任安徽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成为全省最年轻的一批正处级干部。

1997年2月,吴存荣报名成为省直单位派赴基层挂职大军中的一员,出任安徽省枞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去基层锻炼,既是上级对吴存荣的考察,也是他希望能换个仕途赛道,毕竟业务机关远不如政府机构更诱人。

与县委书记一样,业务部门的处长虽然也是处级干部,但手下顶多只有十多人,而且对自己条线的工作仅有汇报的权力,几乎没有决策权,说好听点是处长,其实就是高级办事员。

相比管理几十万人的“县老爷”,无论权力还是资源调配,都是天壤之别。

自然,吴存荣首次下基层就担任相当级别的县里主官,肯定离不开赏识他的领导“点拨”。

吴存荣到了挂职的枞阳县,不仅直接担任了县长,并在一年后原地转任书记,这在官场上,极为少见。

吴存荣这不同寻常的安排,背后无不体现出背后对他赏识的领导力挺。

这次特例虽是吴存荣首次,但并非唯一一次。

挂职枞阳县的经历,不仅补齐了他基层工作经历的短板,也让他彻底开启了仕途通道,自此飞黄腾达。

1997年12月,吴存荣出任安徽省枞阳县委书记。

从县长到县委书记,仅仅用了10个月,此时他才34岁,实在非常人能及也。

枞阳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隶属安徽省铜陵市,居长江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是著名的农业大县。

对于一名官员来说,担任县委书记一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履历。

能否在一个县干出成绩,决定了这个县委书记日后是否可以挑起更重的担子,肩负更高的任务。

事实上,上级将吴存荣调至枞阳,或许也是因此地是引江济淮工程的第一站,境内水资源丰富,急需开发与管理。

在枞阳期间,吴存荣跑遍了全县各个角落,指出“类似枞阳县这样的小县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三个滞后’,战略性思考滞后、规划滞后于建设、户籍管理改革滞后。”

为此,他提出要把小城镇建设由低起点转到高起点发展格局上来,重要是强化政府行为的引导的开发思路。

这种城市建设想法在当时基层可谓耳目一新,也很有见地,不仅从战略、规划和管理模式指出了落后县城的痛点,也让他在后来治理合肥时开启了大胆实践。

不过,吴存荣在县委书记的任上,只工作了两年左右。


3

1999年2月,吴存荣出任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从处级干部跃升到了厅级干部序列。

吴存荣在副厅级岗位上,还是只工作了两年多,2001年7月,时年38岁的吴存荣成为省水利厅厅长,进入了正厅级干部的序列。

不妨捋一下吴存荣仕途,从水利厅处长县长县委书记副厅长厅长,分别用时1年2个月,10个月,1年2个月,2年5个月……

如此速度,不知令多少人羡慕。

不过,在安徽水利厅期间,吴存荣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

他不仅积极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还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等民生工程,切切实实改善了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

吴存荣当了4年多厅长以后,迎来了第二次仕途换道。

2005年12月,43岁的吴存荣出任安徽省合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不过,虽然是安徽的省会,合肥却并非像杭州、南京那样是副省级,至今只是普通地级市,市长是正厅级,且一直没有高配的惯例。

换句话说,即便安徽省水利厅是一类厅局,厅长一般调任地方也只考虑省内二线城市。

可吴存荣偏偏就是从水利厅厅长岗位直升为了省会城市的市长,厉害吧。

这种官场特例,在吴存荣身上还将延续。

除了被大领导赏识,或许也是吴存荣算是年轻有为,尤其是在水利系统和基层一番大刀阔斧的,被上级认可。

事实上,合肥当时的市委书记孙金龙也刚由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转任不到9个月。

两个省会城市主官短期内集中从外部调整而来,可见从中央到安徽,无不对合肥发展充满殷切期望。

没办法,合肥那时经济发展实在太慢,难当省会“领头大哥”之责。

2000年之后,合肥在安徽省布局下,开始对行政区、县进行大调整,重新划分成立四个区,城区人口与面积双双增大,并顺势提出强省会战略。

可彼时合肥整体经济体量,远不如济南,近不如南京,十分尴尬。

发展到2005年,合肥的经济首位度也只有16.3%,远没有达到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30%的目标,而同期实行强省会战略的成都、武汉、郑州则相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惹得省内一众城市都不服气。

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压力山大,安徽也自然着急。

于是在安徽大力支持下,孙金龙与吴存荣在合肥展开大规模城市建设,四处拆违建、建新区、搞招商,热闹非凡。

合肥也就此提出“工业立市”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合肥跨越式发展之路,动作极为迅速。

比如作为合肥“十一五”大建设代表的金寨路高架,方案落地90天,全长7000多米的高架桥就正式动工。

2006年,合肥滨湖新区、政务区同步建设时期,合肥还成立了453支招商队伍赶赴全国各地招商引资。

仅当年,合肥吸引总投资额就达到惊人的825亿,基本和全年GDP相当。


4

合肥后来发展的故事,媒体介绍很多,就不赘述了,就说一个数字吧:2005年,吴存荣到任合肥时,GDP是853.57亿元;2010年,合肥GDP就快速增长到2702.5亿元,排名从全国75位提升到第38位。

后来很多宣传中,都将市委书记视为合肥发展的“功臣”,这没错。

不过,在市委班子里,许多具体工作是由市长落实和推进的,而且都是十分琐碎的事情。

比如被投资圈夸赞的京东方落地合肥,就是书记牵头拉线,但是由市长吴存荣亲自操刀,历经多次谈判后,最后才谈成落地。

换句话说,合肥的发展,市委书记主外,市长主内。

没有当家的市长牵头,全力以赴地支持,就不会有各项工作的落地。

也是因为吴存荣的积极配合,2011年9月,孙金龙调走后,吴存荣顺利接任合肥市委书记。

这看似平常的“接棒”,其实在体制内非比寻常。

普通地级市,市长是可以顺利接任市委书记,但是省会城市,通常是由省一级官员担任,市长很少有机会接替。

吴存荣再一次打破政治规律,成了合肥改革开放以来唯一一位由市长直接提任书记的官员,并跻身省委常委。

2011年,是合肥城市发展的重要一年,“大湖名城”的称号也是在这年诞生。

因为合肥向西发展需要,当时的巢湖市一分为三,分别划入合肥、芜湖、马鞍山。

合肥城区面积也由此从7000多平方千米扩容到11000多平方千米,得到了宝贵的发展空间,也就此从内陆城市一跃成为拥有港口的临江城市。

也是因为巢湖的无为拆分给芜湖,原来老家巢湖的吴存荣,也变成了芜湖人。

行政区划变了,但吴存荣的执政思路没有变,依然延续前任规划的路线,继续通过“城湖联动”,实现合肥的“转型创新”。

通过多年摸索,安徽也确定了依托中国科大等科研院所的丰富科研资源,以创新为动力,优先发展合肥的先进制造业,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

不过,合肥与很多城市一样,早年的发展资金都来自土地财政。

毕竟相比投资周期漫长的制造业,卖地赚钱来得既快又多,实在令人难以抗拒。

2011年左右,合肥城区的房价还在7000元左右,可随着合肥快速发展,房价开始强势上涨,迅速突破万元大关。

面对合肥房价持续上涨,吴存荣在2014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高房价可能会成为人才进入合肥的障碍,绝不希望也绝不能让合肥的房价涨到2万元/平米。”

此言一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合肥当地的房价犹如坐火箭一般“蹭蹭”疯涨,吴存荣也因此荣获外号“吴二万”。

从吴存荣说话的语气来看,他似乎是不希望房价上涨的,但作为市委书记,如此明确的数字表述,更像是一种对房价的期待。

这也让人质疑吴存荣此举,究竟是尝到了土地财政甜头,想就此提升合肥房地产价格,还是与某些房企有利益联系。

事实到底如何,不得而知。

但有个不争的事实:吴存荣在任的2016年,合肥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达到顶峰,位居全国第二;2020年,合肥的万亿GDP中,建筑业就占到全市GDP的15.3%,可谓“居功甚伟”。

时至今日,建筑业在合肥GDP的组成部分中,仍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5

2016年11月,吴存荣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卸任合肥市委书记时,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自到合肥工作以来,我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朝夕相处、共同奋斗了11年。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成长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工作中最充实的一段经历。”

对于工作了11年的合肥,吴存荣确实充满了感情。

不过,同样是省委常委,从省会市委书记调任常务副省长,这实在算不上重用,反而有点绕远的感觉。

而且,担任安徽常务副省长以后不到4个月,2017年3月,吴存荣便调离了工作生活五十多年的家乡,一路向西来到重庆,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重庆行政学院院长(兼)。

参考他当时级别,也只是平调。

可吴存荣来到重庆,可谓步步惊心,身边处处都是官场“黑洞”。

吴存荣到任不久,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官宣落马,这一震惊全国的官场 “大地震”,给重庆的政治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变革。

更为惊人的是,在吴存荣任职重庆期间,与他搭班过的三名副市长邓恢林、熊雪、陆克华也相继落马。

尤其是时任重庆市原政法委书记的陆克华,与吴存荣关系密切,俩人均为同期调入重庆的两名干部,而且同为安徽老乡,陆克华的家乡就是吴存荣曾担任县委书记的枞阳。

体制内的人都知道,当年陆克华在建设部工作,作为枞阳县委书记的吴存荣不可能不去拜访这位“乡贤”。

更重要的是,合肥大发展期间,房地产行业是吴存荣重点关注的领域,就更不可能忽视这位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老乡。

吴存荣身处这样一个 “高危”的官场环境中,那时究竟能不能独善其身,还得等最后调查结论,但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2021年1月,58岁的吴存荣担任重庆市委副书记(非专职)。

参考他以往的经历,之前的年龄优势已荡然无存。

不兼任重要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省内二号城市)省委专职副书记,后续行政主官职位基本无望,只有人大、政协可以考虑。

果然,2022年1月,吴存荣转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在5月不再担任重庆市委副书记。

此时的吴存荣已经59岁,这个年纪的副部级很关键,要么再进一步,要么就此偃旗息鼓。

很多人当时就在传吴存荣要落马了,然而2023年1月,峰回路转,还有几个月就年满60岁的吴存荣调任山西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如愿晋升为正部级,完成了政治生命的终极“回血”。 

可谁知,在山西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任上工作近2年以后,吴存荣迎来了他人生、仕途的一个最大转折:任上被查。

2024年12月16日,61岁吴存荣被官宣落马。

与吴存荣搭档的时任合肥市长张庆军,于2016年7月在任上被查,两人搭班子近5年。

被查前一年,多名与吴存荣有过交集的重庆官员相继落马,虽然他已北上山西,但肯定夜不能寐,始终战战兢兢。

回顾吴存荣的仕途之路,28岁由副科级升正科级,30岁晋升副处级,32岁晋升正处级,36岁跻身副厅级,38岁晋升正厅级,48岁晋升副省级,60岁又临门跻身正部级,真可谓官场传奇。

近四十载的从政生涯,吴存荣不仅见证了多起重大反腐案,也由此多次成为“救火队长”,被网友形容为“反腐活化石”。

吴存荣本应以此警醒,坚守廉洁奉公的底线,给自己人生画个完美的句号,可惜一切都戛然而止了。

参考内容:

正部级吴存荣,被撤销重要资格,政事儿

吴存荣,被查,半月谈

吴存荣仕途中的四个“不寻常”,腾讯新闻

今年落马的9名正部级干部,6人都有这一共同点,上观新闻

查理看世界
严选深度财经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