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时间比较久的朋友了解我从启动公众号到开始有产品变现,实现有稳定收入的过程。最早在摸索的时候,就有和大家分享我想探索出一条适合 INFP 的道路,适合非固定发展路线的道路,也是适合 P 人的道路。从 5 月份公众号开始有流量;到8.24 号产品上上线,一周收入 1.2w;到现在产品上限 3 个月,连续三个月收入都在 4-6w 。在没有做什么营销的情况下,自己的精力90%都放在内容创作和社群运营(大家一起进步)上面。
期间把我的创作和商业理念整合成了这篇 《内驱创作货币化》,这篇文章帮不少小伙伴打通了思路,陆续开始有行动且拿到成果。整个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环节有两个 1)内容创作 2)第一款产品的打造。
关注我时间久的朋友了解我是同时更新两个账号的,大部分时间保持日更的频率,很多人问我怎么保持这么高效。日更一个账号压力可能不会很大,这个账号的内容大部分是原创,对我来说生活和创作已经融为一体,有灵感的时候随时会写。两个号同时日更,都完全原创,难度就很大了;第二个账号 BilionWrites 我的策略是以内容策展为主,分享我研究的作家的写作策略,并加入自己的理解,每篇文章的创作一般 1-2 个小时就能玩成,有些甚至只需要半个小时。
能做到这些是基于自己大量的阅读,在自己大脑中建立了大量的内容关联,所以灵感和信息源不断。和小伙伴们的交流中发现,并非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处摄入大量内容并形成自己的快速筛选系统。知识管理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日常有意识的做内容的搜集、整理、萃取,然后在内容创作的时候可以快速调取素材;也可以快速的利用自己的知识管理来启动内容策展。
野牛高迪一致致力于给创作者经济生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同时自己本身的研究方向也是关于认知如何转化为行动(本硕7 年)。她自己是 J 人,她的知识管理方法却是难得的 P 人友好型的。这些内容是她的付费小报童专栏,今天被我说服免费分享出来(对我社群的很多小伙伴也有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慢慢研究,内容量比较大。如果更喜欢小报童的订阅形式,可以在文末付费支持野牛高迪的更新,定价是 2 杯奶茶的价格。野牛公众号“野牛的行为脚手架”。
读不下去的也不需要强迫自己读,我们不会错过任何属于自己的宝藏。P 人的第一原则是相信和尊重自己的内容感受。
卡片复利
Created: December 9, 2024 8:12 PM
Tags: 内容创作
专栏思路
身为一个知识工作者,快速学习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可以说是我的日常。
在订阅了少楠的《产品沉思录》以后,就一直在构思怎么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策展,当时设计了一个看起来很精妙的个人生产力系统,还兴致勃勃地分享给了少楠。(黑历史暴露了……)
然后少楠的反馈是,这种看似很有深度的复杂结构,其实并不能推动我们前进——因为执行起来过于复杂,最终只会带来速度的降低甚至系统的崩溃。
于是,我的知识策展项目陷入了停滞,这种停滞状态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看到一个观点:
简单、明确的目的和原则会产生复杂而智能的行为。复杂的规则和条例导致简单而愚蠢的行为。
才发现,对我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设置几条简单的规则,来写卡片笔记,因此让我的大脑解放出来,进行深度思考,并对卡片笔记不断进行组合、重写,最终演化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策展。
于是,我开始按我所设定的四条规则慢慢积累卡片笔记:
一张卡片笔记只写一个观点
用标题来概括所写观点
要包括信息来源,方便后期追溯
标签分两套,一套用于分类,另一套用于标记来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突然发现,在职场中我解决问题的效率以及写材料的效率飞速提高,开始有了一些余裕来思考自己的未来。
直到进入Billionwrites顶级创作者社群,受群里乐于分享的氛围影响,我开始分享自己做知识管理的一些经验,结果某一天,突然有群友建议我,你不如做一个课程吧,我们愿意为你的知识管理方法付费。
然后我花了两个礼拜,绞尽脑汁,终于憋出我的第一个产品——小报童专栏:卡片复利:从信息收集到内容策展的跃迁之路
这个产品设计的思路参考了蒂姆·费里斯的《巨人的工具》——因此,我的每一篇专栏文章的目的都是教会大家理解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系统的运行原理,抑或理解怎么采取一个知识管理的具体行动,所以它可以说是一个自助餐,可以从头开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奔特定的章节。
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个专栏能通过简单的规则,来减少读者在写笔记时候,因为选择太多而产生的迷失感,然后让大脑解放出来,专注于和各种知识玩耍,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创造知识的过程,以及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库。
专栏大纲:
认知篇:
【认知篇】内容策展:不确定性时代的最佳应对策略 ——为什么要做内容策展,内容策展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有什么用?
【认知篇】内容策展的运转机制:从摆脱信息过载到构建知识体系 ——内容策展是如何运转,解决信息过载难题,并帮助我们进行知识管理
【认知篇】知识乐高:如何通过卡片笔记构建内容策展 ——卡片笔记是如何自下而上生成内容策展的(将用图文展示完整清晰的路径)
行动篇:
【行动篇】什么样的信息值得被写成卡片笔记 ——什么信息才是我们需要收集的信息,P.A.R.A系统是如何指导我们收集信息的?
【行动篇】如何收集有效信息 ——如何寻找高质量的信源并筛选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行动篇】如何对一篇文章进行提炼 ——超小颗粒度,展示从0到1从文章中提炼有用信息,支援未来的自己的全过程
【行动篇】如何写卡片笔记,增援自己未来的内容策展
【行动篇】如何通过标签管理,提升提取笔记的效率
【行动篇】如何通过卡片笔记之间的连接,激发想法、灵感和创意
构建篇:
【构建篇】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复用系统,积累知识复利
【构建篇】如何启动自己的微策展
【构建篇】如何组装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构建篇】如何启动自己的第一个内容库
【构建篇】如何维护自己的知识复用系统,让知识管理得以持续
备注:以上前六篇为野牛高迪已经在小报童更新的收费内容;都“偷过来”分享给大家;已争得野牛高迪同意。后续等野牛高迪全部更新完之后应该会再“偷”一次。想提前跟野牛小报童更新节奏阅读的话,欢迎付费支持(两杯奶茶价格),小报童的订阅链接在文末。无论如何都想支持野牛更多内容创作的话,可以去关注公众号“野牛的行为脚手架”,在自己喜欢的文章下面随意打赏,不限量。
【认知篇1】内容策展:不确定性时代的最佳应对策略
Created: December 9, 2024 8:19 PM
Tags: 认知篇
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过去那些成功的路径正在逐渐崩塌——好学校、好工作、好技术,这些曾经的保障变得不再可靠,只有不确定性席卷而来。
最近回想起大学时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时候,历史老师经常向我们传达一个观念:
“太阳之下无新事。”
一方面,人类总是不能从过去吸取教训,总是不断重复着过去的错误。
但另一方面,过去一定有人和我们一样,在同样的年纪遇到过同样的事情,他们也许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将这些解决方案诉诸书面,留了下来。如果我们收集这些智慧,就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减少行动上的一点迷茫。
更重要的是,过去有些人一定也做成了一些事情,留下了金子一样的行动指南。
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并应用于行动中,为行动赋能。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收藏夹里收藏了不少文章,也报名了不少课程,书也读了不少,但一到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始终不得其法。
因此,有一句话在我们之中广为流传:
“即使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喜欢囤积知识,让知识触动自己,日复一日,做着知识的搬运工,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去做内容策展。
所谓的内容策展,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对内容进行组合和展示。
但它并不等于简单的知识搬运,它是一场深度的知识炼金术,因为,要做好内容策展,我们需要做好以下的事情:
在固定空间展示精选内容
围绕特定主题重组织知识
建立清晰的优先级
持续更新迭代
当我们开始收集文章,重新组织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从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创造者,一切开始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内容策展会倒逼我们真正理解和内化知识——因为你必须向他人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个过程会残忍地暴露出我们的认知和思维盲区,倒逼我们开始思考、表达。
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妙的转变——那些零散的知识开始在脑海中重组,新的洞见如春笋般破土而出,真正热爱的领域自海面之下浮现,属于你的利基渐渐成型。
这就是内容策展的魔力——它不仅帮你整理知识,更能渐渐帮你找到人生方向。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最好的策略就是——找到自己热爱的游戏,并持续玩下去。而内容策展,正是开启这场无限游戏的最佳入口。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场改变人生的无限游戏吧。
记住,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时机。
【认知篇2】内容策展的运转机制:从摆脱信息过载到构建知识体系
Created: December 9, 2024 8:21 PM
Tags: 认知篇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被迫以极其有限的认知资源,面对越来越多扑面而来的信息。
有时候,我也不得不感慨,找寻自己需要且适合自己的信息越来越难。大多时候,我们都被淹没在推荐算法提供的垃圾信息中,时常陷入空虚和迷茫之中。
即使我们找到非常高效的信源,比如一个好的社群——每天都有高质量的信息产出,甚至有热心的群友会整理关键信息,或者像《产品沉思录》那样的内容策展,我们也会发现,自己还是会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威廉·詹姆斯的一个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聪明之道无他,学会忽略一些事情而已。”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一书指出,做减法的艺术无比重要,特别是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如果不加以甄别,很多破坏性噪音会进入我的大脑,让我们的思考变得碎片化。
信息过载的根源
如果我们类比计算机程序运行的过程,把信息指导行动的过程抽象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个过程可以抽象成以下三个步骤:
输入行动所需的信息
对行动所需的信息进行处理
输出行动
从信息指导行动的过程来看,信息过载的根源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其实只有如何对行动所需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其更好地指导行动,以及如何行动,但是却忽略了关注输入所需的行动信息是什么,导致大量的无关信息涌入我们的处理程序,让处理过程充斥着噪音的同时,也让我们陷入了【认知瘫痪】——因为有限的认知资源已经无力处理过量信息,无法进行后续行动。
正如斯多葛派的哲学家塞涅卡所言: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哪个方向的风都不是顺风。”
用内容策展,寻找自己的航向
回想一下,当一个策展人在设计内容策展的时候,通常要做的事情是:
选定要展示的内容——根据选定的展览重点,来选择展示的艺术品,在选择的过程中,大部分可用的作品会被留在储藏室中,只有少数特别意义的作品,才被拿出来展示
用主题组织我们所收集的信息,用标签当信息进行分类——再想像一下,当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的时候,通常都会按时间顺序,或者展览方设计好的主题顺序来游览
在需要的时候为选择的内容添加注释——告诉大家这个展览的构想是什么
创建一个目录,对策展的所有内容进行概述
当我们将策展要做的事情,映射到信息处理上,内容策展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处理范式——不仅仅是单纯地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过滤和重组:
具体而言,当我们在设计属于自己的内容策展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精准选择我们想要展示的信息,就像策展人在博物馆中仅展示最精华的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大量信息被留在了"储藏室",只有最有价值、最具洞察力的内容才被被我们关注、思考和呈现。
然后随着内容的积累,我们开始使用标签和分类系统,将零散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进而形成个人的【知识地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做知识的搬运工,更要加入注释——即个人洞察和思考,然后将信息转化为可操作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后续行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认知框架,以及看待事物的视角,最终我们会通过创建目录来概述自己的知识地图是怎样的——即各个知识是怎样联系的。
【认知篇3】知识乐高:如何通过卡片笔记构建内容策展
Created: December 9, 2024 8:26 PM
Tags: 认知篇
之前有一段时间,受到vava的内容库影响,于是借鉴了少楠的《产品沉思录》的策展框架,想做属于自己的内容策展,结果捣腾了半天只弄出了一个demo,分享给群友,然后就搁置了。
内容策展最重要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连接
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自上而下构建内容策展很困难,根本原因在于——内容策展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复杂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要素,而是连接。
相比起要素,系统内的连接往往非常隐蔽,难以被发现。
我之前在设计自己的内容策展时,只是从定位、内容、空间三个维度出发,反复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定位:我们要展示一个怎么样的策展?
内容:我们需要收集什么样的内容?
空间:我们需要怎样展示内容?
的确,在阅读了策展相关的书籍和参考了好几个内容策展之后,我的确想明白了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并做出了内容策展的demo(如上图所示)。
现在看来,这样做仅仅是构建了策展的一个空壳子,而真正的策展魅力,在于内容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意义。
没有内容之间的连接,做出来的内容策展,是毫无灵魂的。
让卡片笔记推动我们前进
独特的连接,源自于我们的阅读、理解、思考和提出想法,也许有少数天才选手可以倚马千言,下笔有神,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过程本身就消耗了大量的认知资源。
如果一上来,就开始针对一篇或者几篇文章,直接提出我们的见解和观点,无疑是一件很耗时也很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降低难度呢?
在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写卡片笔记——针对其中的某些段落、词句,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甚至只是用自己的话,重写文章里的某些触动我们的段落和词句,难度自然降低了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手里将会拥有很多卡片,这些卡片具备了对很多篇文章进行策展,所需的一系列要素,比如:
注释
引言
总结
观点
见解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只是,将这些卡片像拼乐高积木一样,拼接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专注于卡片之间如何连接,或者审视是否需要通过新的卡片来补充缺失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拼接卡片,比如:
让卡片按不同的顺序排列,变成一个或者多个故事(这里可以参考一本有趣的书《一个故事的99种讲法》 )
按不同的主题将卡片聚类起来
按照不同的结构将卡片组织起来
这种拼接的过程往往能激发我们的灵感,并激励我们轻松地继续积累卡片,拼接卡片,这又能使我们更好地积累卡片,拼接卡片,进而享受这个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17种反拖延技巧》一书中所提供的【下一步行动】技巧能够奏效的原因——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如此循环往复,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积聚起一股势头,像牛顿物体在太空中滑行一样,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
但如果我们一直觉得自己被工作所困,就会变得没有动力,更容易拖延,从而少了一些积极的体验,多了一些糟糕的体验,比如错过最后期限,甚至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中。
要想形成良性循环,就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任何试图用外部奖励去哄骗自己工作的尝试,都是短期解决方案,非常脆弱。只有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时候,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动态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
更好玩的是,在拼接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反直觉的事实——随着卡片的积累,以及连接的增多,我们所积累的知识,会自然而然出现所谓的【聚类中心】——即我们想要策展的主题,然后再经过我们的反复迭代和更新,最终生成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内容策展(如下图所示,在某种意义上,接下来的专栏更新,可以说是对下图进行更为详尽的阐释)
PS:下周专栏开始进入实操篇。
【行动篇1】什么样的信息值得被写成卡片笔记
Created: December 9, 2024 8:27 PM
Tags: 行动篇
在《【认知篇】内容策展的运转机制:从摆脱信息过载到构建知识体系》一文中,我强调过一个观点——只有输入所需的信息,才能输出想要的结果。因此,在开始写卡片笔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研究一下,什么样的信息值得我们去收集、分析,这会让我们写成的卡片笔记事半功倍。
不必什么信息都收集
以前,我一直沉迷于阅读数量,曾经有过一年读了183本书的“壮举”,但是你要问我从书中读到了什么,我还真的一时半会,没有办法回答上来。
现在细细想来,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我认为,很多知识都是有用的,于是疯狂地囤积知识,但往往收获的结果是——知识囤积了一大堆,问题倒是没解决几个。
说到底,我们的认知资源、时间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不设定收集知识的范围和优先级,即使找到再好的笔记软件,我们的知识管理工作始终是杂乱无章的,没有方向的,积累更是无从谈起。
用P.A.R.A系统指导信息收集
但为什么我们会沉迷于囤积知识呢?也许是因为在上学和工作的时候,学校和组织都在要求我们去学习所有能够学习的东西,为达成他们设定的目标而服务,这可能导致了我们忙碌于四处寻觅知识,试图吞下所有的知识。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低。于是,毫无意外,我们在其中迷失了——样样都学,但是样样稀松。
这样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假设:
改进弱点很重要。
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关注弱点不仅是愚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不要总是试图改进缺点,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我们更应该聚焦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移动到那里,逐渐消除自己的弱点。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一书也认为,很多成功的投资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
只关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对自己最重要的事务。
对此,著名生产力专家Tiego·Forte提供了一个有效、灵活、简单、结果导向的信息组织思路——【P.A.R.A】,核心思想是,根据信息的可操作性程度,对信息进行聚焦和转移,让我们真正要行动的时候,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P.A.R.A是项目(Project)、领域(Area)、资源(Resource)、 档案(Archive)的简称,这四个一级分类可以说涵盖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遇到的所有类型的信息:
首先是项目(Project):工作或生活中正在从事的短期活动,正在积极追求的短期成果,这是我们进行知识管理最小的执行单位,例如:
完成《卡片复利:从信息收集到内容策展的跃迁之路》专栏的撰写
完成IPD流程设计
完成Duolingo西班牙语课程Section3的学习
研究在OS系统上玩hitman新三部曲的可行性
接下来是 领域(Area): 长期聚焦的事项,需要有坚持的标准,例如:
在工作领域,可以是产品设计、用户研究、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
在个人生活领域,可以是认知和行为改变、知识管理、健康管理、财务管理、写作、哲学等
需要注意的是,领域是可以说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根本,因为认知资源和时间的有限性,选择有限的领域就成为必然,对此,硅谷教父 Paul Graham 曾在《天才的车票理论》一文中提到下面两个判断标准:
是否对此特别痴迷,即使没有任何回报也想做下去。
这件事是否对别人有帮助,还仅仅是满足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对于这个领域,我们是喜欢消费的过程还是在创造的过程,如果喜欢创造,那它是我们要选择的领域。
项目和领域,可以说是P.A.R.A系统的两个核心,其中,项目执行中,需要调用领域的知识;同时,项目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又能反哺精进领域。
然后就是**资源(Resource):具有潜在参考价值的信息,**和领域不同的是,资源并不需要对他人负责,只需要自己有兴趣就足够了,例如:
编程
拉美文学
台球技巧
军事
历史
美食
最后是**Archive:完结或者搁置的事项,包括了前面三个分类中不再活跃但可能将来需要的内容。**比如,我最近就将流程管理这部分的笔记转移到了Archive。
是的,这个系统看起来很简单, 但这就是关键所在,如果我们用于改变行为乃至人生的系统过于复杂,那么维护它必然要消耗我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让我们疲惫不堪。
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系统:
今天的Projects完成之后,会进入Archives,其中的洞察,也会成为Area的一部分,比如,我之前写和录制的流程设计指南,现在就被我从Projects转移到了Archives
今天的Resources,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Area,比如曾经是我兴趣的small businesses,现在已经变成了我需要专注一个领域,自然被我从Resources转移到了Areas
我的P.A.R.A系统实践流程
在没有接触P.A.R.A系统之前,我在flomo上写卡片笔记也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标签也时乱打一气,甚至不打。结果导致自己写了几十条笔记以后,就把flomo这个软件丢入了冷宫,一放就是将近两年。
直到2023年9月,因为工作需要我快速学习,于是开始全网寻找知识管理方法,结果误打误撞看到了少楠的《产品沉思录》中的《P.A.R.A的Notion实践》),于是说干就干,在Notion里火速把框架里搭建了起来。
但很快我就发现一个问题——面对看起来空荡荡的Notion页面,我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东西,才能让这个系统运转起来。
是的,对于我而言,那时候的Notion真的太重了——需要填入很多的内容才能让这个精巧的系统运转起来,激发了我的畏难情绪。
《福格行为模型》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观点:
无论我们想要进行何种改变,为自己匹配对的行为,都是改善行为的关键,尤其是想要实现持久改变。
而要识别对的行为,除了要识别这个行为是否能让我们实现愿望或者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能够轻松地做出这个行为。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flomo——它足够轻,只需要输入一段话,甚至一句话,一张卡片笔记就诞生了,然后只需要像下图一样,输入一个#,后面接上Area、Project、Resource的标签,以及我们用来概括的任何文字,关于一个领域、一个项目或者一个资源库就这样建立起来。
尽管这样看起来很简陋,但这样做意味着,当我们将管理一个项目、精进一个领域这些看似很大的事情,分解成轻松完成的动作时,我们可以确保我们的P.A.R.A系统中的信息是不断更新和流动的,持续的动作产生持续的进展,持续的进展为我们的内容策展之路提供持续的动力。
当一条信息——也许是一篇文章,也许是一段视频或者音频,甚至是一条群里的聊天记录,进入我的视野时,我会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是否对我有启发?
是否有用?
是否好玩?
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
是否有新奇性?
如果这条信息符合以上标准中的任意一条,如果时间不充裕,我就将其收藏起来,尽量在当天内对其进行处理——如果不尽快处理,这条信息的后续结局多半是被遗忘在收藏夹的某个角落。
如果时间充裕,我我就会用自己的话重写这条信息,先将其放在标签为Cache的分类下,避免自己在分类上消耗太多时间和精力,这个标签代表着缓存。
在之后的三天内(一般是当天内),我会浏览这条笔记,决定这条笔记的最终去向——要不被删除,要不被打上某个领域、某个项目或者某个资源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担心自己会错过任何信息,不敢舍弃当前对自己没用的信息。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重新获取信息并不是什么难事。退一万步来讲,即使一个信息未来可能有用,但现在用处不大,我们也可以等到要用的时候再说。
延伸阅读:
《打造第二大脑》
【行动篇2】如何收集有效信息
Created: December 9, 2024 8:13 PM
如果不知道怎么收集信息,即使我们在P.A.R.A系统(延伸阅读:【行动篇】什么样的信息值得被写成卡片笔记)的指引下,已经摆脱了被动消费的状态,开始进入主动挑选的阶段——知道自己需要收集什么信息,我们所收集的信息也并不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真正的改变。
正如企业家、投资人和未来学家Balaji·Srinivasan所言,我们选择的信息来源,将指引我们的生活,并确定我们的优先事项。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我们】的上游——会让我们产生路径依赖,比如在我研究生毕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大量的媒体报道的内容多半是——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会如何如何,某某公司又融资多少多少亿,估值多少多少亿,各种展望和祝贺;然后就是互联网从业者的高薪情况和财务自由之路。
这些报道,让不少读者产生路径依赖——以为融资是企业成功的主要标杆,以为加入互联网行业是必然成功的路径——其中也包括当时的我。
专注于高质量的信息渠道
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二八法则——大意是在许多情况下,大约80%的效应或产出来自于20%的原因或输入,包括信息收集。
由此可得,我们在进行信息收集时,更高效的做法是遵循二八法则:
用20%的高质量信源,获取80%的核心信息
而所谓的高质量信源,就是可靠、权威、垂直、有深度的信息源——因为这些信息源已经对信息进行精挑细选,所以让我们获取信息的动作,省时省力。
这样看来,除了经典的著作、论文之外,现在市面上很多优质的【内容策展】,其实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优质信息源。
比如说要想收集产品设计方面的思考,可以订阅少楠的《产品沉思录》,再比如要想收集海外顶级内容创作者的经验,可以考虑Dak vava的内容库;再比如想要收集关于精神疗愈、能量滋养方面的内容,可以考虑OneCup精神卡路里;如果想对以上内容都有一点粗浅的理解,可以考虑参考答案阅览室。
或者,还有思想触动我们的人,也是一种高质量的信源,比如Dan·Koe、Nicolas·Cole、马斯克、查理·芒格、瑞·达利欧。
更重要的是建立信息筛选机制
之前我曾经花了8.8元购买了黄有璨的7天终身日课体验课,但7天下来,发现自己基本没有点开过日课,更不用谈论有所收获,真正有收获的内容,其实来自于他对于个人未来十年发展新出炉的思考。
现在回想起来,即使我们找到了高质量的信源,其实被动接受推送的信息消费是一种无效消费,因为单纯地“看”信息,并不能对我们的人生,施加任何积极影响。
所以,除了寻找高质量的信源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主动建立一个适配自己的信息筛选机制——这不仅能让我们注意力从过载的信息洪流中解放出来,更能让我们辨别出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以终为始,明确收集信息的目标和需求
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一书中说过:
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先在头脑中构思——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第二次创造。
映射到信息收集上,就是我们在收集信息之前都要先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去明确自己要收集的信息、收集信息的方式、收集信息的信源。
具体而言,我们在正式收集信息之前,先要做以下四件事情:
明确自己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列出引导自己收集信息的问题
选择信源
选择收集信息的方式
比如,我之前在做治理、风险、合规(GRC)的行业分析时,先是找领导明确了行业分析的原因——分析现有行业对公司而言是否还有机会,如果还有机会,机会是多少。
然后我列出了一组引导我自己收集信息的列表:
行业的定义是什么?
2.行业为什么存在——提供了什么价值或者具备什么样的潜力空间?
行业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行业价值链是怎样的——从源头到终点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价值是怎样的?
行业价值链上的头部公司分别是谁?它们为什么可以占据头部位置?
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多少,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影响这个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否有发生变化?如果有,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行业的发展?
行业内是否存在新机会?
接下来,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合适的信源——行业报告和行业专家,然后分别采取桌面研究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将答案贴在对应的问题下方,为后续的行业分析报告撰写提供扎实的输入。
注重信息的质量而非数量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一个信息收集的误区——认为信息收集得越多越好,信息越多,成功解决问题的概率越大,最好收集到100%的信息,再开始行动。
但事实上,这样做存在着三个很致命的问题:
1. 追求收集100%的信息只会让我们迟迟无法开始行动,以至于错过好机会
2. 收集的信息越多,可能噪音的比例也越多,会让真正的信号更容易被淹没在噪音里
3. 很多信息要在开始行动以后才会出现
因此,相比于注重收集信息的数量,注重所收集信息的质量也许是更好的方式。
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寻求更具有信噪比、更能穿越周期的信息形式——减少对充斥着昙花一现的信息的新闻、社交媒体、视频的消费,转向存留更多穿越周期的信息的经典书籍、文章,乃至摘要、领域指南和心智模型。
定期回顾和更新
如果只是收集信息,不对信息进行整理,那么我们所积累的信息并不会演化成知识资产,而是会演化成知识负债。
因此,对于所收集的信息,我们有必要进行定期的回顾:
回顾所收集的信息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回顾通过信源所收集的信息是否达到了标准
如果所收集的信息或者信源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就要果断地将其舍弃。
以我个人为例,我每天都会用flomo的每日回顾功能,回顾我之前所记录的卡片笔记:
如果回顾的卡片笔记已经过时,或者不再需要,我会选择将其删除,减少卡片笔记中的噪音,让更有价值的内容沉淀下来。
如果回顾的某条笔记有些启发,我会将这条笔记进行关联——看看有没有类似或者有所关联的笔记,然后对其进行处理,比如会将几条类似的笔记合并成一条新的笔记,或者对回顾的笔记进行扩充——加上新的想法和感受,或者直接增加新的笔记连接。
比如,我今天回顾到这条笔记,觉得这条笔记已经用处不大,果断就把它删除了。
之前每日回顾的时候,我看到这条笔记,当时刚好在写《雪豹》的卡片笔记,立刻为这两条笔记建立了链接:
又比如,订阅某个策展一段时间后,当我觉得它所提供的内容没有什么营养时,果断舍弃阅读这个策展,即使我已经付出了39元的沉没成本。
小结
信息收集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成为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所以,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足够多的信息,而是一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永远锋利的信息剃刀。
当我们选择信息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选择我们的人生。
【行动篇3】如何对一篇文章进行提炼
Created: December 9, 2024 8:16 PM
不要做信息的搬运工
多数时候,我们面对的信息源是一篇能触动我们的文章(即使是阅读书籍或者浏览视频,我们当时所摄入的本质上也是一篇文章)。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文章时,我们的第一直觉往往是一字不漏地把这篇文章保存在某个笔记软件里,比如印象笔记、Obsidian或者Notion。
这样做的问题在于,这篇文章实在太长了,即时我们花费了30分钟来消化文章里的内容。但是,当我们之后需要调用这篇文章里的信息指导行动时,我们仍可能需要再花上三十分钟时间,来通读这篇文章,提取里面的关键信息,因为我们已经遗忘了很多细节。
这样做往往导致我们错过了很多优质信息,或者无法记忆那些优质信息,更不用谈论如何应用。
这样来看,信息处理真正的挑战其实并不在于获取信息,而是让信息穿越时间周期,增援未来的自己。
设计容易提取的笔记
因此,当我们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为未来急需知识支援的自己处理信息,或者说提供一个信息服务。
我们可能会以为,我们可能会以为,为了快速调用所需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合适的分类方法,当需要调用的时候,只需要根据分类去寻找所需的知识就足够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调用的不是知识的类别(包括标签和文件夹),而是知识本身。所以相比将知识精心地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或者标签进行放置,更好的做法是让知识的载体——笔记本身变得更容易被发现,被理解。
笔记容易被发现,意味着知识本身需要更简化,需要被压缩——比如对所阅读的文章,创建高度浓缩的摘要,不包含所有的冗余内容
笔记容易被理解,意味着知识本身需要放在更多的语境中,填充更多的细节——让笔记里包含所有背景信息——细节、例子和引用的来源,最好是整篇文章
这是两个看似矛盾的选择,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在不丢失某些上下文的情况下压缩某些内容。
渐进式总结
对此,生产力专家Tiago·Forte提出了一个绝妙的处理方案——渐进式总结。
这个方案的本质是,在知识的简化和细节填充中,取得一个平衡点——有选择地压缩信息。它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很灵活——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点上,根据所收集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压缩,让现在触动我们的文章内容,在将来的某天,更容易被发现或者找到。
简而言之,渐进式总结是通过不断地总结,把文本提炼得越来越精简,因此我们可以像飞行员一样,从高空鸟瞰我们构建的笔记之山,判断这座山峰是否有我们要找的信息,如果有,就可以降低飞机的高度,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点:
第一层:一般由原文构成,这是一切的基石
第二层:对原文中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子进行加粗标记,目标是让我们聚焦在更有价值的内容上
第三层:在加粗段落的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价值或者由特色的地方进行加亮
第四层:用自己的话来记录关键点
第五层:对于总结的少数要点进行重组,生成属于我们的洞察或者见解
如何对一篇文章进行渐进式总结
下面我将以我的实践为例,看一下如何对一篇文章进行渐进式总结。
正好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对话flomo少楠:当然会对AI感到恐慌,但别着急》,全文很长,我首先摘取了触动我的一段文字(178个字),复制到flomo中,作为渐进式总结的第一层,在笔记的末尾附上了原文的链接,如果我未来想要了解文章的全貌,可以通过文末的链接直达:
然后,我将我所认为的关键点加粗了,下次我再查找这条笔记,目光会自然聚焦到要解决的问题、用户的审美偏好、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使用体验、系统的解决方案这几个词,阅读量一下就从178个字减少到了32个词,原本需要花30秒阅读完的原文,现在我只需要10秒左右,就能了解这段文字的重点。
但是,我认为还可以再精炼一点,于是我用了flomo的突出显示功能,再次浓缩文字的要点(如下图所示):
于是,我将所提取的文字再次浓缩,浓缩成了几个关键词:
好产品
解决什么问题
(用户的)审美偏好
(用户的)使用场景
(用户的)使用体验
系统思考
生产力专家Tiago·Forte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日后我们只需要花费短短几秒对这些高度提炼的文字简单一瞥,就能快速掌握整段文本的主要内容,如果信息符合需求,就能进一步阅读整段笔记乃至原文来获取额外的细节的内容。
同时也减轻了用自己的话写笔记的难度——因为我们不需要再从原文中像大海捞针一样,捞取触动自己的信息,只需要基于我们加粗、高亮显示的信息提炼即可。
这里我通常会分三步来提炼信息:
用有序列表或者无序列表来分列高亮显示的信息:
根据上下文调整要点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我选择的这段文字中,解决问题、用户的审美偏好、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系统思考是对好产品的进一步阐述:
用自己的话重新写这段文字:
而后这条见解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和其他见解发生连接、重组,然后输出新的洞察和见解,关于这个过程,专栏的后续部分会展开阐述,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渐进式总结的原则
要让渐进式总结真正起作用,不仅需要了解整个流程是如何运转的,还要让自己用得顺手,用得顺手的关键就在于,为最坏的自己设计一个能用的系统——即使在我们自己疲惫、懒惰、无精打采、不想做事的时候,这个系统也能运转起来。
相比起构建精致复杂的系统,遵循三条简单易懂的原则更为有效:
不需要让每个笔记都走完整个渐进式总结的流程,因为笔记的价值也存在二八法则——20%的笔记为我们提供了80%的价值
不要耗费过多精力选取文字,最好的方式就是,跟随自己的直觉,选择有共鸣的内容
不要选取过多的文字和重点,因为未来的自己是没有什么耐心阅读大段文字的,如果我们担心太多细节被遗漏,原文链接是我们的安全网
年度社群发布:
深度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