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阶段,受施工条件及施工工期相对较短所限,一般未配备或设置专门的标准养护室或配置标准养护设施,混凝土试块经常出现强度不合格或无效的情况,不能够可靠反映商品混凝土的真实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 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的留置意义
诸多地基处理分项工程,根据规范要求,仅制作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第9.3.2.条),其制作意义为首先是评价当批次或按规范规定浇灌量的混凝土质量,其次参与评定所采用混凝土的配合比正确合理性,即是否达到强度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未达到要求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2.1 选取制件混凝土不具有代表性
首车混凝土为调试阶段,如果用首车混凝土制作出来的混凝土试件,有可能出现强度不合格,而现场施工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应对措施:在以后的混凝土试件制作过程中在把混凝土调试好之后再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以达到和现场结构物强度相一致。
2.2 试件制作不规范
制作混凝土试件的人员为劳务人员,标准养护试件制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够;
应对措施:服从监理管理,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工作责任心。并以对试验工作出清除出场的决定。我们在进行自我批评的同时,为保证混凝土试块强度能反映混凝土的真实强度质量,不出现类似错误,我们决定以后的试块均由我项目部试验员或劳务、分包单位专职实验员完成,且保证试块的整个制作过程及养护条件均按规范要求进行。
2.3 前期养护不及时
在混凝土试件制作完成后,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没有在试件上,养护不及时,在拆模后不能及时的将混凝土试件送到养护室养护,部分试块失水严重,在中间间隔的时间也未进行湿润养护,混凝土的水化热时未能及时排除内部热量,而产生中部应力集中区,强度产生下降现象,同时出现部分强度合格,部分强度不合格或强度偏差过大导致现象;
应对措施:在以后的混凝土试件制作中,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及时对试件进行覆盖湿润土工布进行养护,在24小时后及时拆模并及时全部送往标准养护室,满足混凝土水化热反应的需要。
3 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检验不合格的
处置依据及处理思路若送检试样接到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出现不合格通知后,必须分情况进行区别处理,妥善处置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不合格问题,以保证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1 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不合格,同批次混凝土强度评定合格
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不合格所代表的当批次混凝土质量存疑,标准养护条件优于施工环境,其强度不合格因及时进行复查,其重要处理依据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中8.0.5条中有关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或存疑的处理方法:“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或对试件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应采用钻芯取样”。
而针对具体的取样数量,相关规范无明确规定。一般可采用从所代表桩身抽取桩芯送检的方法,现场协商确定取样数量。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给出取芯试样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作为评价依据。如果出现推定值不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视情况可与监理、建设单位协商扩大数量重新抽芯,作为判定依据。同时,应及时进行同一批次混凝土(相同混凝土配合比)的强度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得出同一批次混凝土的评定结果,及时将检测结果及评定情况反馈给原设计单位取得处理意见,制定解决方案执行。
3.2 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无效,同批次混凝土强度评定合格
其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取芯送检的流程与情况1一致,但应注意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4.3节“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的规定进行判定。
3.3 同批次混凝土强度评定不合格
当同批次混凝土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应对本批次的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3.2节其“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数量应不小于15个,小直径芯样的样本数量应适当增加”,尚宜满足推定区间的有关要求。具体取样数量可根据现场情况,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
4 其他应当注意的问题
当批次的钻芯检测结果仅为检测龄期的强度推定值,不能够等同于标准养护28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评定结果,仅作为处理参考依据提交给原设计单位,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5.0.5、5.0.6条中有关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一般规定,制定处理意见或做出判定,根据处理意见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处理。
5 结论
针对工程出现的实际问题,首先应在严格的制度约束下,规范施工各流程,加强质量检验控制,坚决杜绝人为缺陷或者失误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对规范、规程的理解运用,熟悉和掌握本专业设计、施工及检测规范、标准,才能制订出合理、行之有效的综合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