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和片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重要的公共空间载体。
在上清寺的美专校街,这种城市历史、文化的承载感表现得尤其凸显,这里的每一块砖头甚至每一块瓦砾,都记载着关于这个城市的过往。
这种过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更新的大潮涌动,美专校街的生长细节其实都一直藏在这条老的街道和片区之中,城市更新的过程也没有破坏它们,而是尊重了这些满含着时间的生活。
美专校街的城市更新,让这里形成了从无形的人文到有形的建筑立体的传播力。这是被历史积淀与城市更新共同赋予的,真正属于美专校街的活力基因。
现在,让我们走进属于美专校街的每一个时代,去探索和见证属于美专校街的每一次蜕变与进化。
01
起初
解放前的大工地
“美专校”是一个名字。“美专校街”是又一个名字。
1924年开始,重庆城市发展如火如荼。就在这段大兴土木中,1926年,杨公庹利用父亲筹集的3000块大洋,与万从木、何聘九、冉印文等志同道合的人,租下了张家花园的一处私人宅院,创建了“西南美专”。
1933年,杨公庹转移工作重心,26岁的万从木接任校长后,四处奔走,募集资金,打动了时任国民政府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和教育厅长的甘典夔,甘典夔无偿将上清寺一块约20亩的地皮捐给了学校,从而上清寺的“美专校街”成为“西南美专”的所在地。此后,它陆续建起了教学大楼、师生宿舍和食堂,开设了美术高师科、普通师范科、西画科和音乐系等专业。
当然,在那一年,它依然是个一边上课、一边建筑的工地。
几乎与此同时,重庆公交站点开始起步发展,全重庆主城站点总数24个。其中,有一个站点,名叫“美专校”。
02
建街
因校之名
在万从木等人的努力下,学校逐渐发展壮大,在校学生增至400余人,成为西南地区享有盛誉的艺术教育学府。
1936年,学校周边商人开设商铺,已经形成半边街。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西南美专”的建街辟市,故这条街道得名为“美专校街”。
1940年,国民政府征用了美专校的校舍,“西南美专”只得迁址腾地。
在美专校原址被征用后,国民政府一系列公务单位相继涌入此地。由于办事人员的增加,市政被迫拓宽路面。
当时的路宽能够容纳今日的三辆车。老人们依稀记得当年站在上坡向下望去,左边是美专校的校门,右边则是民居和办公用房。路面最初是由土石铺设而成,雨季时泥泞到脚能陷下去;后来又改用砖石,使道路更趋稳固。由于这条街是一个长而缓的下坡,在重庆多雨的春秋季节,该路面的积水状况似乎要好于同期的其他许多街道。
新中国成立后,美专校重返原址,1949年它恢复了“美专校街”的名称。
03
延续
“进城”的起点
1961年,老居民慧姐出生于美专校街的一座居民房。这里的生活十分便捷:市委、市政府、电信、邮政、检察院、民航、广播电台、口腔医院、牛角沱汽车总站等众多单位相聚于此。
她的家是私宅,坐落在一座三层楼的篾编房中,而她家所住的是顶层,只有一面能接收光线。她与父母以及四个兄弟姐妹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中,这在当时并不少见。当时家里使用煤炭取暖,一到做饭时间,楼道里烟雾弥漫。一栋楼也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于是,每户家庭都会使用尿罐,早上有专门的车辆来收集。那个时段外出必须屏住呼吸。
印象中的童年,最酷炫的事儿则是在现在美专校街的水果店背后,那里曾是一座煤站,散煤从一侧通过履带输送到设备上,而从另一侧传送出制成的煤球,对这个“奇观”,每一次都能吸引很多孩子围观甚至齐声惊叹。
回想起来,当时这里条件并不好,但这一切都奠定了“城里人”的底蕴。
对那个时代来说,这里是“进城”的起点。
04
重建
生活的味道
美专校街的改造工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道路重新铺设,街道两侧的建筑也开始重建。
最早被拆除的是现在7天酒店这个区域,直到1997年,这一次改造历时6年多。
新建成的楼房,平街坡下建造3层,坡上建造5—6层,根据坡度不同,房屋的层数也各异。这些新建房屋的主要户型大约有50平方米大小,尽管楼道的空间依然狭窄,但室内整洁明亮,不再潮湿,地面也不再泥泞。此外,每户家庭都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当时的住户中有邮局的家属、粮食局的家属或公交总站的司机、塑料五厂的工人,以及人民小学的教师,他们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生活宽裕的工薪阶层。
从1997年开始,街道两侧开始发展商业业态。这段时间也是实体小店最后的繁荣,淘宝网还没有完全普及,中年人对网购还持有怀疑态度,因此沿街门店的业态非常复杂:针头线脑、五金配件、日用百货、餐饮、服装,应有尽有,囊括了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是生活的味道。
05
改造
猪八戒和购物狂从这里走出
这一次建设为如今的美专校街定型,此后,便是每隔若干年的大修。
进入新世纪,整改日渐频繁,老居民们有经济能力的逐渐搬走,住进更宽敞的电梯房。这里的老居民楼靠近核心、交通方便、房租相对低廉,吸引了各色创业者租用。
2005年,《重庆晚报》的首席记者朱明跃辞职创业,第一站选在美专校街。他花500元请人做了一个网站,原因是想见识互联网的颠覆力量。一年后,32岁的朱明跃决定全身心投入,他在美专校街民房里创办了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以企业Logo设计切入众包服务交易。
猪八戒早期招聘了一堆毛头小伙子,楼下那个2000快餐的老板,从2000年开始几乎天天开门到如今,他们的菜品价格公道、分量宜人,老公炒菜、老婆端盘子、儿子配菜,用家庭小作坊的形态为打工人服务,在一段时间里,猪八戒的员工将其视如食堂。
一年后,美专校街下出口的鑫隆达大厦注册了另一个后来让重庆人耳熟能详的论坛:重庆购物狂。在创始人秦挺楠的带领下,一群“亲们”“管管”坐在美专校街网罗了当年商场的各种第一手打折信息,相亲和家装节做得如火如荼。
那时,朱明跃和秦挺楠都年轻。
弄潮的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几经风流。
06
变化
人间烟火的进与退
2010年,美专校街进行过一次大工程,路面“白改黑”,外墙“穿衣戴帽”。那一次改造让美专校街看起来焕然一新。
外墙做完后,房价开始上涨。同时人们对名校的追逐日渐激烈,人民小学声名赫赫,也助推了房价的提高,左邻右舍一年年开始年轻化——买房子的年轻人无一例外开始带着孩子住进美专校街的小屋。
2011年,人行道重新换砖,路面也重新浇过水泥。2015年,外墙再度经历了翻新。这一次的工程不仅包含了外墙本身,还涉及了雨水和排污系统以及线路的整修。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工程的巨大规模,更切身的体会是,2015年整改之后,积水消失了,路面再也没有水坑。
街上的业态也慢慢变了,服装店、百货店,这一类的业态逐渐消失,当然,这样的变化,并不仅仅发生在美专校街。
留下来的多是餐饮。这条街几十年来最具成就感的馆子叫作有友泡椒火锅,发展到后来就是以泡椒凤爪为代表产品的有友食品。值得一提的是,鼎食轩羊肉馆在这条街上开了起码有20年了,它可以说是附近上班的广电人食堂,也是值得大家翻山越岭来打卡的网红餐厅。来这里吃一定要点招牌菜——羊肉笼笼,香辣的臜面恰到好处地包裹着鲜瘦的羊肉,趁热入口谁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巴适!”
互联网企业的入驻、传统业态的消亡,从逻辑上、理论上,也的确应该浓缩地发生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
07
当下
从艺术到艺术的一百年
这条街再要扩宽是不行了,路两侧的房屋已经锁定,要改造,只能下绣花功夫。
大模样30年没变,骨子里已沧海桑田。
及至2023年。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承接美专校街改造项目,坚持以“群众需求、群众满意”为导向,以“美专校街艺术街道”为定位,打造“短而丰富、小而精美”的艺术街区;采用“业态优先、形态跟进”的改造原则,引入青年公寓、口袋公园等新消费、新业态,构建安全韧性、宜居宜业、美丽活力的街区。
美专校街开始执行三位一体业态调整策略,在满足青年生活群落生活的同时,注重生活环境改善,并试图用公共展览空间来艺术活化街区。
这里灌注着古今交错的历史记忆碎片,能在这城中非网红社区活下来的也都是拿得出手的老饕美食,更有与中山四路同期种植的绿色黄葛树长廊,深邃而又富有人间的烟火。
它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生活状态,既恬淡而又积极,既繁忙却又静谧,既厚重却从不冰冷。
走在这条填满了文脉的240米混业短街上,就能体会到一点抗战时期冒着炮火做美育的心情,大概跟当下,我们在这条小道上散一场柏拉图式的步是一样的。
于是,美专校街的改造,走向了从艺术到艺术的近百年。
总编辑/丁政义
副总编/余满生 责编/田一柯
特约记者 石雪莲 摄影/罗云希
编辑/金鑫 校对/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