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畏难怕事,父母不要“催、逼、吼”,试试这两招简单有效

文摘   2024-10-28 19:10   广东  



女儿总是害怕困难


女儿今年12岁,读小学六年级。跟我强势昂扬的性格完全不同,她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畏缩的孩子。我的行动力非常强,可偏偏女儿不是。不管学什么、干什么,她总是害怕困难、害怕麻烦。


小学低年级时,倒还没觉得有什么。那时候作业简单,学习内容也不复杂。在我的辅导下,女儿成绩还算不错。


可随着学年增高,问题来了。各科难度加大,作业量也变得多了起来。回家写一会儿作业,就情绪低落,说自己太累了,想睡觉。


难一点儿的数学题,她看一眼就想放弃。考试时不小心错了几个字,或者把原本会的题做错了,就开始闹情绪,说自己太笨了,不适合学习等。


一开始,我还会各种安慰,让她别着急,慢慢写,鼓励她动脑思考。


可她每天都把“太难了”“好烦”挂在嘴边,因为各种小事垂头丧气。



我的耐心也逐渐被消耗殆尽,看到她那副样子就来气:

你能不能动动脑子啊,你好好思考了吗?


就你作业多?别人跟你不一样吗?


你看谁家孩子像你似的,天天叽叽歪歪的!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我训斥怒吼,女儿崩溃大哭。每天都是这一套流程。


那段日子,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养出这么一个畏难怕事的孩子。


眼看着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后,不管是学习难度还是任务量都会成倍增加。


我简直不敢想象,照女儿现在的状态,她会学成什么样!小学这点儿内容,她就已经没信心了;到了初中,恐怕就要沦落成彻底的学渣了!

认清、接纳孩子的特质


我几乎每天都在想——为什么孩子畏难情绪这么严重?我该怎么做才能提升孩子的行动力和抗挫力?


在不断的思索和学习中,我渐渐摸清了这背后的逻辑: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所以思考做事的风格也千差万别。


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早从事儿童气质研究的切丝博士和托马斯博士,将所有的孩子大致分为3种类型:


容易型的孩子,情绪积极愉快,很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


困难型的孩子,容易烦躁发怒,不易安抚,需要成年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迟缓型的孩子,行为反应能力弱,情绪总是消极,不够愉快,总是容易退缩。


女儿的气质类型,就属于迟缓型。面对新增的事物,她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接受度比较慢。


加倍的作业量,新的课程难度,都属于新接触的活动;当挫折和困难来临时,她也会反应更大,变得更加敏感。


面对这样气质类型的孩子,如果父母一味催促、逼迫,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只会加重她的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最后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性格。



女儿的畏难怕事,可以看作这就是她天生的行为模式。


但在生活中,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她的天生性格和特质,只是拿她跟其他孩子作比较。要求她,指责她,吼她。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女儿更加挫败,更加焦虑,更加害怕,这些负面情绪不断加重,面对学习和生活更加畏缩逃避,丧失信心。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畏难情绪呢?


记住一个关键——只有成功,才能带来自信!


我们家长首先要认清、接纳孩子的特质,再想方设法帮孩子创造成功的体验,让孩子在一次次成功经验中,积累自信,找到面对困难的勇气。

陪伴女儿从怕难到自信


01
认清现实最重要

接纳孩子的畏难特质,调整自己的期望,让自己跟孩子不再每天内耗,平白消磨彼此的精力。


想要引导孩子走出畏难怕事的情绪,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当下的情况和她独有的特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不切实际的希望,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引导孩子上。


过去,看到别人家孩子积极主动的样子,我非常羡慕;再一看逃避畏缩的女儿,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很难容忍孩子的表现,总是对她抱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她快点儿改,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但实际上,我一直在打压孩子的感受,这又加重了她的负面情绪。


现在,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面对女儿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多去看她的感受。


当她抱怨作业多时,我不再张口就是指责,而是平和地告诉她:


作业太多,想想就烦,是不?每天回家就是写作业,都没时间做点儿自己感兴趣的事了。


妈妈太懂这个感受了,我小时候也是不爱写作业,恨不得一点儿作业都没有。


当女儿题不会做,抱怨自己太笨时,我也采用了共情的回应方式:


是的,解不出题的感觉真不好,就对自己很失望,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来了,又会很有成就感,所以你才这么生自己的气是不?很希望自己一下子就能把题都做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接纳孩子的脾气,也去看见她情绪背后的脆弱和不安,给予孩子认真的回应。



只有被看见、被接纳的孩子,才会跟我们发生链接,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我的接纳和共情,让女儿内心的安全感增强了很多。


她学习时,变得愿意让我陪伴在身边了。


虽然还有畏难、情绪化的时候,但她否定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少,勇气和挑战欲越来越多。


心理基础搭建好了,后续的引导才能发挥作用。


02
想方设法去帮孩子“做对事”

在不断成事的过程中,建立成功体验,找到面对困难的勇气。


面对天生气质畏缩、适应力没那么强的孩子,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积累成功的经验。


虽然俗话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但实际上,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能在挫折和失败中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人,只是极少数,并且多是因为他们体验过成功和爱,内心驻扎着光明、美好和希望,相信还有机会。


更多的时候,连续的挫折和失败只会让人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失去自信和勇气。


一个孩子如果经常失败,饱受挫折,很难跳出“我不行、我做不到”的失败循环。


因为他的努力和尝试,都得不到足够的反馈和奖励,会进一步加重他的畏难情绪,认为努力也没用。



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愿意去尝试,有了尝试才会成功第二次、第三次。


孩子多经历几次成功的体验,就会提升自信,让他有继续挑战的勇气。


我开始在生活中,帮女儿在学习上多体会成功的感觉。


先从她比较擅长的科目下手,这样启动更容易。


女儿喜欢看书,作文一直写得不错。检查作业时,我会选出几个写得很好的语句,大力表扬。


你这几句写得太好了,很有美感;能看出来你平时看的书,都看到心里了。


说实在的,很多大人还写不出来呢!


女儿的嘴角抑制不住地扬了起来,神情有点儿小雀跃,这就是被肯定后的昂扬表现。


被肯定后,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获得肯定。


而这种投入,又会让她更容易获得下一次的成功,从而进入“努力——获取成绩”的良性循环。


对于相对难的科目,我引导女儿拆分,将大目标分解成阶段的小目标。


比如数学,我们的目标是期末考到95分。


如果一下子提出这个要求,女儿肯定会马上出现畏难心理,认为自己肯定做不到。


但将这个目标拆解,一步步进行,一点点增加难度,对孩子来说就不那么可怕了。


用两个月掌握现有的数学知识点,分解到每周就是一个小单元;分解到每天就是解决一道难一些的题,复习三道错题。


在跟女儿讨论了一个晚上后,女儿同意了我的方案,认为自己可以做到。


先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让孩子逐渐建立胜任感和掌控感。


第二天再复习下前一天的内容,让她更熟悉,更有信心做好。


在她努力的过程中,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出现情绪反复问题,不催促不责骂,只是耐心地陪伴和接纳。


慢慢地,女儿变得有了自信和干劲儿;每一天积累的成功体验,让她对完成当天的任务不再那样畏难。


她开始愿意去努力、去尝试,去达成每一次的小胜利。



其实,只要不受畏难心理的影响,真正去做,做了就有反馈,努力就会见到成效。


很快,女儿能解的题越来越多,分数也越考越高,她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是成就感:


“这种感觉太好了!妈妈我从来没想过,我也能学好数学!”


看着女儿越来越少的畏难情绪,越来越自信的神情,我明白,她正在摆脱固有的心理习惯,走上积极主动的学习之路。


陪伴女儿从消极到积极,从怕难到自信,我深深地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到底会有多大!


每个孩子的性格与天赋各不相同,如果父母没有看见孩子的特质,而是按照一个标准去要求孩子,那么,很可能你会收获一个满是问题的孩子。


相反,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或毛病时,家长如果能做到放下固有的认知,去学习和思考,如何更好地认清孩子的特质和能力,引导孩子,陪伴孩子去面对,那么,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改变。




“家掌荟”平台功能强大,有海量的免费家庭教育学习资源,还有丰富的活动资讯,家长可便捷查询到家门口的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报名信息,还能通过积分攒豆成为星级家长,有机会换取礼品或参加公益活动。

平台除了有丰富的家庭教育学习资源,还提供了儿童开放日项目、爱国主义教育、家风家教实践、劳动和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科技体验、文化体验、工业展览、安全体验等近200个基地的基本信息,家长可带着孩子参观学习。


这么厉害的小程序

赶紧叫身边的家长朋友们

一起使用起来吧!


中山家长在线编辑

来源: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编辑:黄琬莹

一审:谭振智

二审:林洁莹

三审:郑金山

欢迎关注“中山家长在线”微信公众号,来稿分享你的家庭教育故事、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活动、家书等,推荐其他优质家庭教育信息,并注明联系方式哦。投稿邮箱:jjb88338986@163.com

中山家长在线
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官方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