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第20241123期 总第655期
本文转载自《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4年第5期
内容版权归原官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转载分享本文,请注明“排版/格式来源于公众号[公管学人]”
政策执行何以成功?——基于
“注意力—观念—时机”框架的解释
徐国冲 夏瑜 陆育华
作者简介:[1]徐国冲,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夏瑜(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3]陆育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4年第5期,已在中国知网上线,感谢读者推荐,同时也感谢作者同意授权转载。
发表时间:2024/9/15
版块分类:前沿文献(推送前知网下载量:316)
PDF全文:点击链接<政策执行何以成功?——基于“注意力—观念—时机”框架的解释政>可下载PDF全文(有效期7天)。
摘要:近年来,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陷入瓶颈,以豪利特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将政策过程理论引入政策执行研究的倡议。文章回应该倡议,摒弃了以往将政策过程框架的概念要素简单套用至政策执行的方式,从集体行动的视域与其他政策过程框架的相通线索入手,提出适用于政策执行的“注意力—观念—时机”融合性框架,并结合X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政策执行的案例经验进行分析,由此缓和“理论隔绝”与“名不副实”问题,将政策过程理论贯通至政策执行,为政策执行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叙事。“注意力—观念—时机”框架通过集体行动将政策执行与其他政策阶段串联,“化学融合”政策过程的三大主流框架并赋予要素在政策执行情境下新的内涵,捕捉了政策执行的主要特征与动态变化。
关键词:政策执行;政策过程;多源流框架;间断—平衡框架;倡导联盟框架;
前文阐释了各个分析框架的独到之处:注意力、观念与时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框架独立、相互竞争。恰恰相反,虽然核心侧重点不同,可是每个框架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注意力、观念与时机因素。本部分通过比较,展现不同框架的协同性,将相关洞见整合于一个框架内进行框架间的“化学融合”(见表1),以实现不同框架的观点积累并为政策执行提供更为丰富和完备的理解:第一,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是“注意力攫取”、决策者自身偏好的函数(获关注);第二,关键行动者的出现以及坚实的资源基础,是构建强势支持性执行联盟的关键所在(结同盟);第三,执行活动的展开,必须关注各类事件产生的影响(借东风)。
表1:“注意力—观念—时机”框架
1.注意力:获关注
参考文献和注释
因排版有限,参考文献和注释不在正文中列出,有需要参考文献和注释的读者,请点击链接<政策执行何以成功?——基于“注意力—观念—时机”框架的解释>下载PDF全文(有效期7天)。
(本文编排:学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阅读更多精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