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新型工业化的底色。”见证了论坛多年积淀的成果,中电标协社责委常务副主任郭秀明衷心地表示:“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历时16年,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奇迹。论坛的主办方全球贸易协会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两家的名字加起来就是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是多年来持续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风流一代!”
最新绿色动向对供应链的影响
“COP29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在新集体量化资金目标和碳市场等方面的进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潮已经不可逆转。毫无疑问,碳中和接下来将会成为全球产业投资能源市场、资金流动、国际贸易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兴的规则,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中国在能源转型投资、新能源投资、绿色金融以及近年来启动的全国碳市场方面稳步积极推进。”
他还展望了ESG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趋势,及如何改变未来的工作模式。他表示:“ESG和人工智能是当前的两大热门词汇, AI会助力ESG,使ESG工作呈现出新景象。”
“欧盟的绿色新政呈现出结构化网状式的特点,我们不能独立解读每一项政策法规。”财政部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深入剖析了欧盟绿色新政的多个方面,包括其持续扩充的内容、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标准的高要求,以及公正转型与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她指出,中国出海欧盟企业需关注欧盟可持续信息披露的严格制度,积极主动应对合规成本与安全风险。
绿色政策下的供应链转型发展机遇
在主题研讨环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冯相昭、飞利浦大中华区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刘可心,商道咨询管理合伙人、北京公司总经理彭纪来,Smartesg司马致信息科技创始人及CEO张译戈就企业如何解读绿色政策、如何在供应链中创造更多协作协同、以及如何构建供应链绿色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建议龙头企业率先与国际优秀实践对接,通过其影响作用辐射或传递相关要求,带动中小企业在干中学,提升供应链整体绿色能力。同时,企业应重视碳排放核算和数据管理基础能力建设。
刘可心分享了飞利浦在绿色发展上的经验和思考。
飞利浦已实现全面运营碳中和,并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范围1、范围2、范围3整个减排的医疗科技企业。她认为,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生产力,企业应将生态设计融入产品设计中,并用环境损益表衡量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的损益。
她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链主企业在绿色转型上的辩证角色——“大树底下好乘凉”,链主企业像大树一样支持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发展和绿色转型;“大树底下不长草”,变革的发生不只是个体,一整个群体发生改变才可能带来供应链的转型。
张译戈强调了数字化在供应链绿色管理中的重要性。数字化可以解决统计工作量大、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她建议企业不要过于放大困难或追求完美。定性数据同样重要,如治理结构的完善、确定权责主体等。
她指出,绿色供应链的主要工作,除了积极应对之外,要先易后难、自上而下、数智赋能、整体规划,多元合作。
彭纪来则指出了企业在推进供应链绿色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更精巧解决的可能性。企业对绿色政策的理解存在误区,标准和实操之间的差距大,导致企业难以准确应对。
他建议企业在加强学习和理解绿色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先行试点进行有代表性的突破,探索出投入最小,但是产出更见效的方式。
听完嘉宾的分享,Linda Kromjong深有感触。
她分享到,“很幸运,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我们并不孤单。全球贸易协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已连续16年联合举办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多年的合作激励我们,虽然大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来自不同的国家和行业,但朝着一致的目标努力。”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兼主编于志宏同样对论坛的价值表达了认同:“一个论坛能够持续16年,而且主题一直聚焦在供应链管理上,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在这16年里面,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与全球贸易协会始终携手,坚持论坛的专业性、务实性和前瞻性,始终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上聚焦热点话题。”
经过一下午的分享交流,他总结了绿色政策多、严、急的趋势,和绿色供应链复杂、多场景的特点。就路径而言,数字化也至关重要:“数字化不是明天,现在的每一刻可能都是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所带来帮助的重要的时刻。”
关于“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
文、编辑|李一平 杨明明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推荐阅读
▼
▲新质生产力驱动可持续发展|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ESG国际论坛召开
▲共371处修改,涉及十大变化|《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