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文化遗产日”共走过11个年头。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7年6月10日,成为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能吃吗?
还真能!饮食制作是“传统技艺”类目下的重要环节,烹调方法是先人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非遗名录中不乏饮食类项目的身影。像我旗奶豆腐、牧民水饺、粘豆包、杨家烧鸡等。
为什么说非物质,明明看得见摸得着!
像巴林石雕、牛角弓制作、巴林刺绣等,都是由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成品,不能单独被称作为非遗。非遗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的技艺精神等,所以看不见摸不着。
非遗必须独此一家吗?
不是。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会传承于不同地区,特征存在着差异。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或与已列入名录的同名项目共用一个编号。比如,除了巴林右旗,还有云南、西藏、甘肃等6个不同的地方申报了“格萨(斯)尔”这项国家级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