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也有“过早之光”,全是老师傅坐镇!咱们去排队吧
政务
2024-12-13 18:31
湖北
开了20多年的油炸摊,年龄大过光谷广场,每天门口排长队;大师坐镇的豆皮店,房东求着来;还有传承了五代人的糊汤粉……@光谷人们,又到周末,是时候慢下脚步,享受一顿地道的武汉早餐啦!光谷土著为您推荐5家光谷人气过早店,一起来看看吧!
还没走到「林双勤三鲜豆皮」的门口,就闻到了浓浓的猪油香,然后,便是“豆皮界的劳斯莱斯”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凭什么是劳斯莱斯?因为够豪华,虾仁、火腿、肚尖、口条当臊子,35元一份,贵,但含金量满满。即使是基础款的三鲜豆皮也颇有讲究:不用香菇丁,用的是整个的小花菇,肉量扎实,还有青豆在里面。这是最老派的武汉豆皮才有的特征,加了青豆的豆皮口感更加丰富,还有一股豆子的清甜,吃起来更加爽口。
含金量更高的,是林双勤师傅的手艺——他的父亲,和老通城豆皮创始人、“豆皮大王”高金安师出同门。16岁时,林双勤师傅便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如今光谷的这家店,每天都由他亲自坐镇。林师傅的房东是个吃货,尤其爱吃豆皮,吃遍了武汉,还是最爱林师傅做的豆皮。于是,他找到林师傅,聊了一个多月,才将林师傅请来了光谷。
比起将“豆皮中的劳斯莱斯”写在招牌上的林双勤三鲜豆皮,斜对面不远处的「臻品居烧梅」显得格外低调。两个蒸笼在门口排开,背后是弯着腰忙碌的老板夫妻二人,现擀现包,不折不扣的明厨亮灶。这门烧梅的手艺,最早来源于一元路的武昌重油烧梅。20年前,臻品居老板的亲戚从这里学来做烧梅的法子,又传给了老板。他们家的烧梅相当传统:面是冷水和的,金钱底荷叶边,有嚼劲;内馅里的猪油浓得直往外冒,润而不油;还有经典的洒水环节,蒸出来的烧梅晶莹剔透。
除了对烧梅本身精益求精外,老板的心思还藏在一些细节里。包好的烧梅放进蒸笼后,他还会在蒸笼盖上放几个盘子,等烧梅蒸好,再用这些盘子盛着上桌。“高温消毒嘛。”老板这样解释,“热盘子装的烧梅口感也更好。”鲁巷广场旁,双塘小区门口,「老油条小吃」的门面小得不能再小,却已经陪伴了周边居民23年。
“当年这儿的人可多啦,生意好。”聊起当年的光谷,老板娘侃侃而谈,“人比现在还多呢。”
店虽小,五脏俱全,鸡冠饺、苕面窝、糯米鸡、欢喜坨……常见的武汉油炸过早这里几乎都有。店里是夫妻档,每天凌晨两点半,二人就开门张罗起一天的生意,但即使他们开足马力忙得团团转,准备好的材料,也经常不到九点半就能卖完。虽然叫做糊汤粉,但「何佬头传统糊汤粉」和武汉常见的那种鲜鱼糊汤粉不太一样。熬汤不用喜头鱼,用猪筒子骨代替,15根筒子骨每天现熬4小时,能出一锅汤,既能保证汤底的鲜,又能保证打包的客人放久了吃不出腥味。米粉选用天门黄潭米粉同款,更细、更绵、更糯,几乎和糊融为一体,入口即化。也有一种说法,武汉的糊汤粉本就分糊粉和鱼糊粉两种,何佬头家的这种做法,更接近从前武汉的糊粉。建议你可以直接端起碗来,大口“喝”粉,不消片刻,胡椒的辛辣和粉的温热就能让你暖和起来,正适合当下的武汉。
老板来自仙桃,是糊汤粉世家,糊汤粉手艺已经传承了四五代人。六年前,他来到武汉,在软件园门口开了这间小店,每天能卖出500碗粉,用掉三大锅糊。光谷的格子间打工人数量庞大,店里的外卖生意也红火,某团月售3000+,高峰时期,老板光是打包都忙得不亦乐乎。光谷创业街附近有两大拉面顶流,「孟记牛肉拉面」是其中之一,开了四年,一到饭点,店里便会排起长队。孟记的拉面是经典的汉式汤底,飘着一层浓厚的红油,偏咸辣的味道配上Q弹的面条,吃起来相当过瘾。牛肉是大块卤制的,炖得软烂,分量也够多。有些人嫌他们家有点重口,小编建议你一定要来两勺老板自己腌的泡萝卜,清脆微甜,爽口解腻,可谓是点睛之笔。他们家的客源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和高校的学生,这也是老板娘选择了光谷的原因——年轻人多、有朝气,让人充满干劲。天刚蒙蒙亮,老油条小吃的门口,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会从总是笑着的老板娘手里接过一个鸡冠饺,哄着车后座的孩子吃下;孟记牛肉拉面里,白领们放下碗来,擦擦嘴边的红油,转身走向公司。再晚一点,睡眼惺忪的大学生们,会走出校门,涌上街头觅食。
来过了才知道,
原来光谷有的
不只是行色匆匆的打工人,
不只是千篇一律的连锁饭店。
这里,一样有
地地道道的汉式过早,
一样有烟火气日日升腾。
光谷过早指南
面窝1.5元,油条、欢喜坨2元,鸡冠饺、糯米鸡、苕面窝2.5元
全是老师傅坐镇的“过早之光”👨🍳
你吃过哪家呢?🤔
©中国光谷 投稿邮箱:OVCIn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