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
2024年
浓情端午 平安过节
端午节假期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我们即将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期,请家长在假期中认真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放|假|通|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3
廿七
4
廿八
5
芒种
6
五月
7
初二
8
初三
9
初四
10
端午节
11
初六
12
初七
13
初八
14
初九
15
初十
16
父亲节
放假时间
端午节传统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古时盛行于吴、越、楚,现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此外,端午习俗还有祭龙、采草药、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安全陪伴同行
严防溺水不松懈
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季,假期里请家长一定看护好孩子,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并做到防溺水安全教育“六不两会四知道”:
“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河塘、水库戏水、玩耍、捞鱼、游泳等
6、不擅自下水施救,可采取大声呼救或报110等措施。
“两会”:
1、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交通安全要牢记
教育孩子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要乘坐有资质、车况良好的营运车辆,严禁乘坐黑车、农运车和超载车辆等。请您要管好家中的车,管好车钥匙,杜绝学生获得机动车的途径,做到“三个严禁”(严禁未满 12周岁学生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 16 周岁的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严禁无证驾驶、驾乘无牌车辆、不戴安全头盔、逆行、冲红灯等违法行为)。请带头做好交通安全好榜样,骑行摩托车、电动车接送学生时严格遵守“有牌证、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等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欺凌、性侵、诈骗要防范
教育孩子外出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要远离游戏厅、网吧、酒吧、桌球室、奶茶店等易发生事端的场所,不与有打架等不良行为的青年接触,不参与打架斗殴和欺凌他人,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严防孩子网络沉迷,告诉孩子不随意浏览或下载不良网站或软件,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附件,不接陌生人电话,谨防诈骗,不在网上透露个人或家庭信息,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私自见面;不在网上发表或转发有害等不良言论,不在网上欺凌、辱骂、威胁他人,不在网上造谣、传谣、信谣。
食品安全别忽视
科学选购和食用粽子,严防食用野生菌中毒,不饮用雄黄酒;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假期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三无”食品,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
消防安全需谨记
帮助孩子了解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叮嘱孩子发现火情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严禁采用私拉电线、乱装插座等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方式为电动车充电,严防电动车火灾;外出游玩时,请关闭家中水电气总闸,及时清理阳台、楼道杂物,做好家庭防火安全工作;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森林,以免引发火灾。
特殊天气要留意
假期间雷雨天气较多,外出前先查询天气,及时避险,注意做好防护安全。引导孩子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低洼处)、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区域游玩逗留。
心理健康要关注
端午假期正临近期末,孩子可能会压力过大。请您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醒、疏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减缓孩子的焦虑情绪:尊重并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充分表达意愿: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帮助孩子汲取正能量,与孩子一起参与居家、户外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发现孩子情绪波动较大,要及时引导,让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三桃乡中心学校
2024年6月7日
投稿邮箱:2270130885@qq.com
联系电话: 15912456076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审 阅:龚福城 甘国奇
责任编辑:张朝东 牟 燕
本期编辑:张朝东
图 文:三桃乡中心学校安全办